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告別北美館史上變動最大的2018年:林平分享幕後實況並展望2019年

告別北美館史上變動最大的2018年:林平分享幕後實況並展望2019年

「2018年對北美館來說其實也在面對蛻變,是面對重生的最好的機會。」2018這一年,是台北市立美術館35年館慶,同時也是館史上變動劇烈的一年。2019年,北美館的年度規劃會是如何?將帶來什麼樣的美術館策略?看館長林平如何回應。
2018這一年,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35年館慶,同時也是館史上變動劇烈的一年。包括從2017年開始的館舍暫停開放,全館空調設備的整修等,再到年底館舍的逐步逐層開放,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這些經驗與變動,無法用過去的慣性思考來應對,「但2018年對北美館來說其實也在面對蛻變,是面對重生的最好的機會。」
2018年7月21日北美館重新開館,每一個內部組別都經歷特殊的思維過程,35歲的北美館同時在歷經退休潮的高峰,過去有經驗的館員都開始轉換生涯跑道,同時也不斷有新人加入,是一個新血的栽培和舊經驗的轉換階段,但林平仍對年輕人的投入充滿期待,「你能明顯感受到他們對於藝術在當代的狀況有更明顯的觀察,他們所屬的網路世代的思考,將會帶來不一樣的美術館。」
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8年致力對美術館觀眾類型的擴大

林平也同時試著藉由幾個事件打包北美館的2018年,包括王大閎自宅重建案,最後交由北美館管理,這當中北美館開始以不同的方式面對建築議題,包括引入劇場互動形式的「王大閎建築劇場」,並把建築研究轉放到美術館本身的建築歷史的「建築的70%」,象徵美術館新的空間的對應,以及對於建築議題新的方式。
而在治理館舍政策上的創新,林平認為關鍵字是美術館如何具體實踐出「跨領域」的意涵,「我有意識讓美術館進行跨領域的相關計劃,跨領域永遠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林平認為只在對藝術有興趣的觀眾去耕耘是遠遠不夠的,「美術館希望觀眾群能夠擴大,無論學習自然、物理、各式各樣專業領域、關心社會的民眾都能踏入美術館。」她強調「對美術館觀眾類型的擴大,是美術館相當積極在做的目標。」以台北雙年展為例,在媒體報導方面,除了國內外的評論,有相當多的載體不再是藝術雜誌,或只是藝文線的媒體感興趣了,這些交織的策略林平給了詮釋「我們努力擴大美術館和當代社會的關係。」

重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台北當代藝博會美術館的關鍵角色

改變一般觀眾對於美術館刻版印象的關鍵字,「藝術對於社會影響力是可能巨大與積極的,藝術不只是建構生澀的美學,更應該存在對於社會對話的積極性。」2018年北美過透過不同跨領域的計劃,努力拋除刻版印象,如去(2018)年開展的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展現的即是美術館和當代社會的關係絕對是互相依賴,生態存在有機的互動性,美術館也是當中很重要的一環。
 

「 2018台北雙年展」,2018.11.17-2019.03.10。柯金源,《前進》,紀錄片,片長108分鐘 ,2018。(©參展人、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平更以今年即將展開的台北當代藝博會,與相關展會同時發生的契機點為例,她認為這個關鍵時刻美術館就該發揮生態一環的作用,「必須要思考有助於生態的發展是要做些什麼?這是很重要的事情。」包括去年策展徵件計畫的「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即是提供年輕、傑出的策展人,創造與實踐他們的策展計畫,而「台北美術獎」也是與整個藝術生態有互動性的獎項,去年底展覽空間首度移到本館三樓展示,並讓每位得獎者都有獨立詮釋作品的空間,這些條件的調整都讓藝術家們更全力完整詮釋自身的作品,「我們必須體認某些時刻的發生的關鍵性,注意美術館和生態的關係,讓藝術家作品都能盡可能接觸更多國際場合的專業人士。」
「2018台北美術獎」, 2018.12.22-2019.03.31。王連晟,《閱讀計畫》, 書、木板、鐵柱、伺服馬達、電子零件、LED燈,尺寸依場地而定,2016。( ©藝術家、台北市立美術館)
典藏庫房擴建工程與藝術園區案後續

