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移動下的藝術史:嘉義市立美術館「鄉關何許?」特展中的作品解密

移動下的藝術史:嘉義市立美術館「鄉關何許?」特展中的作品解密

2023年11月,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鄉關何許?(Painted Identity of a Homeland)」展覽。延續該館過去對嘉義地方美術史的關注,此次改從交流的角度,展出臺灣與中國兩地的藝術家在不同時間、政治局勢下往返創作出的作品。包含(一)日治時期前往中國工作或旅遊的臺籍嘉義畫家,如陳澄波、劉新祿、黃鷗波等,其次是(二)日治時期從中國來到臺灣,造訪嘉義的畫家,如王亞南、王逸雲,最後是(三)戰後國民政府時期自中國「渡海」來嘉義活動的外省籍藝術家,如席德進、吳學讓與任博悟等。藉由作品與史料的展示搭配論述,呈現嘉義一地交織複雜的藝術史發展。

2023年11月,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舉辦「鄉關何許?(Painted Identity of a Homeland)」展覽。延續該館過去對嘉義地方美術史的關注,此次改從交流的角度,展出臺灣與中國兩地的藝術家在不同時間、政治局勢下往返創作出的作品。包含(一)日治時期前往中國工作或旅遊的臺籍嘉義畫家,如陳澄波、劉新祿、黃鷗波等,其次是(二)日治時期從中國來到臺灣,造訪嘉義的畫家,如王亞南、王逸雲,最後是(三)戰後國民政府時期自中國「渡海」來嘉義活動的外省籍藝術家,如席德進、吳學讓與任博悟等。藉由作品與史料的展示搭配論述,呈現嘉義一地交織複雜的藝術史發展。

展場劃分六大展區:「此岸彼鄉」、「時空越界」、「家園圖景」、「文化典型」、「書畫傳藝」及「雅集交遊」,實際上是根據題材、人際網絡進行區分。以下從各展區、藝術家中挑選幾件作品進行介紹。

嘉美館「鄉關何許?」展場一樓入口照片。(攝影/劉錡豫)

陳澄波與劉新祿的江南時代

展覽開頭,由嘉義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前輩藝術家陳澄波(1895–1947)領銜登場,陳澄波的作品過去已在嘉美館的「人・間─陳澄波與畫都」、「由林成森」等展覽中出現。此次多了幾件中國時期的作品,比較代表性的是遠眺西湖保淑塔的《西湖塔景》,剛好與另一件同樣是遠眺視角,卻描繪嘉義風景的《展望諸羅城》形成呼應。兩相比較,可以看到風格、筆觸與色彩的不同差異。 實際上,陳澄波自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畢業,前往中國上海任教,這段期間被視為他嘗試不同風格的時期,影響他形塑畫風的形塑。《西湖塔景》呈現較為昏暗的色彩,比起大筆觸更偏好運用小筆觸構築、切割畫面,形成有節奏感的色塊空間。在陳澄波寓居中國期間,所創作的多幅江南風光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傾向。

陳澄波,《西湖塔景》,約1929–1933,畫布油彩,60×77公分,私人收藏。(陳澄波文化基金會網站

同樣曾前往中國,描繪杭州西湖的風光的還有另一位嘉義畫家劉新祿(1906–1984)。劉新祿出生於如今的嘉義民雄,早年在公學校任教期間認識陳澄波,成為亦師亦友的關係。1929年,他以「親族訪問」與「美術視察」為名義申請出國,前往中國上海,之後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習畫。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位於法國租界內,劉新祿曾創作過以法租界公園(顧家宅公園)為題材的作品,畫中的公園椅、樹木的造型,和陳澄波描繪同一座公園的《法國公園》相似,體現兩人疊合的創作足跡。原本法租界公園並未准許中國人進入,直到1920年代末才開放。劉新祿與陳澄波在上海法租界活動,仰賴中國祖先籍貫的關係申請教職,期間有時帶來便利,有時也帶來困擾。例如劉新祿戰後在臺灣申請教職時,因為過去在上海美專使用福建省籍貫身分就讀的關係,被戰後省政府教育廳認定不合格。關於劉新祿的故事,可以閱讀展場二樓大廳陳列的東之畫廊劉新祿展覽畫集(1994)。 這幅劉新祿完成於1933年的《西湖》,畫中的遊湖船、湖畔行道樹等等,也都能在陳澄波的《西湖塔景》中看到。觀察劉新祿的筆觸和用色,大抵和陳澄波不同,但無論是行道樹的畫法,或是倒影水波的筆觸,仍能在陳澄波的作品上找到相似的部分。透過兩人先後描繪江南的作品,我們得以一窺1930年代臺灣油畫家在中國活動期間養成的風格面貌。

劉新祿《西湖》展場照片,畫中的遊湖船、湖畔行道樹等等,也都能在陳澄波的《西湖塔景》中看到。(攝影/劉錡豫)

黃鷗波與韓清濂在大時代下的移動軌跡

牽動臺灣與中國兩地藝術家移動的因素,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任教或求學,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才是最重要的主因。於「家園圖景」中展出的兩位藝術家黃鷗波(1917–2003)與盧雲生(1913–1968),都曾在戰爭期間被派往中國戰場,擔任通譯(翻譯官)。 本展有黃鷗波戰後返臺,回憶中國從軍時期所見風景的作品照片,以及一幅晚年回憶揚州白塔風景之作,實屬難得。黃鷗波出生於嘉義,早年前往日本川端畫學校(並非正式的美術學校,而是類似繪畫補習班的機構)習畫,1940年代被派往中國,返臺後活躍於省展、春萌畫會、青雲美術會等團體。

