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夢是太初的冥想。」─巴拉舍(Gaston Bachelard),〈私密的浩瀚感〉,《空間詩學》
閃爍的空格(填空)
1968 年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所執導的《2001太空漫遊》,被盛譽為「科幻歷史上不可超越的神作」,文本由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larke) 所著。故事的開端,源於智人誕生前,猿猴面對著科技高等於地球的黑石碑,終被啟迪,進而展開漫長的演化。
黑石碑極簡、智性的結構,成為圖案室設計《物起源於黑 源於虛無》(簡稱《物》)的切入點,委託方恆成紙業原先期待以晨紙(virtue colours)製作成紙類的物品,但圖案室卻提案,希望以藝術書的工藝規格,讓原先有特定使用功能的產品設計,轉向為書籍形式的開放意義。
恆成紙業主理人鄭宗杰表示,「設計師期待最終的成品,是會給想要用這張紙的人一種啟發。」過於明確、指向性的設計,反而可能會限制這張紙材被應用的想像,最終《物》以「書」的形體現身,在黑色的碑體裡,層疊、延展了無數的印刷加工的技法。 《物》是立於非教案的方式給予使用者,「只能」怎麼使用的規範。比較像是容器般,提供一種啟發給與選擇使用晨紙黑的人們,這張紙張的各種可能性,而非限制創造的發想,以迂迴、間接的方式展現晨紙黑的內蘊。
延伸閱讀│品紙人的非典型收藏:恆成紙業「散落物 memento」與當代藝術對接的小路
攀越黑山
通常一般商業通路的書籍印製,多是以白紙為基底,以全黑底為主的裝幀對於設計師、印務、印刷廠都充滿考驗的細節。但為了更協助業界設計師與編輯、印務理解晨紙黑,圖案室也準備一份貼心的工具包,將能在晨紙黑顯現使用的技法都細緻統整、示範出來。
《物》的製作工序最困難之處,是在於紙本身是木漿製成,其本身的物理性會經由印刷加工不免造成程度不一的伸縮,進而產生各種不確定因素,《物》外觀看似有著極簡的銀、白、金、霧黑所排列組合,其實可能是近年台灣以黑紙為基底,在結構與加工、印刷方式都挑戰台灣裝幀技法的新高度。
紙的「物」性
無形的牆是紙張的「物」性,書籍又有正反面閱讀、位置前後的連貫性等因素,但一個環節出錯,所有流程就有可能都得重新再來一遍。而恆成紙業此次邀請合作的對象─圖案室、煒揚印刷,兩位皆是對於印刷品質極為苛求的專業工作者,些微的誤差就無法核可的兩人,也讓《物》的生產過程,更類似一場紙張的漫長解題,緩速卻也饒富實驗與突破。
《物》敞開了一段類藝術/工藝的推敲過程,而不僅是一本紙樣工具書的設定。台灣社會甚至設計生態,都仍以功能導向、應用美術的邏輯在面對設計,設計是否有其美學面、圖形設計的方法論上可以討論,這也是《物》交織的產製中,所試圖探問的。
從「前端」到「後台」
《物》幕後主要由圖案室與煒揚印刷操刀,打下裝幀高規格的標準,不僅在於設計師創造力的發揮,協同合作的印務也扮演吃重的角色。執掌《物》的印刷,除了必須要有扎實的印刷實戰經驗,是更願意在印刷現場推挪印刷師傅,願意多嘗試過去不曾思考過的技法。
對圖案室而言,設計的完成並不止於發想與給檔完成,印刷設計最終的產房,其實是在印場。相較一般書籍印刷都是大規模、自動化的運作,《物》卻逆反常態,把每個印刷工序環節拆解,每項工序完成,再送往下一道工序頂尖的印刷廠繼續印製。從網印、燙金、裝釘、手工摺頁、穿線、裸背廣開膠裝到精裝厚裱,每一間對口的印刷、加工廠都有不同的工作文化,印務能否在穿針引線的過程中,《物》最終如同藝術家完成藝術品後,那個最終的檢視,要苛求到多細緻,設計師願不願意每個環節都參與,以確保最終的品質。印務對於每一道工序的熟悉度到多細緻,可控的多方溝通能多精準,都影響《物》最終的品質。而每一道工序環節若出錯,一切就要重來,宛若電影一鏡到底的挑戰。
《物》的完成,不僅是設計師的成就,更是每道工序完成無名工作者的成全,恆成紙業希望聚光燈能不僅是探照前端,也能體現出版品後台的重要性,「當每個環節的工作者都被慎重對待,書籍生產等相關產業才有機會循環與永續。」
公版圖的二創
審視著《物》紙張的金邊,再翻開晨紙黑所乘載的內容,從顯微鏡下的微觀切片、轉移到天文球體圖像的算式、宇宙的星辰陣列、珍稀奇獸的凝視、人體病理的解剖圖示、古教堂建築的建築平面圖等,人類的文明在銀、白、亮黑、霧黑、金間閃爍。
圖案室近年也投入開放公版圖的二創與使用。他們也發現這些古書籍重新掃描轉為數位檔案後,其實許多原始的細節在機械的轉換間也被遺漏,以演算的方式,將類似針筆的材質重新覆蓋在這些公版圖上,重新賦予公版圖遺失的細節,也開啟與設計界討論公版圖的再製、再使用的相關探究。
為何,不能當一本「漂亮」的書
《物》的現身,也是試探著書籍生產鍊上的成本控管。多數的體制內編輯,對於書籍定價過高是有內在恐懼的,平均約莫200至300元的區間定價,當設計、印製成本超出這樣普遍的訂價,都會讓編輯產生自我懷疑。書籍在編輯的心中,總是有著乘載知識傳授等神聖的任務,書的材質、細節與外觀,總是在書的本質裡,被本地的編輯置於較後面的位置。
《物》提問的是,書籍一定要定價低才是銷售的真理嗎?抑或我們始終面對的,僅是人性面對臨界點的軟弱。在國外,「Coffee table book」甚至是一種明確的書種,它未必是有明確功能的工具書,或乘載海量的知識內容。Coffee table book是空間的擺設,目的即是要來填空閒暇、輕鬆閱讀,也是品味的體現。
冥想的晨黑
再回望《物》,它提供跨時空的圖景知識,儲存於書的載體之中,意識凝聚如光格般的飛越與輕劃天際,閱讀間,人們再次被浩瀚所帶來無限所壟罩,遠方是時代低沉的嗚咽聲,烙印在紙張無垠的冥想晨黑裡。
(責任編輯:陳晞)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