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生活即現場:走入嘉義市立美術館「天天上演」的即興風景,為日常加上一抹感知

生活即現場:走入嘉義市立美術館「天天上演」的即興風景,為日常加上一抹感知

Life as the Scene: Chiayi Art Museum’s “Everyday Performing” Presents Impromptu Sceneries, Adding a Touch of Awareness to Everyday Life

「天天上演」展覽邀請觀眾放下對於藝術、美術館的定見,透過身體感知探索蓄積於藝術創作中的故事性和精神性。在此,觀眾不僅是與藝術家共創作品最終樣貌的參與者,也將成為這個因互動參與而不斷變動的展覽/表演現場之見證者。自由不設限的空間設計與藝術家們跳脫慣性框架、試圖擾動既有系統的創作展現,使展覽空間宛如一個大型表演現場,呈現出藝術與觀眾之間交互影響的動態關係,真正落實嘉美館作為城市客廳的願景。

鄰近嘉義火車站、坐落於城市中心的嘉義市立美術館(嘉美館),館舍空間包含了建於1936年的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之辦公廳舍)市定古蹟棟,及呼應「木都」盛名,以木結構為主體,結合落地玻璃帷幕引入自然光擴建的本館建築。由古蹟棟與本館圍出的室外空間,則順應著周邊社區的街廓尺度,化身綠意點綴的戶外庭園,並將本館入口處鑲嵌其內,使參觀民眾與街坊鄰里得以在此駐足休憩,讓藝術的能量能夠由此外延、融入常民生活,扎根於文化之中。

嘉義市立美術館將古蹟棟與本館圍出的空間設計為綠意點綴的戶外庭園,並將本館入口處鑲嵌其內,使參觀民眾與街坊鄰里得以在此駐足休憩,讓藝術的能量能夠由此外延、融入常民生活,扎根於文化之中。(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回應嘉美館作為一座「面向社區」的美術館、成為「城市中的客廳」之發展願景,2024年第二檔主題特展「天天上演」(Everyday Performing)於5月29日至9月29日舉行,邀請獨立策展人王韓芳、馮馨策劃,集結八位來自海內外的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法國)、金範(Kim Beom,韓國)、阿莫.帕特爾(Amol K. Patil,印度)、張奕滿(Heman Chong,新加坡)、阮英俊(Mami Tuan,越南),以及臺灣藝術家黃博志(Huang Po-Chih)、黃萱(Huang Xuan)與林怡君(Esther Yi-Chun Lin)共同參與,透過十二件具表演性、現場性,與在地居民和社群共創的作品,將美術館轉化為城市客廳,同時關注作品在創作媒材、類型之外共同存有的內在力量——「具有文化性的策略」(註1),及其如何在開放且持續變動的美術館公共空間中,去打開、創造與觀眾對話、交流的可能性。

跳脫慣性思考,向真實世界提問

「美術館展覽沒有掛出任何一幅畫,還算是美術館嗎?」某天,一位民眾在參觀後,不滿地向嘉美館工作人員反應道。提及這段館員日常,王韓芳接著說道,這次「天天上演」展覽雖然特別強調作品的表演性與現場性,但放眼望去,參展作品多為錄像、裝置的呈現,當然也沒有前述這名觀眾所期待看見的實體繪畫。不過,這並非兩位策展人刻意為之的結果,因為他們在尋找、邀請參展藝術家時,首要關注的是這群藝術家之間相似且共通的,試圖藉由創作介入、擾動既有系統的策略與核心關懷,至於作品媒材跟類型的展呈比例多寡,只是偶然造就的結果。從一樓展出的作品開始,我們也能看見藝術家們跳脫慣性思考框架,試圖在創作中涵納更多可能性的嘗試。

藝術家黃萱作品《小石子電風扇》及《小旅行》。(王仲平攝影,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順著主視覺牆面轉進展場,顛覆日常認知的劇情隨即上演。牆邊展示著一雙鞋底縫隙被小石子塞滿的帆布鞋,是藝術家黃萱(1995-)名為《小旅行》(2024)的作品;旁邊放置了一臺扇葉與機身正全速運轉,但觀者卻感受不到一絲涼意的《小石子電風扇》(2023)。黃萱選用了日常生活中平凡無奇的物件,通過填滿表面的動作,讓人們熟悉的系統在外部因素的參與作用之下被迫失靈,變形成一幕幕荒唐的景象——受小石子阻礙以致寸步難行、更遑論小旅行的鞋子;用來創造空氣對流的扇葉護網被石塊填充得密不透風、愈奮力運作愈顯得徒勞無功的電風扇——在刺激觀眾感知的同時,也流露出藝術家企圖鬆動、改寫當代社會系統既有遊戲規則的欲望與想像。

