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古代端午節怎麼過?驅邪避毒的「五日節」習俗與穿搭

古代端午節怎麼過?驅邪避毒的「五日節」習俗與穿搭

Double Fifth Festival Rituals and Ways of Dressing in Ancient Times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and Prevent Poisoning

你知道嗎?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其實與紀念屈原沒有直接關係。端午節作為一個季候時節,其風俗可分做兩類,一是驅除毒氣,二是助農事。那麼,古人在端午節這天要如何應景過節,且兼顧驅邪避毒呢?

炎夏:惡月的歲時之節

你知道嗎?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其實與紀念屈原沒有直接的關係。若說「端午」與屈原的相似之處,莫過於兩者皆源自於楚地。(註1)楚地位於長江下游地區,到了五月,潮濕悶熱,容易生瘟病。因此,五月自古又被稱為「惡月」或「毒月」,最初圍繞端午的民俗活動,也多以避邪護生的巫術為主。端午節作為一個季候時節,其風俗可分做兩類,一是驅除毒氣,二是助農事。那麼,古人在端午節這天要如何應景過節,且兼顧驅邪避毒呢?

被遺忘的端午習俗:採藥、射粉團、吃貓頭鷹?

古代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其忙碌程度不亞於過新年。乾隆皇帝讓宮廷畫家徐揚(約1712–1779?)畫了八開《端陽故事圖》冊頁,以八個活動場景紀錄端午重要的風俗活動,透過這個畫冊帶我們一窺古人端午節在忙什麼。

清乾隆,徐揚,《端陽故事圖》冊,絹本設色,共八開,20.7×18.2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Public Domain)

《端陽故事圖》的「端陽」即端午之意。全冊畫風工整清麗,人物造型秀逸,用色明麗典雅,表現乾隆宮廷畫特色。每開均以隸書題寫畫名,並以行書對畫作加以注釋,以便皇帝進一步理解漢人的風俗民情。其中三開〈裹角黍〉、〈觀競渡〉、〈懸艾人〉,至今仍可以對應包粽子、划龍舟、插艾草菖蒲的傳統端午習俗。

五代《開元天寶遺事》記錄許多唐人的生活風俗,一到端午節,唐宮中便十分盛行「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籃中粉團,中者得食。蓋粉團滑膩而難食也。」端午這天唐人也會包粽子「角黍」,角是指形狀以蘆葉或竹葉裹成尖角,黍則表示內包來自北方的黍米,而非糯米。此外,還會製作小巧可愛的弓來射盤中用糯米捏成的糯米團子,稱為「射粉團」,射中了便可以食用。

(左)〈射粉團〉;(右)〈裹角黍〉。清乾隆,徐揚,《端陽故事圖》冊,絹本設色,共八開,20.7×18.2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Public Domain)

古人十分喜愛會說話的八哥鳥(鴝鵒ㄑㄩˊ ㄩˋ),也經常養做寵物賞玩。宋代陶岳(–1022)《零陵總記》記載:「鸜鵒人多養之,五月五日去其舌尖,則能語。」古人相信在端午這天,只要修剪剛換毛的幼鳥舌尖,牠便能模仿人聲,因此剪八哥舌尖也成為端午的流行風俗,被畫家徐揚記錄下來。

清 蔣廷錫(1669-1732),《花鳥冊》〈桃柳鸜鵒〉,絹本設色,39.2×29.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此作描繪停佇在桃花柳枝間的八哥鳥,姿態寫實又生動。(© 故宮Open Data)

同樣都是鳥禽,古人有多喜愛八哥,就有多討厭貓頭鷹。貓頭鷹古稱為「梟」,被認為是一種惡鳥。《說文解字.木部》:「梟,不孝鳥也。」漢朝人甚至會在端午日下令捕捉貓頭鷹上貢,統一做成羹湯賞賜給百官食用,以示厭惡。徐揚在畫冊第二開〈賜梟羹〉也題寫了習俗出處:「漢令郡國貢梟為羹賜官以惡鳥,故食之。」

(左)〈養鴝鵒〉;(右)〈賜梟羹〉。清乾隆,徐揚,《端陽故事圖》冊,絹本設色,共八開,20.7×18.2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Public Domain)

古人經長時間的智慧總結發現,每年到了農曆五月,氣溫驟升,害蟲蠢動,疾疫在此時最容易滋生,因此「避邪除毒」成為五月最重要的任務。

艾草自古被視為一種治癒功效強大的草藥,不但能升陽氣且有殺菌效果,《本草綱目》:「艾葉氣味芬香,能通九竅,炙疾病」。因此南朝時期流行端午節在門戶上懸掛「艾人」,人們將艾草編結成的人形,用以避邪除毒。南北朝的風土誌《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這天,人們一大早趕在雞鳴前出門去採艾草「懸於門戶上以辟邪氣」並且「以五綵絲繫於臂上,辟兵厭鬼,且能令人不染瘟疫。」五綵絲也稱為「百索」,分別為青、紅、白、黑、黃,繫在手上或門戶、床掛等處,可消災祈福,使人長壽健康,又有「長命縷」之稱。