林平也表示目前館內最大型的暫停開放已經結束,未來任何工程的進行與交通配置的不會再輕易往暫停開放的方向發展,會以區域性的整建來進行,不會影響到館舍的整體性,「未來美術館會是在比較安穩,始終開放的狀況。」近期在歷經過渡期的研究與工程後,北美館將會有一座典藏庫房。而面對台北藝術園區工程,林平也表示會常效與穩健的持續推動,「我們要想像美術館即將不一樣,未來3至5年會面對很不同的轉向。」

制度的改善與革新

2018年北美館也有些制度的維新,包括內部各組別的分工於職掌明確化,如過去的國際公關小組將成為行銷推廣組,推廣組成為教育服務組,展覽組成為展覽策畫組等,讓各組別有更明確的業務內容。

另外林平也強調面對台灣國際化的體質越來越好,包括申請展不再侷限僅有中華民國國籍居民來申請,而是開放在台灣有永久居留身分的外國人,也能申請,未來相關展覽也將展現文化差異的表現。
讓台灣被國際藝術社群看見

另外林平也主動談到美術館主持的威尼斯雙年展,常接收到許多來自藝文界人士的抱怨,如近年為何僅處理國外知名的台灣藝術家,而非行銷台灣本地的藝術家?林平也表示美術館在操作這些國際型計劃的立場,必需要審慎思考在這些活動的興辦間國際連結是否能夠真的打開?這些國際知名的台灣藝術家,透過他們的網絡讓台灣更加被識別與看見,尤其人選都是邀集具有國際策展和國際視野的專業人士,由他們來替美術館思考在國際平台如何操作,讓台灣與國際藝術社群有更多的互動。「我們不用悲情拜託國際藝術社群來看展,而是反過頭來更積極的策展與操作,和其他國際藝術機構積極互動,我們的當代藝術具有歷史與專業性,值得被看見,而美術館則是要思考如何運作才會讓台灣當代藝術的品牌被看到的機會更為增加。」

「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鄭淑麗《3x3x6》,2019.05.11-11.24。(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19展覽關鍵字:鄭淑麗.池田亮司.阿比查邦

而林平也同時透露2019年北美館的年度重要展覽計劃,包括國際交流的最大重點「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將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舉行。代表參展藝術家鄭淑麗、策展人保羅‧普雷西亞多(Paul B. Preciado),選定展名「3x3x6」,展出鄭淑麗以台灣館場域進行全新創作之同名作品,以其擅長的複合媒材創作手法,結合影像、裝置、電腦運算等跨域創作語彙,打造出歷史與當下、虛擬與現實世界互融的情境,聚焦探討藝術家與策展人共同關注多年且近年受到社會廣泛討論的網路與性別議題。

在重量級藝術家回顧展方面,首先是接棒台北雙年展3月底展開的「行者.天上.人間—于彭回顧展」,藝術家于彭於2014年辭世,在近60年的人生歲月中留下大量的創作,回顧展將由策展人吳超然操刀策劃,展名引自李後主《浪淘沙》詞句中「天上人間」之慨嘆,結合于彭自詡為「行者」的生命期許,貫穿策展命題。年底則將有董陽孜回顧展,76歲的她持續展現驚人的豐沛創作動能,不停在水墨筆意與書寫媒材上探索更多可能。本展極為難得首次以回顧展的形式呈現董陽孜作品,藝術家創作的歷程與轉變將完整呈現在國人面前。
除了重量級前輩藝術家回顧展,北美館也策劃了多檔中堅世代藝術家個展與策展交流,包含來自盧森堡的藝術家謝素梅(Su-Mei TSE)、日本視覺聲光藝術家池田亮司(Ryoji IKEDA)、泰國錄像藝術家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共同交織開放語境的展覽場域。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狂中之靜」,2019.11.30-2020.03.08。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鬼魂青年》,數位版畫,147 × 222cm,2009。(©藝術家)
面對2019年,北美館將持續以前輩藝術家回顧展、新銳藝術家個展、國際機構交流與史學研究策展,藉展覽場域與國際藝壇和觀眾持續同步對話。然在去年藝術社群與社會大眾最為關心的台北藝術園區案相關工程,卻因去年底縣市長大選而產生相關疑慮,雖柯文哲市府團隊持續執政,然當初負責此案的核心市府人員:前副市長林欽榮、前都發局長林洲民、前文化局長鍾永豐目前都已不在現任市府團隊之中,未來各局處的主事者能否持續並以尊重專業的態度持續發展此案,值得藝術社群與民眾持續監督與關注。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