藝術家金範的作品《繪畫〈黃色尖叫〉》,以兼具戲劇性與幽默感的表現手法,衝擊觀眾對藝術作品的固有觀念,揭示了藝術創作中的真誠與荒誕。(攝影/蔡昕縈)

一旁不時傳來怪異尖叫聲響的是韓國藝術家金範(1963-)創作於2012年的《繪畫〈黃色尖叫〉》。作品借用美國家喻戶曉的電視節目《歡樂畫室》(The Joy of Painting,1983-1994)所採用的繪畫教學形式。影片中的主持人一本正經地教導觀眾如何將痛苦、恐懼、憤怒、焦慮等等內在情感,以尖叫的方式釋放出來。例如,他會引導觀眾「在畫布空白處畫上令人無法忍受又困惑的尖叫聲」,然後在發出尖叫的瞬間下筆,順著聲音的長短快慢在畫布上描繪,尖叫停止時便收筆,最終堆疊出一道道飽含不同情緒的水平黃色線條,構成抽象畫《黃色尖叫》。

藝術家藉由令人發噱的節目設定,衝擊觀眾對藝術作品的固有觀念,揭示了藝術創作中的真誠與荒誕。如果藝術尚且如此,我們又基於什麼理由相信,此刻對於外部世界的一切認知即為真實?或許這些不合常理的荒謬情節,正在你我生活周遭上演,只是我們渾然不覺。《黃色尖叫》以兼具戲劇性與幽默感的表現手法,使人們重新審視既定的認知和信念,向這個充滿矛盾與荒誕的世界提問:何謂真實。

轉入一樓後方展間,觀眾將隨著阿莫.帕特爾(1987-)的鏡頭,看見城市清潔員穿著特製的掃具溜冰鞋在印度孟買街頭滑行工作的景況。原本應該手持掃除用具的清潔員,以獲得解放的雙手來穩定他們肩頭上多出的一臺收音機,在移動的同時持續播送為勞動階級發聲的印度抗爭民謠。源於17世紀的印度抗爭民謠傳統「波瓦達」(Powada)曾在印度獨立(1947)前後時期於民間廣為流傳,歌詞多用於表達民眾對於印度種姓制度的不滿與憤怒。(註2)

時至今日,儘管印度已明文廢除種姓制度,但數千年來深植在社會中的階級歧視與價值觀,依舊如歷史殘影般籠罩著這個國度。影片中出現的城市清潔員一職,甚至是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被視為最低下的「賤民」階級,終其一生能用於謀生的工作之一。(註3)因此,藝術家結合了詩人祖父過去為聲援印度勞動階級所寫的詩歌,邀請當代「波瓦達」詩人音樂家重新創作,並透過改造後的道具,使清潔員例行打掃的城市各處化作他們表達自身訴求、爭取權利的舞台。在此,日常的勞動行為轉變為在城市中心輪番上演的游擊藝術行動。《溜冰鞋上的黑色面具》(2022)不僅展現了藝術賦予人民權力的可能,也將表演作為一種抗爭的方法,衝撞印度社會結構中的種姓制度遺毒,並向那些對社會不公袖手旁觀的人們喊話。

展場中設置了數座如藝術品般的白色圓弧型細長展檯,並於其上加裝充滿居家生活感的圓形板凳、塑膠椅、木椅等等家具,以此喚醒人們在家裡看電視、聽音樂、放鬆充電的身體記憶。(王仲平攝影,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在場」限定,客廳裡的流動光景

本次展覽不僅在策展與作品概念上跳脫線性思考,也將此一理念融入展場的空間設計。現場設置了數座白色圓弧型細長展檯,並於其上加裝充滿居家生活感的圓形板凳、塑膠椅、木椅等等家具,邀請觀眾坐下欣賞錄像裝置,或是戴起一旁的耳機聆聽聲音作品,也可以純粹在此休息片刻,以此喚醒人們在家裡看電視、聽音樂、放鬆充電的身體記憶。

另一方面,策展團隊不安排單一固定的參觀動線,更刻意模糊作品之間的界線區隔,讓觀眾能隨心所欲地移動參觀。「天天上演」採用自由、不設限的開放空間設計,將更多主控權交還給觀眾,亦增加了觀眾參與和互動的機會。他們自然表現出的行為動作,更創造出只有當下「在場」才能親眼目睹的獨特展覽風景,使展覽空間宛如一個大型表演現場,呈現出藝術與觀眾之間交互影響的動態關係,真正落實嘉美館作為城市客廳的願景。

