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我推的藝術:「Taipei Dangdai 2023台北當代」18件專家推薦作品

我推的藝術:「Taipei Dangdai 2023台北當代」18件專家推薦作品

18 Expert-recommended Artworks at Taipei Dangdai 2023

在首日看展之後,有不少藝術愛好者表示,儘管展會上作品選件依舊偏保守,但仍有許多首次於台灣亮相的藝術家作品,值得藝術愛好者們進一步留意。本次典藏團隊特別邀請不同的藝術領域專業工作者與編輯團隊,一起推薦展會中令人印象深刻、具有新鮮感的個別作品。

昨日台北當代VIP預展開幕活動,吸引了超乎預期數量的藏家與藝術愛好者共襄盛舉,直到首日結束前半小時,在南港世貿一館四樓舉辦的展會依舊排隊到了展館外。

除了國內許多重要藏家與演藝圈藏家親臨現場之外,藝術家村上隆也無預警地現身kaikai kiki畫廊展位現場,瞬間造成觀眾爭相合影。在藝術明星強勁加持的情況下,該展位當天已售出九成的作品。

在首日看展之後,有不少藝術愛好者表示,儘管展會上作品選件依舊偏保守,但仍有許多首次於台灣亮相的藝術家作品,值得藝術愛好者們進一步留意。本次典藏團隊特別邀請不同的藝術領域專業工作者與編輯團隊,一起推薦展會中令人印象深刻、具有新鮮感的個別作品。

2023台北當代藝博會展場外排隊人潮。(本刊資料室)
藝術家村上隆在2023台北當代首日預展也來到展會現場。(本刊資料室)

藝術家推薦作品

李鎮雨《無題No.3》|NG03|HdM Gallery

推薦人:藝術家 袁慧莉
旅法韓籍藝術家李鎮雨(Lee Jin Woo, 1959−)介於平面與雕塑之間的「無題」系列,作為其個人創作鮮明的標誌,延續著韓國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單色畫」主張。但他將木炭、火山灰、泥土等自然物包裹於韓國手工紙(Hanji paper)這種文化物裡,進行重複覆蓋擠壓敲刷(凸顯自然物的物質)、染墨(凸顯韓紙的質性)的動作,探索材質的物理性侷限與藝術可能性。我在作品層層堆疊裂隙的肌理中,除了看到身體勞動所堆積的苦辛,也看到作者在此協商過程中與「物」搏鬥的掙扎感。這種在物質之間發掘、掙扎與協商的過程,是當代藝術迷人之處,也是藝術家精神層面傳遞之處。

李鎮雨(Lee Jin Woo),《無題No.3》(Untitled No.3),2022,117×93.5公分,布面綜合材料。(本刊資料室)

李山《生物環境製作》|D12|香格納畫廊

推薦人:藝術家 陳漢聲
《生物環境製作》這件李山藝術家的作品,掛置香格納畫廊展區中的隔間內,需要觀眾帶著好奇心,才可以一探究竟,最初會留意到這件作品,僅是在觀展過程中的眼角餘光,看到了一個閃爍晃動的身影,遠遠看過去有點像是桃花心木種子,不經讓人腦海有了許多的聯想,是兒時在校園嬉戲的回憶。

近看才發現,那搖曳的光影,來自這一片片由聚氯乙烯製作的蜻蜓翅膀,隨著會場往來的人,微弱的氣流讓翅膀末梢,微微顫抖,驚喜中充滿療癒。事實上這並不是李山第一次在台展出《生物環境製作》這組創作,2012年李山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並設置於建築外觀,十分壯觀。此次博覽會,能近距離觀看翅膀的紋理,對於空氣感與飛翔願望的想像,終於得以被看見。

李山,生物環境製作,2012~2023,聚氯乙烯、木板,60×60×15.5公分。(本刊資料室)

利安・吉利克《Distinct Platform》|B05| Gallery Baton

推薦人:藝術家 李明學
李明學分享道,儘管被列在策展人布希歐「關係美學」的大將,利安.吉利克(Liam Gillick, b.1964)鮮少在台灣亮相,這次在這家韓國畫廊帶來的作品,在天花板的樣式上,類似於泰德美術館針對該藝術家收藏的1998年作品。然而,這個時代如何閱讀關係美學的作品,或許應該有不同的切入點,「特別是在藝博會與美術館的不同場域之間,是否有不同的閱讀?」

李明學進一步指出,吉利克的作品在台北當代這個自我產生關係的場域中,有著值得思考的弔詭性。「他的作品有一種『假動作』…很像建築材料、又具形式主義美感經驗,也如極簡主義的形式,卻因關係美學聲名大噪。」今天在2023年的藝博會,重新體驗了1990−2000年代經典的作品,觀眾看到的靈光會是什麼?

