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目的地並不是一個地點,而是看待事物的新方式。」美國小說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有此一語。如果旅行是開啟新視角的門扉,那寫生就是捕捉旅途的快門,兩者相合可以迸發出無限的創作可能。
畫家林玉山終其一生貫徹寫生的精神,對他而言,寫生是創作新意的來源。他在〈談國畫寫生的重要性〉提到:「在新事物上不斷產生的今日,更可運用寫生之法,來觀察描繪新的感覺,來表達多方面的感受。臨摹永遠落入前人觀念之中,惟有寫生通物理物情,捕捉其精神,而後創作,才能如天馬行空,不受繩束。」在林玉山的寫生創作中,我們能看到什麼新感覺?若將之置於旅行的經緯上,又能帶來什麼新啟發?
嘉義市立美術館近日推出「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展覽,結合旅行概念與林玉山的寫生精神,展出33件原蹟、7本實體寫生冊,加上數位輸出作品,共77組圖像,呈現林玉山旅行足跡與創作軌跡的交織。展覽分為「始於諸羅」、「行遍天下」、「旅途觀物」三個單元,「始於諸羅」由林玉山的故鄉嘉義啟程,從平原的水牛田園乃至料峭梅坑、塔山、玉山;「行遍天下」登上飛機,以筆墨為世界各國風土留影;「旅途觀物」則聚焦於林玉山的寫生精神,展品不限於風景題材,兼容納花卉走獸、人物等。因故鄉地緣關係,嘉美館藏有不少林玉山作品,包括畫家於嘉義市文化局時期所捐,以及林玉山家屬後續慨贈者,本次更借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藏畫稿、寫生冊,跨館合璧,共構更完整的創作樣貌。
從寫生到完稿
林玉山的寫生創作歷來頗受關注,相關展覽經常著墨於此,而本次展覽特殊之處,在於將寫生稿與完稿並列展陳,讓觀眾更直觀地比較草稿與完稿的差異,展場第一組作品──〈山、梯田〉與〈諸羅風情〉便是鮮明的例子。〈山、梯田〉畫於回收紙背面,以鉛筆打稿,墨線簡單勾勒外型,而完稿的〈諸羅風情〉為山林田園賦予多層次的綠色,田埂與山石的肌理皴擦而出,並多了檳榔樹、稻草堆等細節。層層疊疊的弧形梯田,如大地柔美的懷抱,遠方襯著硬朗的山巒。兩頭水牛緩步行過小徑,似乎要返回樹林間的小農舍。款識云:「蘭潭不見當年景,化作滄溟感萬千。六十年前紅毛埤寫生稿。時癸酉仲秋桃城人玉山畫。」
林玉山所指的當年景係「紅毛埤」,為蘭潭一帶舊稱,相傳最初為荷蘭人所挖的蓄水池,日治初期時是一片谷地,上方有名為枋仔林的村莊。1933年,林玉山與春萌畫會畫友林東令(1905-2004)一起至紅毛埤寫生,〈山、梯田〉可能是當時所留的寫生稿。以這般紅毛埤景緻為題,林玉山創作了〈夕照〉膠彩畫,且以此作獲得臺展第七回東洋畫「特選」與「臺展賞」的殊榮。可惜的是,〈夕照〉原作佚失,如今僅存黑白照片。不只是作品遺失,1940年代,因民生及嘉義化學工廠用水需求,蘭潭水庫始建於紅毛埤,原本的水田景緻遂沒入水中。時隔半世紀,林玉山1993年根據紅毛埤的寫生稿重繪〈諸羅風情〉,想到往昔美景不復存在,也難怪畫家會發出滄海桑田之嘆。
從即景寫生到完稿,往往不是原封不動地照搬,而需要畫家重新布排與詮釋。本次展覽名稱「拾景」即形容林玉山在旅途中以寫生拾取風光,「剪影」則指畫家進一步構圖轉化,完成理想的畫面。比對畫稿與完稿,我們可以看見一些拼合的痕跡,如2003年所作〈龍洞海岸〉可能由兩張草稿融合而成,前景的巨石、沙灘來自其一,興許是擔心構圖過於平緩,畫家又取另一張畫稿中的峭壁、樹叢為後景,如此便兼有沙岸與懸崖,凸顯地景的變化性。這樣的成品雖非龍洞海岸實景,卻符合畫家自言寫生後達到「天馬行空,不受繩束」的境界。