「天天上演」採用自由、不設限的開放空間設計,將更多主控權交還給觀眾,亦增加了觀眾參與和互動的機會。圖為藝術家澎葉生作品《擴展生活空間:居所》。(王仲平攝影,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本次展覽中也有幾件仰賴觀眾「在場」才得以成立的作品,其中,藝術家張奕滿(1977-)的《一個短暫且稍縱即逝的故事》(2015)顯得分外特別。這件作品每天開放兩場次、每場次僅限一人參與,觀眾需提前預約。作品文本是一段由藝術家創作的500字短篇故事,內容不會以紙本或數位形式公開,僅能透過指導員與觀眾之間一對一的口述記憶傳遞。參與者在指導員的引導下,需完整記憶整個故事,方能離場。

在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藝術家選擇了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記憶傳遞方式——口耳相傳,作為這件作品的主要互動形式。參與者在投入時間精力,專注聆聽、記憶故事的過程中,將與作品建立起深刻連結。這種價值交換的行為,類似於傳統社會中人們以物易物的方式,不僅象徵著觀眾與藝術家彼此對藝術的真誠奉獻和回饋,同時也探索了人類社會關係建立的更多可能。這樣的設計,使每次作品演出都因參與者的不同而獨一無二,成為只能在當下發生、充滿未知和驚喜的觀賞體驗。

觀眾自然表現出的行為動作,更創造出只有當下「在場」才能親眼目睹的獨特展覽風景,使展覽空間宛如一個大型表演現場,呈現出藝術與觀眾之間交互影響的動態關係,真正落實嘉美館作為城市客廳的願景。(攝影/蔡昕縈)

擅於在現實與想像之間創造可供經驗路徑,結合細微的心理感知與身體測量,重塑日常生活邏輯的藝術家林怡君(1990-),這次將橫跨十年的作品《幾種等待的方式》(2014,2016,2024)重新發展成屬於「天天上演」的限地創作版本——在美術館各處擺放了五顏六色的任務包包,邀請觀眾隨意拾起,運用其中提供的任務指引與道具,尋找即將在美術館生活的一名未知「訪客」。

這名「訪客」是藝術家在創作前期與館方工作人員多次訪談交流後形塑的虛構人物。作品將以此一虛構事件為開端,推動一連串的限地/就地行動於館內隨機發生,讓觀眾隨著任務指引,以身體為尺度重新感知空間,透過參與的過程,重新審視美術館空間與自身的關係,消融藝術與生活的邊界。

放大感知,經驗生命交會的共振

長居臺灣的法國藝術家澎葉生(1974-),以集結了三件聲音及影像舊作的《擴展生活空間》(2024),重現山林、大海以及城市邊陲地帶的常民生活現場。作品記錄了藝術家深入田野踏查,從自身對當地居民生活的洞察出發,經由訪問、採集所構成的聲音風景。從中可以聽見人們因為成長背景與居處環境的差異,在言談間不時流露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像是《離島的離島》(2016)中,就讀澎湖二級離島學校的學生被問到喜愛的生物,能不假思索地說出海兔、馬糞海膽……對那些城市裡的大人從不曾聽過的海洋物種名稱如數家珍。

藝術家澎葉生作品《擴展生活空間:離島的離島》於三樓展場。(王仲平攝影,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生於山林、長於自然的原住民在《山林》(2018)裡,將山比擬為自家廚房、冰箱,對談中也傳達了他們從不視山林資源為理所當然,始終保持敬畏與謙卑,從中尋求人類與自然永續共好的生活態度。在澎葉生利用聲音與影像共構的場域裡,觀眾與在地居民彼此平行的生命軌跡,在此有了短暫卻深刻的交會,「聲」歷其境地敞開人們囿於自身經驗所難以想像或與之共鳴的、看待生活的視野,也勾引起我們反身性地思考與所處文化、環境之間的連結。

藝術家阮英俊作品《生存之樹 越南移民花園No.7》中的種子土球裝置。藝術家協同在地越南社群夥伴及臺灣學生們一起將含有多種越南蔬菜、香草、堅果及藥用植物的種子包裏於小粒土球內,並呼應戶外廣場的《生存之樹》,將眾多土球排列成無花果樹的樹影。作品開放觀眾自由領取土球並帶回家種植,與此同時,樹影土球裝置的形狀也將隨展期中的觀眾參與而產生變化。(攝影/蔡昕縈)