利安・吉利克(Liam Gillick),《Distinct Platform》,2019。(本刊資料室)

MAK2《Home Sweet Home》|C13|DE SARTHE

推薦人:藝術家 曾建穎
藝術家MAK2(b.1989)從草圖開始,使用實體物件擺設再拍攝成影像,進而製作成草圖,接著切割後發包至淘寶繪畫代工,最後集結成一件三聯幅的繪畫成品。整個過程不但討論了影像與繪畫的關係,甚至是當代藝術產業中常見的品牌迷思與代工現象,其中有多重層次的再現,虛中有虛,負負得正。這一件透過揭示藝術作為商品的生產過程而完成的觀念作品,不但嘲諷做好做滿,且擺在當代藝術工業最極致化代表的藝術博覽會中,不但更加完整它自身,甚至是荒謬得不能更真實。

MAK2,《Home Sweet Home》,2023,200×150公分。(本刊資料室)

伊根法蘭茲《光明節陀螺》|B07|亞紀畫廊

推薦人:藝術家 周代焌
這次看到蠻令我喜歡的是亞紀畫廊,之前一直都有在關注伊根法蘭茲(Egan Frantz)這位藝術家,以現在大量快速的網路視覺來瀏覽作品是當代人的經驗,與實際看到實體作品中的手感與細節有很大的差異,這件作品延續了他過往的形式,硬邊與圖層回應到他生長的背景與時代,以及轉化文字與符號成為另一種溝通的語言,畫面中可以看到如電腦繪圖般的色塊、線條與色彩,實際透過眼球可以看到肌理、厚度、筆觸,處理的非常到位。

伊根法蘭茲,《光明節陀螺》,2023,畫布油彩,180×180公分。(本刊資料室)

評論人推薦作品

張培力《1千分之1秒至1秒》|A04|馬刺畫廊

推薦人:藝評家 劉星佑
按理說,當代藝術浪潮下的博覽會跟美術館,各種藝術形式,哪怕光怪陸離、離經叛道,早已見怪不怪,然而,在藝博會看到一些「格外」之作,仍然會忍不住停留駐足,今年台北當代,吸引駐足作品,是一座電風扇,造型古樸,暑假回鄉,要壞不壞,在故障邊緣又堅固耐用,記憶中的那座風扇。

新媒體藝術的「新」並不僅止與媒材和技術的新,在已知的媒材和技術賦予新的契機,對藝術家而言,才是最困難且最具價值的,藝術家張培力的作品1千分之1秒至1秒,使用電扇吹撫著22張靜態照,照片上覆蓋著硫酸紙,在電風扇的吹撫下,呈半掩狀。

我們在充斥影像的現代生活情境下,一個風景如何與人會晤,該作的照片在連續的橫條幅,讓觀看也彷彿行駛中的火車。持續且快速轉動的扇葉、半掩起伏的紙張,作為一種隱喻,該作或許勾勒了現世裡的速度與曖昧?

最後,想對藏家說,這個電風扇我家有個類似款的;另外,想對藝術家說,喜歡你在藝術旅程裡的小冒險啊。

張培力,1千分之1秒至1秒(1秒—1/1000秒),1995,電風扇一台、22張加硫酸紙的5寸照片、鋁板,尺寸可變,ED2/3。(本刊資料室)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拉卡諾日落,b》、大和美緒《LACK LINE 55》|E06、DG08|David Zwirner、 COHJU contemporary art