黃鷗波晚年回憶揚州白塔風景之作。(攝影/劉錡豫)
黃鷗波描繪中國風景的作品與相關檔案。(攝影/劉錡豫)

此次展出黃鷗波一件重要的戰後作品《勤守崗位》,描繪1956年,超級颱風賽洛瑪襲擊臺灣後,電信人員站在高處,於強風中奮力搶修電線的景象。此作於省展獲得教育會長獎的殊榮。黃鷗波採用獨特的仰看視角,同時表現常民生活的景象,以及非日常的災難風景,搭配素雅的用色和線條,可以看出傳承自戰前近代日本風俗畫的元素。

黃鷗波《勤守崗位》展場照片,描繪1956年,超級颱風賽洛瑪襲擊臺灣後,電信人員站在高處,於強風中奮力搶修電線的景象。(攝影/劉錡豫)

除了戰爭期間的移動,戰後國境改變、政權交替造就的人口遷移,導致在政府或軍方有職務的外省藝術家「渡海」來臺,本展中有許多書畫家即屬於此,如趙天行(1914–2006)、韓清濂(1920–2004)與沈紹鈞(1919–2001)。他們的書畫風格與藝術活動,豐富了嘉義的文化風景。

韓清濂的作品陳列於「文化典型」展區。根據展場介紹,韓清濂字瀞庵,河南博愛人,唐代韓愈第40代嫡裔。1939年參加國民政府情報部門的首腦戴笠(1897–1946)所成立的蘭州特警班。戰後來臺,長年投身警界,期間成立瀞庵畫盧,創以拓墨作畫。這幅1984年的《秋山積翠》,是韓清濂前往南美洲巴拉圭(Paraguay)時所畫。畫家運用拓墨技法,輔以補筆點白,表現山體凹凸變化的質感。 實際上,巴拉圭與中華民國於1957年建交。1970年代,中華民國在國際的處境風雨飄搖之際,巴拉圭仍於聯合國等場域支持中華民國。1988年以後成為中華民國在南美洲唯一的正式邦交國迄今。韓清濂在1980年代退休後,前往南美洲華僑社區宣揚易學,並於巴西、巴拉圭等國舉辦個展。此作既反映當時的大歷史,也呼應畫家個人的遊跡。

韓清濂《秋山積翠》展場照片,是韓清濂前往南美洲巴拉圭(Paraguay)時所畫。畫家運用拓墨技法,輔以補筆點白,表現山體凹凸變化的質感。(攝影/劉錡豫)

結語

最後是王逸雲(1894–1981)與王亞南(1881–1932),兩位於「雅集交遊」展區中出現的中國書畫家。他們並非是隨國民政府戰後首次來臺的渡海外省畫家,而是早在戰前就曾造訪、遊歷臺灣。特殊的交流經驗,打破過去我們對中國、臺灣藝術交流時段的想像。其中,廈門出身的王逸雲曾在日本東京留學,與陳澄波相識,且造訪過嘉義。戰後再次來臺定居,與黃鷗波、盧雲生等人合組「青雲美術會」。

至於出生於江蘇的王亞南,則在上海學畫,體現海上畫派吳昌碩(1844–1927)一類的金石畫風。1920年代王亞南曾遊歷臺灣,自北而南造訪風景名勝,並與當地文人交遊。二樓書架上展出一冊《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內有收錄〈王亞南遊臺詩文集〉,逛展之餘可以前往該處坐著瀏覽當年王亞南遊歷臺灣各地,吟詠風土景物的詩句,值得細細品味。

展場二樓年表與書架。(攝影/劉錡豫)

回到「雅集交遊」展間,此次展出王亞南的《紫藤花》,藤枝狂放的線條,帶有文人畫的趣味與書法性的用筆特色。這件作品可能是1920年代末王亞南來臺遊歷期間,贈與臺灣知名漢詩人兼新聞記者魏清德(1887–1964)的文人禮物,並於1931年裝裱並題詩。戰後由魏清德家屬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魏清德對王亞南的書畫造詣與琴藝多次讚賞,此作可以說見證了這段戰前中國與臺灣文人交往的歷史。

王亞南,《紫藤花》,1926,紙本彩墨,148×39公分,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魏清德舊藏書畫》,2007)

通過本文對「鄉關何許?」展件與藝術家的介紹,我們得以一窺展覽論述中,以嘉義為空間座標、以移動為路徑,所呈現的文化交涉、互動面貌。此次礙於篇幅,未能完整介紹展覽全貌。如此多線複雜的歷史脈絡,依靠有限的展覽說明與策展資源,或許很難被完整呈現,所幸此次展出不乏藝術家個人的代表作,或是較少展出的作品,單就欣賞作品本身的藝術性而言,已是彌足珍貴。

鄉關何許?

展期|2023.11.01–2024.01.14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

延伸閱讀|【高森信男專欄】消失的廠工:台灣美術史中的工業場景
延伸閱讀|【趣味橫生的台美史】現代性的共振:臺灣第一個的廣播藝術講座是什麼?

劉錡豫( 35篇 )

台灣美術史的學徒,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從事藝術與藝術史的非虛構書寫跟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