(左)〈懸艾人〉;(右)〈繫采絲〉。清乾隆,徐揚,《端陽故事圖》冊,絹本設色,共八開,20.7×18.2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Public Domain)

端午節除了一早要忙著採艾草,古籍也強調在這天採藥,藥的效果會最好。第三開〈採藥草〉題:「五日午時,蓄採眾藥治病,最效驗」。除了草藥,許多藥方材料也需在端午節準備。例如東漢崔寔《四民月令》曾記載五月五日取蟾蜍,可治療惡疽瘡。北魏《齊民要術》作為完整保存古代農學的名著,同樣記載此方:「是月五日,合止痢黃連丸、霍亂丸。採葸耳,取蟾蜍以合血疽瘡藥。」台灣學者林美容爬梳台灣端午節的習俗後,甚至發表文章,呼籲改端午節為「藥草節」,可見藥草與端午習俗的緊密連結。(註2)

(左)〈採藥草〉;(右)〈觀競渡〉。清乾隆,徐揚,《端陽故事圖》冊,絹本設色,共八開,20.7×18.2公分,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Public Domain)

最後,《端陽故事圖》以〈觀競渡〉作結尾,題注「聚眾臨流稱為龍舟勝會」。學界對賽龍舟的起源有許說法,今日流傳最廣的便是悼念屈原一說,但據史料表示,弔屈原明顯是後人穿鑿附會的結果。(註3)

清《緙絲龍舟競渡圖》,76.2 × 108公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Public Domain)

龍舟競渡最初只是一種供人娛樂的遊船,在其他節日也經常出現。例如,紀錄北宋京城風俗的著作《東京夢華錄》,記載在清明節時,北宋皇帝於臨水殿看金明池內龍舟競渡之俗。《東京夢華錄》:「其中有彩船、樂船、小船、畫艙、小龍船,虎頭船等供觀賞、奏樂,還有長之四十丈的大龍船。除大龍船外,其他船列隊布陣,爭標競渡,作為娛樂。」千年後的今天,划龍舟已成為台灣地區代表端午節慶的重要活動。

端午忙布置:節日掛畫要應景

古代文人多喜愛收藏書畫,等到逢年過節時,便拿出應景的畫作布置居家環境,不但增添節日氣氛,也可作為賓客間的應酬話題。乾隆皇帝曾下令製作12個月的大型月令圖掛軸,讓每個月份都有相應的掛畫可以布置空間。《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共12幅,描繪12個月的節慶景致與活動,以精緻的筆法建構出歌舞昇平的理想日常。

延伸閱讀|宮廷版優雅家居生活指南: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

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五月,絹本設色,175×9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Open Data)

五月的月令圖,遠景禾苗正在田中生長;中景表現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熱鬧場景,旗鼓喧顛,萬棹齊飛,激烈的競爭引得沿岸民家憑欄觀賞;近景園中盛開的葵花、榴花及菖蒲等時卉,在烈陽下爭豔,對岸見飯館小二乘著輕舟,將一盒盒漆器裝盛的精緻餐點送至客人府上,點出此時接近午時用餐時間。

提到仲夏的端午應景圖,絕不容錯過的是這幅由故宮典藏的《天中佳景》,畫面同時兼顧節日應景與驅邪功效。「天中」是端午節的別稱,從花瓶高光形塑瓶身立體感的繪畫技法可推知,此畫應係清人所繪。畫面白瓷瓶中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繫艾虎香囊;琺瑯大盤上擺粽子、石榴、荔枝、竹筍等物,菖蒲、艾草橫置桌面。

清《元人天中佳景》,絹本設色,108.2×63.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Open Data)

16世紀以後無論宮廷、民間在端午時節,人們經常在廳堂、門口掛鍾馗或張天師畫像以鎮宅驅邪,一個月之後才撤下。(註4)本幅上方至中繪有一鍾馗小像,兩側並排道教靈符四道。根據龍普玄壇祖壇門下嗣法道士王凱平分析,靈符上半為「敕令」;下半由左至右分別為「馬靈官、王靈官、殷元帥、王靈官」護法元帥的半形符,每道靈符鈐朱印「雷霆便宜之印」,具有驅鬼避邪之效。(註5)

端午忙穿搭:五毒服飾不能少

端午節來了,代表夏天正式來臨。台灣俗諺:「未食五月節粽,破裘毋(不)甘放」。(註6)五月五日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告訴大家可以把冬衣收起來了。但是,對於明代人來說,這天不僅要收起冬裝,還要換上獨特的端午節應景服飾。明代劉若愚《酌中志》記載宮中每到端午節,宮眷內臣從五月初一至十三日,均須穿著「五毒艾虎補子蟒衣」,作為端午節期間的應景服飾。(註7)

