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國立博物館每年都舉辦與生肖相關的特展。2025年的新春特展「金蛇獻瑞—蛇年生肖展」,將介紹藝術作品中描繪的各種蛇之形象。
蛇作為一種身形細長、充滿神祕感的生物,古人對牠既恐懼,又認為蛇擁有特殊的力量。在日本的民間故事和傳說中,常常出現襲擊人類的恐怖大蛇,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神話中擁有八個頭與八條尾巴的八岐大蛇。另一方面,蛇也被視為水神、或是能帶來豐收的神祇。至今,日本各地仍保留著與蛇相關的祭典活動(註1)
本次展覽圍繞著「從前從前」、「可怕的蛇」、「神奇的蛇」和「佛與蛇」四個主題,展出博物館收藏的多件作品。我們特別準備了適合親子共賞的展覽解說文字和學習單。解說與學習單分別有日文、英文、中文及韓文版本,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享受觀展樂趣。
從前從前
在本單元中,我們將展出考古遺物中表現蛇的作品。繩文時代中期製作的〈開孔帶圈陶器〉(出土地不明),「開孔」指器皿上緣周圍的孔洞,「圈帶」指器皿中段部分的凸起造型或裝飾。
土器側面雕飾了一條盤繞身體的蛇。在這個時期,蛇經常是土器上的裝飾主題,由於蛇能夠熬過冬天,在春天再次出現,並且多次蛻皮,被人們認為是「再生的象徵」(註2)。
此土器上的蛇頭呈三角形,推測為有毒的蝮蛇。土器的口緣部分有一排小孔,古人可能曾用繩索將某物覆蓋其上。有研究認為,這些器具可能是用來釀造以山葡萄或猿梨(又稱迷你奇異果,為福島名產)為原料的酒;也有人認為,這些器具會被蒙上皮革做成鼓(註3)。
可怕的蛇
蛇會將獵物整個吞下,部分蛇還擁有毒性。雖然蛇是令人畏懼的生物,但自古以來,人們卻常常將蛇作為表現題材,有時還會將蛇的形象佩戴在身上。
在日本江戶時代,有花紋的染布(被稱為「更紗」)從印度或爪哇等地進口,受到人們珍視(註4)。特別是施以金箔或金泥裝飾的布料,被稱為「金華布」或「金更紗」。這件〈草花獅子蛇紋金華布〉是17世紀於印度製作的布料裂片,傳自加賀藩的前田家,是第三代藩主前田利常派遣家臣前往長崎購得的裂片之一。布料上描繪著獅子與眼鏡蛇,四周開滿各種花卉,鮮豔的紅色與金色交織成一件極為美麗的作品(註5)。
本單元還將展出據傳由江戶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所擁有的〈艾虎五毒紋陣羽織殘片(傳德川家康穿用)〉。該裂片上描繪了蛇、蠍子等有毒的小生物以及老虎,一般認為這是從中國傳入的花紋。在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人們會穿戴五毒紋樣的衣物,祈求「驅除毒害,健康度過」。傳至日本後,這種裂片成為人們上戰場時,所穿戴的陣羽織的素材。
神奇的蛇
本單元展示的是夢中出現的蛇或故事中登場的蛇等等,與現實稍有不同的神秘蛇類。古人想藉由蛇的形象表達什麼呢?
江戶時代(19世紀)製作的〈能劇裝束 淡紅地鱗紋摺箔〉在淡紅色的布料上,排列著連續的三角形「鱗紋樣」。金色部分採用的是摺箔技法,將切割出花紋的模紙放到布料上,塗上糨糊,再貼上金箔或銀箔。鱗紋樣據說是模仿蛇的鱗片,在能劇中,演員表演被嫉妒與怨恨所控制的女性角色時,會穿著這種裝束。例如在《道成寺》中,一名因戀愛執念太深而化為大蛇的女子,將藏在梵鐘中的對象以火焰焚燒殆盡。這名女子的執念,便是透過般若面具與鱗紋樣的服裝來表現(註6)。
日本有《蛇妻》的故事,講述被救助的蛇隱藏真身變成妻子的情節,顯示女性經常與蛇聯繫在一起。在〈十二類繪卷〉(室町時代15世紀,私人收藏)中,十二生肖與狸貓軍隊交戰,其中唯有蛇以女性的形象出現。
佛與蛇
誕生佛教的印度,眼鏡蛇等毒蛇是常見的存在,所以人們恐懼的蛇也出現在佛教藝術中,有時牠被描繪為敵人,有時則被視為守護神。本章將介紹佛教藝術中的蛇之形象,涵蓋雕刻和繪畫等各類作品。
註1 小島瓔禮編著《蛇之神─蛇信仰及其起源》,KADOKAWA,2024。
註2 《特別展覽 百獸樂園─藝術中的動物們》,京都國立博物館,2011。
註3 山形眞理子〈中期 附有蛇身裝飾的有孔鍔付土器(山梨縣鹽山市安道寺遺跡)〉,《國華》第1293期,國華社,2003。
註4 小笠原小枝監修《別冊太陽 更紗》,平凡社,2005。
註5 《特別展覽 百獸樂園─藝術中的動物們》(同上)、《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前田家傳世 名物裂 下卷》,京都國立博物館,1979。
註6 《京都國立博物館所藏能劇裝束展》,金澤能樂美術館,2010。
新春特展 金蛇獻瑞—蛇年生肖展
京都國立博物館|2025年1月2日-2月2日
本文引用自《典藏.古美術》388期〈蛇年生肖之美──京博新春特展「金蛇獻瑞─蛇年生肖展」〉,作者:水谷亞希。
【雜誌購買連結】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