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5關西文化尋寶圖──博物館外的國寶名勝:京都篇

2025關西文化尋寶圖──博物館外的國寶名勝:京都篇

Kansai Culture Treasure Hunting in 2025 - National Treasures Outside Museums: Kyoto

在博物館之外,尚有許多國寶建築及國寶藏地座落於京都、奈良及大阪一帶。特別是京都、奈良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區域內的國寶數量實在驚人。本文以京都國立博物館作為起點,精選其周邊容易抵達的國寶地點;並將近期文化財公開、夜間參拜等期間限定活動推薦給大家。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搬不進博物館的大寶吧!

今年的關西非比尋常,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以及大阪市立美術館各自展出陣容豐富的特展,展品清單上眾多的「國寶」標記熠熠生輝,想必將吸引眾多美術史愛好者前往尋寶。而在博物館之外,尚有許多國寶建築及國寶藏地座落於京都、奈良及大阪一帶。特別是京都、奈良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區域內的國寶數量實在驚人。因此本文以京都國立博物館作為起點,精選其周邊容易抵達的國寶地點;並將近期文化財公開、夜間參拜等期間限定活動推薦給大家。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搬不進博物館的大寶吧!

※展覽活動詳細資訊請以官方網站為準。

三十三間堂

三十三間堂外觀。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MomoyamaResearch

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是該寺院的本堂。最初由後白河天皇(1127-1192)於1164年建成,然在80年後被燒毀。現存的本堂於1266年重建,自鎌倉時代保存至今。本堂全長約120公尺,據傳為日本最長的木造建築。「三十三間」之名則緣於該本堂有三十三個柱間,亦有觀音以三十三種化身來普渡眾生之寓意。

本堂的內部中央供有一座〈千手觀音坐像〉,左右各置放500座千手觀音像,全部被指定為國寶,可謂國寶雲集。有趣的是,每尊千手觀音像各有其名,且神情各異。本堂內亦設置電
子搜尋系統,提供所有佛像的名字與臉孔近照。造訪時不妨細看,說不定可以從佛海中遇見貌似自己的觀音。

清水寺

清水寺夜間點燈。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ttshr1970

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西國三十三所中的第16所。提到清水寺,第一個浮現腦海的印象便是那建於懸崖上的偌大本堂,可謂知名度驚人的國寶建築。現存的本堂於1633年重建,使用扁柏、櫸木搭建而成,本堂前懸空的舞台亦沒有動用到半根釘子,為京都地區江戶早期復興建築最精美的典範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3月25日至4月3日設有夜間特別參拜,不僅清水寺整體點燈,更有一道代表觀音慈悲心的藍色光束照向夜空,是一年春、夏、秋共三回的期間限定活動。此外,4月3日還有每年僅辦3次的青龍會,當天將有一條18公尺長的青龍帶領信眾遊行。此盛會緣於觀音化身為龍飛至音羽瀑布飲水的傳說。

知恩院

知恩院三門。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663highland

知恩院為佛教淨土宗的總本山。始建於1234年,曾於1633年發生火災,僅三門及藏經閣倖免於難,其他建築為1639年再建。其中被指定為國寶的三門,是日本現存最大的二階二重門。從三門再往內走,便來到知恩院的本堂─御影堂。由於堂內供奉著法然(1133-1212)的御影,因此稱作御影堂。它是知恩院最大的建築,外觀為和式,內部則帶禪宗風格。

御影堂周圍還有同被列為國寶的「鶯鳴廊下」(鴬張りの廊下)。步行其上時會發出鶯鳴聲,是知恩院七不思議之一。此外,3月26日至4月6日舉辦春季點燈(夜間特別參拜),場所包含友禪苑、三門周邊、御影堂、女坂、阿彌陀堂(外部)。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唐門。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人人生來平等