明《五毒艾虎紋補子(胸補)》,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藏。(© Public Domain)

這件明代刺繡的《五毒艾虎紋補子》,圖案左右對稱,應是對襟衣胸前所用,只是尚未經剪裁。紋飾以老虎、艾葉、蜀葵為主要紋飾,輔以五毒紋飾。另外,有一類吉服補子是以龍蟒、鑾鳳為主要紋飾,應節紋飾點綴在周圍,以凸顯穿戴者的身份。

明16世紀,《芝麻紗地繡鸞鳳艾虎五毒紋端午方補》,賓夕法尼亞大學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藏。(© Public Domain)

所謂的「艾虎」原指用艾葉扎成虎形,是從扎為人形的「艾人」衍生而來。《荊楚歲時記》中說:「五月五日……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去除)毒氣」,宋代甚至以艾草製作張天師像,艾虎也變成天師的坐騎,可以噬食鬼魅,驅毒避瘟。在艾虎周圍放置被驅除的五種毒蟲「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簡稱「五毒」,組成寓意生動的「五毒艾虎」圖像。五毒雖為毒物,但搭配上艾葉、艾虎,則形成可鎮壓毒物、辟邪除穢的象徵。

實際上,宋代已經有將艾虎紋用作服飾的例子,陸游(1125–1210)《老學庵筆記》云:「靖康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幡、燈球、競渡、艾虎……」,甚至在端午節穿艾虎衫被視為換夏裝的重要節俗。(註8)

明萬曆《五毒紋紗羅》,48.3×55.9 公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Public Domain)

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一塊明萬曆《五毒紋紗羅》織品,織有五毒與艾葉圖案。紗織是中國最古老的紡織工藝之一,以蠶絲織造,由於經、緯絲線的拈度和拈向不同,織成後縐縮相錯,以此凸出表面紋飾,十分名貴多供皇室使用。

明 16世紀《艾虎五毒水田紋錦》,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Open Data)

明代曾流行一時的水田衣(又稱百納衣),是幼童常見服飾,蘊含受百家祝福、平安長大的含義。故宮南院的《艾虎五毒水田紋錦》,織錦以紅、黃、藍、綠、白互相交錯的三角形作水田紋,結合了驅穢的五毒艾虎紋,在端午節穿上它,雙效護佑,期許孩童能平安度過萬惡的五月。

端午節除了服裝要應景,配飾也很重要。

清《金纍絲龍舟簪》,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Open Data)金簪一對,簪首為纍絲龍舟,行進於點翠波濤間,浪中嵌珍珠。

尤其女性的首飾展現各種工藝巧思,明代江蘇地區墓葬曾出土一件精美的《天師騎艾虎五毒紋金簪》,做工細緻罕見。清代皇室也藏有《金纍絲龍舟簪》、《鎏金點翠五毒料石花針》等巧奪天工的端午節首飾,可供後宮的后妃於節日配戴。此外,這天還要戴上有除穢功能的藥草香包,香包也會繡上應景紋飾。

明代《天師騎艾虎五毒紋金簪》(局部),江蘇江陰青陽鄒令人墓出土,江陰博物館藏。(圖片出自:〈午日衣香艾虎紗:明代端午的應節服飾〉,頁68)
清《鎏金點翠五毒料石花針》,五毒以各色珠寶製成,排列在點翠艾葉上,十分應景。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Open Data)

在醫療條件不發達的古代仲夏,古人在手臂繫上五色長命縷,身上佩戴五毒香包、釵符,搖起五毒綾扇,在端午炎夏毒物盡出時,為心中帶來避邪趨吉的安寧。

延伸閱讀|蛟龍見而雲雨至:唐宋時期的龍畫與畫龍祈雨儀式


註釋

註1 楚國又稱荊國、荊楚。古代端午位於天氣交接、易生瘟病的季節,透過《荊楚歲時記》可知楚地在端午時節,十分重視驅惡防毒的避邪巫術。蕭放,《〈荊楚歲時記〉研究:兼論傳統中國民眾生活中的時間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頁211-219。另,端午起源有許多說法,其中以「辟邪說」為最早被提出,被多數民俗學者認同。詳見趙函潔,〈臺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論,2008),頁9-29。
註2林美容,〈臺灣「五日節」民俗及其意義的流變—兼籲訂端午節為「藥草節」〉,《臺灣文獻》第54 卷第2 期(2003),頁33-48。
註3 文崇一,〈九歌中的水神與華南的龍舟賽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卷11(1961),頁71-75。
註4 同註2,頁40。
註5 引自江采蘋,〈端午〉,《典藏.古美術》2022年6月號,頁55。
註6 黃少廷,《臺灣諺語》(四)天氣篇,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頁4-7。
註7 董進,〈午日衣香艾虎紗:明代端午的應節服飾〉,《紫禁城》,北京故宮博物院,第6期(2017),頁60。

朱佑霖(Chu Yu-Lin)( 57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擅長東方藝術史研究,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