推薦人:藝評家 張寶成(Volume dao核心貢獻者)
作為近年以區塊鏈生態為主要行動、觀察評論範圍的文化工作者。張寶成在挑選推薦作品也希望和目前區塊鏈社群盛行的「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美學形式有所呼應。他挑選David Zwirner展位的攝影藝術家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1968 年生於德國,攝影作品多數聚焦於地景、靜物、人物,對生活周遭環境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於2000 年獲「透納獎」(Turner Prize)肯定,也是首位此獎項的非英國籍的獲獎藝術家,2015 年獲頒國際攝影獎項哈蘇國際攝影獎。提爾曼斯的攝影題材及風格廣泛,包括靜物、天空、天文、風景、甚至以抽象形式進行攝影媒材與形式的實驗。此次展出的《拉卡諾日落,b》(Lacanau sunset, b)為其1987年將攝影打印在紙本上的作品,遠看隱約能辨識是日落的形象,但細看噴墨的層次又充滿細節,這種遠與近審視的差異化,也是張寶成自身在面對「生成藝術」創作經歷的美感體驗。他另外也選擇了京都 COHJU contemporary art所帶了的大和美緒(Mio Yamato),其作品一樣具有一種重複,卻保有細膩細節差異的審美。

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拉卡諾日落,b》(Lacanau sunset, b),1987,紙本噴墨打印,紙夾,161×227.3 公分。(本刊資料室)

專家學者推薦作品

川船水棹《樵徑》|E02|思文閣

推薦人:藝術史學者 劉錡豫(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一名樵夫柱著拐杖、揹著木材,穿梭於盎然綠意所包圍的山徑。此時的他停下腳步,靠坐在佈滿青苔的岩石上歇息,輕閉雙眼,彷彿正側耳聆聽枝梢上鳥兒的叫聲。

這幅充滿自然氣息的作品,出自20世紀初期日本畫家川船水棹(1887-1980)之手。根據展場的品名卡與相關史料,推測此作可能於1928年入選第九回帝國美術展覽會。附帶一提,台灣畫家陳植棋、廖繼春也入選過同回展覽。

題材上,川船水棹選擇東亞美術史上經典的「歸樵圖」主題,展現對古典畫題的理解並賦予新意。其中近八尺的長度,反映當時畫家因應展場空間,追求視覺效果的大作主義風潮,而像是西洋繪畫般重視立體感與筆觸堆疊的手法,亦凸顯19世紀末近代日本畫(Nihonga)的發展與革新。

川船水棹(Kawafune Misao),《樵徑》(Lumberjack’s Path),1928,絹本設色,軸,257×145公分。(本刊資料室)

業內人士推薦作品

塩田千春《In the Hand》|D02|NF/NIEVES FERNÁNDEZ

推薦人:藝術拍賣公司 林亞偉保利香港拍賣現當代藝術部門總監
在台灣具有相當知名度的日本藝術家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於本屆台北當代藝博會可以看到不少畫廊都帶來精采的作品。在這當中,保利香港拍賣現當代藝術部門總監林亞偉最推薦的是,來自馬德里、首次參與台北當代藝博會的NF/NIEVES FERNÁNDEZ所展出的青銅雕塑《In the Hand》。這件作品創作於2017年,塩田千春罕見地以自己的雙手為模型,捧著她最具創作標幟性的線團,迥異於大眾更為熟知的創作手法——以紅線綿密繚繞的通透效果與搶眼色彩,沈鬱渾厚的青銅材質對映藝術家長年以自身生命經驗所探索的生死、感知以及回憶之核心意識,而呵護在雙掌之中無以名狀的線團亦呈顯出另一重難以言喻的象徵意味。此外,若從收藏角度來看,這類形式的作品亦較少出現於市場,是頗為難得的購藏機會。

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In the Hand》,2017,bronze、wire、brass、vanish,40×41×30公分。(本刊資料室)

尚塔爾.約菲《與特沙和艾絲米的自畫像》|C11|立木畫廊

推薦人:策展人 莊偉慈(C-Lab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策展人)
肖像畫是尚塔爾.約菲(CHANTAL JOFFE)持續鑽研的主題,她的作品多半描繪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的女性姿態和親子關係。約菲的繪畫用色大膽、筆觸明快,畫面在精心的構圖安排下,展現出如快照般的即景效果,其作品中的大面積色塊統攝著繪畫整體,以此強調出其中的人物關係。

