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向南方學習:閱讀《東南亞:策展空間》

向南方學習:閱讀《東南亞:策展空間》

Learn from the South: Reading “SouthEastAsia Spaces of the Curatorial”

《東南亞:策展空間》中文版出版最有價值之處在於,將東南亞區域作為台灣當代藝術與策展的一面鏡子。向南方學習,更可看見自己,例如已經喪失的草根性、爆發力與活力。

甫出版的《東南亞:策展空間》是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展學叢書」系列的第一發。本書原版以英文與德文出版於2016年,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當代藝術中心(NTU Centre for Comtenporary Art Singapore)館長烏特.梅塔.鮑爾(Ute Meta Bauer)擔任主編,邀請12位活躍於東南亞藝術社群的著名學者與策展人參與,選錄多篇發表於研討會、學術會議、專書、線上期刊的專文。2021年的中文版特地針對這幾年間策展的反思及東南亞藝術活動的觀察,增加前言與後記補充,讓中文版更具有當下價值。

《東南亞:策展空間》新書發表會現場。(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本書中文版出版的意義在於,過往策展學相關出版多以歐美論述與實踐為參照,這本以東南亞當代藝術及其策展議題為內容的文集,可為台灣讀者帶來不同的視野。台灣當代藝術領域在近十五年之中,藝術家、策展人們紛紛前往東南亞各地進行考察、駐地、交流、合作、展演等,以轉移參考點作為方法,檢視非西方典範的可能。2007年國美館舉辦首屆的亞洲雙年展,2012年左右「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進駐曼谷,「理解的尺度: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是這個駐地交流的具體展覽。同時間,以高森信男為主的策展團隊「奧賽德工廠」策劃「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結合替代空間、藝術家交換駐地、合作與展演。在國藝會專案補助之中,策展人羅秀芝的「鏡城地誌學」計畫,從2015年起直接與東南亞六個城市的空間與策展人合作製作展覽。2017年起策展人陳湘汶進行印尼駐地,「情書・手繭・後戰爭」為此計畫之展覽,她並以「複寫拓樸:台灣當代藝術東南亞交流計畫的階段性檢討與回顧」研究梳理。以上這些既有的國際交流連結網絡是這本書出版的大環境推力。

《東南亞:策展空間》的英文書名為SOUTHEASTASIA Space of the Curatorial,此標題的每一個字詞都有其多重意義,難以用中文直接對應,因此如何翻譯此一標題是工作過程中引發最多爭議之處。SOUTHEASTASIA是主編鮑爾的巧思,將South、East、Asia串連為一個字,不同於我們所熟知的Southeast Asia或South East Asia,這個串連是將東南亞整個區域視為一整體,而非僅以地理視角看待,或國家的政治邊界區分,認知到這個區域的面貌是交織著地方之間龐雜關係、過往殖民歷史、多元語言與文化、多樣化的政治體制,以及不同程度的經濟發展現狀等。一如主編於前言所說:「本書蘊含了那些伴隨著東南亞疆域而來的諸種失調不合諧,這些因為政治經濟導致的區域內在差異性,不但深深地鑲嵌在每個語境裡,也已然在藝術和策展的範疇中獲得關注。」因此,本書在東南亞地區盤根錯節的狀態當中,試圖捕捉其藝術策展的多樣性。

臺北教育大學助理教授呂佩怡於新書發表會上致詞。(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Space of the Curatorial的翻譯更是困難。首先,Space這邊直譯為「空間」,不僅是實體的空間,更是人、事、物的匯聚,談話、交流、實驗、展演、事件的發生,同時也指涉抽象概念上的空間,得以容納更多可能性。藝術家營運空間、藝術家團體型態是東南亞地區特殊的藝術生態,用以替代該區域專業美術館的缺席以及基礎文化設施的匱乏。這些藝術空間具有某種政治能動性,用以抵抗、爭取、創造藝術的更多空間,尤其在具有文化審查的地區,更彰顯藝術家空間的某種彈性。主編鮑爾是國際現當代美術館專業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ICOM for 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Modern Art,簡稱CiMAM)的重要理事, 2017年於新加坡年會中她提出:東南亞多以藝術家團體與其所經營空間為主,但他們無法進入CiMAM這樣的組織,是否CiMAM應該要重新反思美術館的定義?這個提議顯示東南亞地區的特殊藝術生態是一個參照,可用以反思既有的認識與界定。這本書附錄部分收錄24個東南亞地區扮演關鍵角色的藝術空間簡介,可讓讀者透過認識這些空間去感受到這個地區的特質。

the Curatorial是一個策展學的專用名詞。策展人Maria Lind等人提議此詞彙,或是學者Irit Rogoff與Jean-Paul Martinon共同成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Curatorial / Knowledge博士班,the Curatorial聚焦於具革新意圖的論述場域。簡單說,the Curatorial是批判Curating過度關注於展覽製作、實務操作以及以達成目標為傾向的思維。the Curatorial具有擾動性、提供某種開放狀態,具有思考、自省、改變認知等意味,也是知識建構與文化生產之方法。從curating到the Curatorial之發展正是從「如何製作展覽?」轉向「如何思考策展?」以及隨之而來的「如何把策展視為某種思考與知識生產方式?」。在中文翻譯上,林宏璋曾翻譯the Curatorial為「策展意識」,但因為東南亞區域內差異性極大的策展實踐,本書還是選擇以「策展」為中文翻譯詞彙,容納從實踐到反思的各種狀態。本書審定人許芳慈在其導讀之中將這個翻譯的選擇用註釋的方式呈現。

