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A
【24/25】2025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世界
隨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至截稿日前,綜觀2025年度全球各大美術館所公布的展覽資料,可見幾個趨勢浮現:橫跨19世紀至當代之...
世界與在地視角下,日本當代藝術發展及其探問與挑戰: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香港M+「1989-至今:日本當代藝術的變遷」論壇
由東京國立新美術館(NACT)、香港M+合作舉辦的「日本當代藝術與世界1989–2010」(暫名),將於明(2025)年...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館長?】執掌幾時?國內外美術館/機構 館長任期比較
從編輯部整理的表格中可以發現,臺灣主要的三大美術館舍,任期平均最長的是高美館,最短的是隸屬文化部的國美館。比較英、美、法...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術館館長?】美術館館長該具備什麼特質?
在這全新的藝術環境風景中,關於美術館的人力資源結構與館舍發展方向的再討論,也再次成為了當下必要關注的課題,而「館長」恰是...
【專欄|Hipster Baby Diary】給孩子的展覽史~親愛的孩子,我們一起去看展吧!
每件被公開展出的藝術品,都是整場展覽中的一個元素,除了藝術品與其藝術家本身的創作背景與意涵外,這些展品如何被安排展示,其...
【威尼斯通訊】從「大地魔術師」到「處處都是外人」,35年後的全球性藝術視野何如?「大地魔術師」策展人讓–于貝爾.馬爾丹專訪
「大地魔術師」35年後,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以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 :激進的詩意
提爾曼斯透過不包含任何後置動作的攝影本身,一方面維持了與現實世界的緊密交織;另一方面,他也敏銳地在許許多多感知物中間進行...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發射信號,召集漂蕩物靈共探媒介景觀的「Signal Z」展
「SIGNAL Z」的展覽文論裡,策展人莊偉慈提到將以景觀(spectacle)探索當代生活經驗,尤其是關涉某種流動與液...
錄像及其民主之夢「信號:錄像如何改變世界」
錄像作為一種政治力量的角色,無論是雕塑裝置還是單頻道廣播,這些作品都揭示了在過去60年的歷史維度,在其中媒體如何從物理體...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