身為一名外來者,我們可以如何接近、認識不同的社群與文化?越南藝術家阮英俊(1981-)用《生存之樹——越南移民花園No.7》(2024,以下簡稱《生存之樹》)為現場觀眾與越南移民社群之間搭起了交流的橋樑。《生存之樹》是藝術家「越南移民花園」計畫的第7號嘉義市版本,包含了一樓戶外廣場的一棵無花果樹、一間越南商店,以及二樓空間內的種子土球互動裝置和虛構紀錄片等等,可說是本次規模最大的參展作品。嘉義版本的花園由家住嘉義大林的范氏夢女士栽種多年的一棵無花果樹所開展,范氏夢曾協助將一名越南逃跑移工的骨灰送回家鄉,為感念這份恩情,移工家屬剪下一段無花果樹的枝椏,讓她帶回臺灣栽種。其後,范氏夢亦將這棵無花果樹的葉子、果實及延伸製品等等生產成果,全數作為越南社群的共有資源,讓這份善意得以持續循環。如今,這棵見證了越南移民社群來到嘉義扎根、開枝散葉的《生存之樹》,也特地於展期間移植來到嘉美館戶外廣場參與展出。

藝術家阮英俊作品《生存之樹 越南移民花園No.7》於一樓戶外廣場設置的一間越南商店,商店後方則是家住嘉義大林的范氏夢女士栽種多年的無花果樹,這棵見證了越南移民社群來到嘉義扎根、開枝散葉的「生存之樹」,特別於展期間移植來到嘉美館戶外廣場參與展出。(王仲平攝影,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說起越南飲食文化,帶有特殊香氣、可入菜調味的香料與香草植物既是不可或缺的靈魂食材,也是許多越南人用來一解思鄉之情的良藥。當阮英俊走訪各地田調研究時,便發現臺灣的越南移民或多或少都擁有自己的「秘密花園」——花園內的植物有的是早年隨行李攜帶來臺,有的是隱密夾帶入境,也有的是透過地方社群網絡輾轉交換得來——而「越南移民花園」計畫的誕生,便是希望藉由花園的形式,匯聚這些來到臺灣落地生根,乘載了家鄉情懷的越南植物,展示越南移民如何以自身和在地社群之間的強大凝聚力,在異鄉闢建出足以容納個人生命情感、傳承家鄉文化特色的一方園地,也從個體的遷徙路徑窺見其背後所牽涉的、臺越之間源遠流長的外交政經歷史。

藝術家黃萱用嚼過、產生黏性的口香糖填滿鍵盤縫隙的《Key in》。(王仲平攝影,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繞進二樓展場後方,還有黃萱的另外三件作品,分別是藝術家用嚼過、產生黏性的口香糖填滿鍵盤縫隙的《Key in》(2024);將襯衫上衣與社區活動中心常見的折疊椅結合,讓襯衫隨著椅子一同被折疊、收納起來,數張折疊椅像穿了外衣似地並排倚靠在牆的《也是收納》(2024);以及格外引人入勝的錄像作品《梳草》(2024)。藝術家在雜草叢生的土地上,面對不斷從四面八方吹拂的風,依然不為所動地握緊梳子、專注梳理野草的模樣,既像是藝術家的創作心境寫照,也可能是每個在大環境、機構組織中堅持信念的小螺絲釘,面對難以撼動的社會結構或價值體系時,仍選擇以自己的方式與外部世界抗衡的狀態。藝術家以一場結局可想而知的「梳草」表演行動,透過看似徒然甚至有些荒唐的行為動作,強化了梳草者的能動性,彰顯其不畏風雨逆境的人性精神。作品中梳草者不發一語,僅收錄環境聲音的設定,也保留了更多想像與詮釋的空間,為觀者留下綿長餘韻。

藝術家黃萱的《也是收納》,數張折疊椅像穿了外衣似地並排倚靠在牆邊。(王仲平攝影,嘉義市立美術館提供)

黃博志(1980-)位於三樓展場的作品《二哥的藍色斑鳩》(2024-),取材自他從2011年開始與母親對談、記載其個人生命史的出版物《藍色皮膚》中所收錄的一則故事。作品呈現了母親面對二哥(藝術家的二舅)尋短離開,其後在夢中見到化身為藍色斑鳩的二哥,終於獲得慰藉、逐漸釋懷的心境變化。同時,這段故事也反映了母親數十年間從務農、成衣加工廠、家庭代工……到依靠失業救濟金維生的職業身分轉變,間接映照臺灣社會、經濟產業五十年來的興衰消長。