阿里山、尼泊爾印度寫生冊嶄新面世
藝術家的逝去,不代表往後不再有新品出現,如不久前德國萊比錫市立圖書館發現莫札特未曾公開的小夜曲樂譜、紐約摩根圖書館發現蕭邦圓舞曲手稿,形成亡故作曲家出「新單曲」的趣事。喜聞樂見的是,林玉山之子林柏亭歷來多次捐贈父親遺作,今年新捐《阿里山線附近風景寫生冊》與《尼泊爾印度寫生冊》,為林玉山未公開過的寫生冊首度公眾亮相,對觀眾而言也有如新作。
《阿里山線附近風景寫生冊》作於昭和十六年(1941),其中一頁有日文小記〈大坪記遊〉,描寫此趟旅程:「早上在阿里山線途中的梨園寮下車,徒步至大坪。從大坪下到小梅,火車穿過獨立山時,天氣驟然烏雲密布,看似即將下雨,幸運的是馬上就放晴了,出乎意料的在山上玩得很開心。沿途到小梅的景色都沒有什麼稀奇的風景,但唯獨從大坪庄外鳥瞰山下的風景非常地壯觀。」寫生以逸筆水墨速寫而成,擷取的景色包括梨園寮山路、大坪村落、大坪國民學校,也有農婦挖竹筍、挑夫行山、牧人牽引水牛等民情,線條簡單卻能讓人具體想像當時所見。由林玉山的小記來看,他大概期望能在途中偶遇一些稀奇風景,成為入畫材料,懷著「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心緒。
《阿里山線附近風景寫生冊》為林玉山壯年所作,而《尼泊爾印度寫生冊》轉眼來到1983年,此際畫家已屆77歲高齡,從師大美術系退休六年,閒暇時得以赴海外旅遊,讓作畫題材大幅開展、充滿異國情調。這年寒假,林玉山參與美術教育學會寫生團,前往印度、尼泊爾,一路經過加德滿都、佛陀說法的鹿野苑、泰姬瑪哈陵、阿旃陀石窟、印度北方城市瓦拉那西、西側的孟買等,沿途遭遇的喜馬拉雅雪山、趕集驢群、恆河洗浴、白色聖牛……無不為他帶來新奇震撼,圖寫成為一冊九景,除以筆墨勾勒點染,林玉山還在各開題寫自作詩,抒發觀覽心得。
從詩作中,我們可以察覺畫家悲天憫人的情懷,在壯麗景點與民間疾苦的強烈對比下油然而生,如泰姬瑪哈陵一開,潔白的建築巍峨而立,畫家卻看到陵墓背後的民脂民膏,詩題:「妃歿建陵費廿年,不關民苦又熬煎。於今遊覽留佳跡,憑弔香魂慰永眠。」而孟買市井一開描繪一河兩岸,一端是摩登大廈,另一端卻是破敗的貧民窟,赤淋淋地顯示貧富差距,詩云:「民生地獄比天宮,富有高樓貧帳篷。窮苦萬般雖認命,担憂赤禍乘危風。」比起追求視覺美感,《尼泊爾印度寫生冊》更貼近林玉山的發自內心的旅遊感觸,流露人文關懷,旅人與畫家的雙重身分在此疊影。
自草稿至完稿,由嘉義鄉土到世界勝景,林玉山的作品展現的不僅是風景的再造,也是藝術語彙的延伸,體現他對自然、人文的全新詮釋。林玉山生活於社會快速變遷的時代夾縫中,日治/民國、農業/工業、東洋畫/水墨畫……政治經濟乃至藝壇皆處在不停的變動中,他以寫生為創作的起點,憑自己的方式拾取風景,在紙上構築一方淨土,訴說屬於他的視角與靈感,甚至留住記憶。這些出於實景,發自真情的創作,終能抵住外在變遷的汰換,不落窠臼,歷久彌新。
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展期|2024/10/22-2025/2/9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本文為嘉義市立美術館廣告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