在《與特沙和艾絲米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with Tessa and Esme),我們看到約菲透過穩定的三角形構圖,以及色塊與人物輪廓邊界的框定,精巧地捕捉兩位女性和嬰兒的關係。而這種深植於日常生活中的親密關係,透過繪畫性的精準傳達,是觀看這件作品最令人讚嘆而愉悅的地方。

尚塔爾.約菲(CHANTAL JOFFE),《與特沙和艾絲米的自畫像》,2017,61×76公分。(本刊資料室)

Pat Lipsky《Winter》|B04|Eric Firestone Gallery

推薦人:美術館員 Daisy
長期關注二十世紀抽象藝術的紐約知名畫廊Eric Firestone Gallery首次參展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特別推出五位來自紐約的中世紀抽象女性藝術家,其中一位Pat Lipsky,出生於1941年,以探索色域繪畫聞名,她相信Paul Klee所述:「色彩與自身為一體」(Color and I are one),色彩也會依循不同時期的實踐與心境而改變,作品中可見尾韻有滴水揮灑的筆韻,如向Jackson Pollock致敬。這次在會場中大幅《Winter》一作運用來回暈染的筆法、和諧的色調表現其抒情抽象的功力,亦可在畫面中看見她身體的律動,凝視畫面如同看見冬季無邊無際的海洋,一個人靜待希望的曙光。

Pat Lipsky,Winter,1971,110.4221.62公分。(本刊資料室)

Choi Soo Jung《Refraction》|B05| Gallery Baton

推薦人:策展人 黃又文
近年來國際交流經歷豐沛、也關注當代繪畫的策展人黃又文推薦韓國中青輩藝術家Choi Soo Jung(b. 1977)的繪畫作品《Refraction》(2022),他表示在一開始經過展位時,會留意藝術家如何表現殘影,「雖然是以繪畫為基底,但也運用刺繡技法。」雖然繪畫較被視為是平面作品,但藝術家對油彩堆積與異媒材的結合層次豐富,技能令人想到版畫創作裡的套版,也能在影像感的錯視裡,感受到藝術家如何推進人眼視覺感知的極限 。

Choi Soo Jung,《Refraction》,2022。(本刊資料室)

藏家推薦作品

羅智信《Cat Littler Cat》、吳美琪《驚喜盒1》|A03、B07|谷公館、亞紀畫廊

推薦人:藏家 鄭宗杰(恆成紙業負責人)
恆成紙業負責人鄭宗杰近年積極將品牌的可能性、多元性打開,除了紙業原本密集互動的出版、編輯、設計工作者,近年也和不少台灣當代藝術家互動各種不定型企畫。鄭宗杰表示,返回台灣居住生活,令他驚豔的是台灣藝術家的創作實力,因此他也盡可能在收藏的脈絡上,是能夠支持他認為有著高度識別度、成熟與持續成長的台灣藝術家。他推薦了谷公館所展出的羅智信作品《Cat Littler Cat (蹲著)》,維持羅智信擅用現成物的脈絡,他以貓砂形塑出貓型的雕塑,道出自身和寵物間的情感互動,那些屬於親近生活才能記憶下的線條,以及藝術家對於痕跡的著迷,都呈現於這件半立體的貓型雕塑上。另外一件作品他選了吳美琪的《驚喜盒1》,她的攝影作品,具有一種強烈個人風格。在擺拍靜物的攝影語彙裡,置入了無法預測的鮮豔與光影,在幻視與空間凹折間,體會一種不合常理的怪異刺痛,但又忍不住回望的異色審美。

(左)羅智信 ,《Cat Littler Cat (蹲著)》,2023,貓砂、銹銅、玻璃缄維樹脂、無酸樹脂、棉布、清漆;(右)
吳美琪,《驚喜盒 1》,2023,數位輸出,58×49.5 公分。(本刊資料室)

編輯推薦作品

MADSAKI《Untitled》| E11|Kaikai Kiki Gallery

推薦人:編輯 陳思宇(典藏ARTouch)
來自東京的藝廊帶來日本藝術家MADSAKI作品《Untitled》(2022),作品在藝博會多主打用色吸睛以及巨大量體的各類作品中,反而透出一股清爽的特質。MADSAKI於1974年出生在大阪,作品多以惡搞模式二創藝術史中富有盛名的藝術品,或是耳熟能詳的卡通人物、電影人物,故意以噴濺、抖動的線條呈現他反叛的精神,企圖橫跨主流文化與次文化的品味界線。