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總本山。正式名稱為本願寺,不過為了與原為同宗的真宗大谷派「東本願寺」作區別,大多稱其為西本願寺。本願寺,在13世紀作為親鸞(1173-1263)的廟堂(びょうどう)而開始發展,曾因祝融、戰亂幾度毀壞遷移,1591年才遷至現址。現在的西本願寺境內保有多處國寶建築,如御影堂、阿彌陀堂、書院、飛雲閣以及左圖所示的唐門。

飾有重金濃彩雕刻的唐門,展現桃山時代之風。其上的雕刻之華麗,據說能使觀者不覺日暮,因此又被稱為「日暮門」(日暮らし門)。此外,西本願寺每日提供四次「お西さんを知ろう!」境內免費導覽,將由西本願寺的僧侶親自為各位介紹寺院歷史。

東寺

東寺外觀。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Kakidai

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真言宗的總本山。東寺又名教王護國寺,為桓武天皇(737-806)遷都平安京後所建,後又託付給自中國學習密教歸來的空海(774-835)。現今的東寺可說是依照空海的規劃而建成。從8世紀創立至今已有約1200年的歷史,是平安京現在僅存的遺跡。境內國寶建築有金堂、講堂、西院御影堂及五重塔等。

其中,金堂與講堂今年的夜櫻點燈及夜間特別參拜為3月15日至4月13日。高達55公尺、可視為京都地標的五重塔,今年春期開放時間為4月26日至5月6日。寶物館春、秋二期開放,今年適逢寶物館開館60週年,紀念特展「東寺名寶展─國寶十二天屏風和灌頂」於3月20日至5月25日展出。

東山慈照寺 ( 銀閣寺)

慈照寺銀閣。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くろふね

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與金閣寺同為臨濟宗相國寺的塔頭(たっちゅう)。最初為室町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1436-1490)隱居後建的山莊,其過世後才改為寺院,取法號命名為「慈照寺」。與祖父足利義滿(1358-1408)喜愛的華麗貴族風相比,慈照寺代表了融合禪文化而生的「東山文化」。保存至今的銀閣及東求堂皆被指定為國寶。

銀閣寺的象徵─銀閣,實名為觀音殿。一樓「心空殿」為書院造風格,二樓「潮音閣」則為以禪宗為基礎的寺院風格。東求堂是義政的佛堂與茶室,為日本書院造和草庵茶室的發源,室外圍繞著禪宗風格的庭園。慈照寺於3月21日至5月6日舉辦的春日特別參拜,地點包含本堂(方丈)、東求堂以及弄清亭,將能進入建築內部參觀,切身感受義政的美學追求。

下鴨神社/上賀茂神社

下鴨神社樓門。圖取自Wikimedia Commons。©Zairon

下鴨神社的正式名稱為賀茂御祖神社,與上賀茂神社(賀茂別雷神社)合稱為「賀茂神社」,作為京城的守護神社,為平安時期以前創建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亦為京都的世界文化遺產。下鴨神社西本殿供奉的是京都開發之神賀茂建角身命,東本殿供奉的是其女兒玉依媛命。而上賀茂神社的主祭神賀茂別雷命,則是玉依媛命在撿到一支朱紅箭矢後懷胎生下的神。因此,玉依媛命自古被崇為「姻緣」與「育兒」之神,下鴨神社著名的御守中便有一款「干支丹塗矢」。

兩社的國寶本殿並非常態開放,下鴨神社的東、西本殿今年的特別公開期間為4月26日至5月6日。上賀茂神社本殿、權殿特別公開期間為4月26日至5月6日。※「上賀茂神社」4/29上午、5/4上午、5/1全天、5/5全天停止開放。

此外,每年5月15日舉行的葵祭(賀茂祭)是京都三大祭之一,源於奈良時代,至今仍維持貴族風格的傳統遊行。


原文載於《典藏.古美術》391期〈關西文化尋寶圖──博物館外的國寶名勝〉,作者:曾信容。

《典藏.古美術》391期〈關西文化尋寶圖──博物館外的國寶名勝〉頁面預覽。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曾信容( 3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