MoMA

世界與在地視角下,日本當代藝術發展及其探問與挑戰: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香港M+「1989-至今:日本當代藝術的變遷」論壇
由東京國立新美術館(NACT)、香港M+合作舉辦的「日本當代藝術與世界1989–2010」(暫名),將於明(2025)年...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館長?】執掌幾時?國內外美術館/機構 館長任期比較
從編輯部整理的表格中可以發現,臺灣主要的三大美術館舍,任期平均最長的是高美館,最短的是隸屬文化部的國美館。比較英、美、法...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館長?】美術館館長該具備什麼特質?
在這全新的藝術環境風景中,關於美術館的人力資源結構與館舍發展方向的再討論,也再次成為了當下必要關注的課題,而「館長」恰是...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給孩子的展覽史~親愛的孩子,我們一起去看展吧!
每件被公開展出的藝術品,都是整場展覽中的一個元素,除了藝術品與其藝術家本身的創作背景與意涵外,這些展品如何被安排展示,其...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 :激進的詩意
提爾曼斯透過不包含任何後置動作的攝影本身,一方面維持了與現實世界的緊密交織;另一方面,他也敏銳地在許許多多感知物中間進行...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發射信號,召集漂蕩物靈共探媒介景觀的「Signal Z」展
「SIGNAL Z」的展覽文論裡,策展人莊偉慈提到將以景觀(spectacle)探索當代生活經驗,尤其是關涉某種流動與液...
錄像及其民主之夢「信號:錄像如何改變世界」
錄像作為一種政治力量的角色,無論是雕塑裝置還是單頻道廣播,這些作品都揭示了在過去60年的歷史維度,在其中媒體如何從物理體...
【專欄|ART WITH PANDA】教學現場:怎麼問一個好問題
在美術館教育中,我們常透過開放式對話引導參與者分享觀察和解讀,讓參與者成為每次活動的協作者。要讓大家放心參與對話的首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