藝術家黃博志位於三樓展場的作品《二哥的藍色斑鳩》,運用身體感知體驗的創造,將書寫個人生命歷程的平面文字轉化為生動立體的故事場景,結合互動性的聲音裝置與實體物件的佈局,打破物理限制,讓觀眾得以穿梭於話者回憶中的時空場景。

藝術家結合空間與感官的調度,以聽覺作為這場演出的指引。當觀眾走進鋪滿藍色絨布地毯的異質空間,戴上耳機自由遊走時,便會聽見主角(母親)回憶過往的真摯告白,以及由人造鳥鳴聲與斑鳩叫聲交織而成的環境音。隨著故事的推進,私密的聆聽感受讓原本與聽者毫無關聯的生命片段順著聲音進入腦中;周圍展示的書信、書籍與圖像等等視覺元素,也引領觀眾一步步走近主角的內心。如此,故事的樣貌便在每位參與者的各自理解中緩緩拼湊成形。

《二哥的藍色斑鳩》運用身體感知體驗的創造,將書寫個人生命歷程的平面文字轉化為生動立體的故事場景,結合互動性的聲音裝置與實體物件的佈局,打破物理限制,讓觀眾得以穿梭於話者回憶中的時空場景,透過一名務農女性的生命軌跡,照見大時代下的臺灣歷史流變,成就饒富興味又與觀眾生命共振的作品。

「天天上演」展覽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開放的交流平台,邀請觀眾放下對於藝術、美術館的定見,透過身體感知探索蓄積於藝術創作中的故事性與精神性。在此,觀眾不僅是與藝術家共創作品最終樣貌的參與者,也將成為這個因互動參與而不斷變動的展覽/表演現場之見證者。展覽展示了藝術如何超越媒材限制,觸及人類心靈深處的可能性。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八位藝術家,以藝術創作呈現各自對於人類生活、文化與環境的觀察和反思,啟發觀眾重新審視藝術與生活的關係,擴展對於藝術的理解與想像。

*本文與嘉義市立美術館廣告合作。


註1 具有「文化性的策略」聽來是個非常廣泛的範疇,在此希望表達的是,在一個文化系統中進行理想與願景變革的實踐領域。它是一個開放且不斷變動的狀態,重新構想並改寫敘事與情境,進而改變構成文化的共享空間和規範。若從視覺藝術發展的歷史來說,有關於行為/ 表演所具涵的文化策略常帶有一種「不」或「抵抗」的性質,所映射的現實領域也自突破藝術創作的材料、畫布或對象,擴展至藝術品的定義,藝術與生活的關係,觀眾的角色與主被動狀態,甚至進入社群、社會、經濟與政治的溝通層面。美術館作為公共空間,也作為文化的基礎設施,正是這些藝術事件(文化活動)發生、連結、保存的場域。(節錄自嘉義市立美術館,「天天上演」展覽論述。)

註2 引用整理自策展人王韓芳為TKG+ Projects策劃「城市及其之間的線 — 阿莫.帕特爾個展」時所撰寫的策展論述,2023年10月21日。

註3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它將人分為四大類,分別是:婆羅門(祭司與教師)、剎帝利(士兵和統治者)、吠舍(普通勞動者、商人、農人、工匠)和首陀羅(奴隸),至於賤民則被種姓制度排除在外,世世代代從事最汙穢的工作,譬如處理屍體、收集垃圾、清除排泄物、屠殺動物、皮革處理等等。1947年印度脫離英國殖民後,種姓制度在法律上被正式廢除,凡是歧視不同種姓就是違法,但實際上在生活中仍常常可以看到種姓制度的影響。DQ地球圖輯隊,〈印度還有賤民嗎?【地球幫你問】印度種姓制度篇〉,徽徽,2015年11月5日。


天天上演

展期|2024.05.29 – 09.29

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休館)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本館1樓至3樓及戶外廣場

策展人|王韓芳、馮馨

參展藝術家|張奕滿(Heman Chong)、澎葉生(Yannick Dauby)、黃博志(Huang Po-Chih)、黃萱(Huang Xuan)、金範(Kim Beom)、林怡君(Esther Yi-Chun Lin)、阿莫.帕特爾(Amol K. Patil)、阮英俊(Mami Tuan)

蔡昕縈(Tsai, Hsin-Ying)( 29篇 )

藝術世界潛水員,透過寫字滿足求知慾。現任典藏ARTouch社群編輯(FBIGX),【薄荷薄荷專欄】【張寶成專欄】責任編輯。信箱:singing@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