特別的是,這次帶來的作品《Untitled》是他獨自一人前往夏威夷大島時所進行系列畫作之一,畫面呈承襲著他主要的風格特色,以噴濺、線條及充滿通透感的顏色構成,不過卻是高度描繪藝術家個人心境以及夏威夷獨特的光線色調。類素描手稿的晃動線條,顯現藝術家作畫時的身體運動,也將日常化作一股彷彿正在融化的疲軟狀態;畫面表層佈滿黑色顏料的噴濺,同時與具有強烈個人符號的流著黑色眼淚的眼睛相互呼應,乍看之下人物眼睛也有如隨意噴濺的顏料。《Untitled》雖不是以二創形式創作,但卻仍具有他強烈風格的反叛趣味以及諷刺性。

MADSAKI,《Untitled》,2023,23×17.25公分。(本刊資料室)

希瑪利.辛格.索恩《如何偉大》|DG04| 本事藝術

推薦人:編輯 陳晞(典藏ARTouch)
今年在本事藝術帶來的希瑪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 b.1987)展位,是這位獲得Frieze 藝術家獎、被列為印度前十大的藝術家首次在藝博會中的個展。儘管藝博會現場吵雜,讓三頻道錄像作品《如何偉大》(As Grand as What)在畫廊規劃的展廳空間內備受挑戰,但仍不減其錄像作品在國際藝術市場上的珍稀性。希瑪利.辛格.索恩的錄像作品分為五個段落,以簡易而明晰的現成材料、象徵、藏傳藥學與詩句,糅雜出一種不同於現代主義的神秘與崇高。

希瑪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三頻道錄像作品,《如何偉大》,2022。(本刊資料室)

佩塔.科因《無題 #1290》(春雪)| NG04 |路由藝術

推薦人:採訪編輯 楊椀茹(典藏ARTouch)
路由藝術展出美國藝術家佩塔.科因(Petah Coyne)最具標誌性的懸掛蠟雕作品,絢麗細緻的花牆造型無疑為本次展會的拍照亮點之一。作品獲諸多國際級博物館典藏的科因,創作形式以雕塑與攝影並行,並多以生活當中的觸動感知為創作靈感。

現場展出寬幅達三米的《無題 #1290》(春雪)是科因閱讀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的《春雪》小說,受到男女主角淒美卻未果的戀情觸動所創作的同名作品,予以視覺化這段短暫卻熾熱的青春戀情。然而,這些細緻的花朵並非援用實物,皆是藝術家以絹布製作而成,再以特殊的蠟澆淋包覆封存。之所以選擇花的符號,即在於花朵從綻放到凋零的興衰歷程,是普世人類皆有感的主題。科因透過凝結與保存花朵最美麗的一瞬;再者,蠟雖然具有封存性,然而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仍會消融,藉此從中探討繁盛與衰亡、存在與消逝的辦證。不過,藝術家採用的蠟質是能耐高低溫的專利配方;除非蓄意破壞,在一般保存環境下並不會有消融之疑慮。此外,在展場中也展出科因的攝影「僧侶」系列作品,其超脫世俗的空靈意象,與花朵的象徵意涵具有高度的呼應與參照。

佩塔.科因(Petah Coyne),《無題# 249》(春雪),2010−2022,絹布、特殊配方蠟、顏料、銅製底架、鋼索、鋼索夾頭、鋼絲、魔鬼氈、細線、快速連結卸扣、顎到顎旋轉頭,200.7×304.8×35.6公分。(本刊資料室)

延伸閱讀|「Taipei Dangdai 2023台北當代」開幕人潮湧進!VIP必看展位搶先瀏覽


2023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四樓)
公眾展期
2023 年 5 月 12 日 [五] 11am-6pm
2023 年 5 月 13 日 [六] 11am-6pm
2023 年 5 月 14 日 [日] 11am-5:30pm

ARTouch編輯部( 167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