本書收錄的文章類型多樣,從學術專文到策展論述、策展人的自我反思、對藝術家、藝術計畫的書寫,甚至是以日記形式的電子週報等,分別從不同視角,試圖呈現東南亞地區當代藝術與策展之多重樣貌。幾篇深具批判觀點文章,提醒此區域內策展的危險之處:新加波國家畫廊資深策展人辛有仁指出「建構東南亞地區藝術史的重擔多落在展覽及其策展人身上。展覽在肩負建構國家與地方藝術史「大敘事」的同時,又要對這樣的「大敘事」提出批判」,這樣的矛盾困境是必須被認知。馬來西亞學者孫先勇(Simon Soon)指出策展的概念包羅萬象,其思維總不免會不經意地帶著一種無意圖的殖民框架,尤其是the Curatorial的論述性、知識傾向,更易落入既有的西方霸權體系之中,值得深思。菲律賓學者艾琳.列加斯.皮拉米瑞茲(Eileen Legaspi-Ramirez)則批判東南亞國家主義與區域主義的展演,文化代理人常以為抹除差異作為避免爭議的方法,而製造出一種「妄想式的認同」。

另外幾篇文章標示出東南亞地區藝術實踐與策展的特殊性:菲律賓學者派屈克.佛洛雷斯(Patrick D. Flores)將「藝術家─策展人(artist-curator)」視為東南亞藝術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認為策展人是漫遊能動者,在複雜混亂之中賦予連貫性,讓多個碎片得以在一起,超越差異,並肯定集體。鄭大衛(David Teh)認為印尼藝術家團體Ruangrupa是東南亞重要策展精神的體現,Ruangrupa不僅是藝術家與策展人合一的典範,這個組織也是「以時間為基礎、即時且結構鬆散的活動;雖帶有目標,但快樂感多於競爭感」,且某種程度上與地方緊密相連。在此全球資本主義籠罩而充滿困境的年代,Ruangrupa的活力、精神與實踐帶來啟示,這也是第十五屆文件大展邀請Ruangrupa擔任策展團隊的主因。以越南藝術空間為實踐場域的柔依.柏特(Zoe Butt)將「友誼」作為她策展實踐的重要考量,彼此間「時間」的投入是關鍵,這種特質尤其體現在地方層級、規模較小、具草根性、游擊式、另類行動的共同空間之中。藝術史學家與策展人托尼.戈弗雷(Tony Godfrey)於2014-2020年,發行線上的插畫電子週報「星期二的熱帶地區快報」,以幽默語氣與同儕分享東南亞區域的第一手消息,也是一種「友誼」的體現。

以策展計畫或藝術實踐為書寫對象的文章,包括泰國的金.湯姆森藝術中心(Jim Thompson Art Center)總監格拉西亞.卡威望(Gridthiya Gaweewong)的「湄公河計畫」。她將流域視為整體看待,破除國界之劃分,將湄公河作為藝術生產之地。學者郭映思(Yin Ker)談到緬甸深受文化審查之干擾,她認為遊戲的精神儼然成為今日緬甸當代藝術創作背後的發電機。學者諾拉.泰勒(Nora A. Taylor)以研究者許元豪的〈新加坡藝術檔案〉為例,展現以個人為主體的收藏與持續性的策展實踐,超越檔案文獻本身以及其定義。學者蔡凱文(Kevin Chua)書寫新加坡藝術家林育榮(Charles Lim Yi Yong)的藝術實踐,以林育榮作品特質的「浮標」與「燈塔」比喻the Curatorial,用以指向一種不確定的,或永無止盡的反思。

我個人認為《東南亞:策展空間》中文版出版最有價值之處在於,將東南亞區域作為台灣當代藝術與策展的一面鏡子。台灣的藝術生態狀態正介於專業化發展較完善的歐美、日韓,以及正在飛速發展中的東南亞之間,相較於以往向西方學習, 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多樣性、對信仰的尊崇、思考傳統與現代關係、在現代化之中掙扎等皆跟台灣的自我探尋路徑相似,向南方學習更可看見自己,例如台灣解嚴之後的草根性、爆發力、活力與分享式的跨域實踐等。另一方面,東南亞地區有許多國家與前殖民主保持關係,像是印尼藝術家留學荷蘭、馬來西亞與新加坡藝術家前往英國,或是承接殖民時期的藝術學院基礎等,他們的藝術發展既有垂直的前殖民歷史關係,也有獨立之後新殖民介入的各式各樣政治-經濟侵擾,例如中國與東南亞諸多邊界的衝突,以及「一路一帶」政策的大量投資等,以上這些地緣政治問題也與台灣相似。從東南亞看台灣,會更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徑,相信這本書可提供給台灣讀者一個觀看自身過去、現在、未來的可能。

呂佩怡( 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