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術史
藝聞摘要:「重建台灣藝術史2.0計畫」續辦、臺中綠美圖視覺識別設計發佈、國際藍籌畫廊亞洲高層異動、Banksy《女孩與氣球》遭竊、黃公望《剩山圖》限時展出、Rebecca Horn辭世、佳士得收購汽車拍賣行Gooding & Company、邦瀚斯紐約新總部遷址史坦威音樂廳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2024年9月3日至9月17日。
超現實主義百年記持:日本超現實繪畫與映照至臺灣的微光倒影
1940年代,日本超現實藝術發展因為戰爭,蒙上一層陰影的同時,這美學意念的種子,反倒在一名前往日本留學的臺灣少年莊世和心...
【童年的美術館】為兒童設計,也跟孩子一起設計:兒童參與藝術策展的多元可能
每個孩子的答案都獨一無二、充滿驚喜。許多孩子解釋他們為什麼喜歡所選的畫時,可以清楚地表達色彩或形狀帶給他們「好看」、「漂...
基督降誕:臺灣的耶誕節與耶誕圖像
耶誕節這個帶有濃厚宗教氣息的外來節日,在西方文化的強勢影響下,已經深植臺灣的日常生活之中,就算不是基督徒,也會為了慶祝耶...
移動下的藝術史:嘉義市立美術館「鄉關何許?」特展中的作品解密
2023年11月,嘉義市立美術館舉辦「鄉關何許?(Painted Identity of a Homeland)」展覽。...
歷史編撰方法的拓荒之旅:側記2022重建臺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
今年9/3、9/4於國美館舉辦的2022重建台灣藝術史學術研討會「水平的藝術史:藝術史編撰法在臺灣」由北藝大郭昭蘭教授策...
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現代藝術的重探與再譯
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試圖從私人收藏、國外美術館或典藏在非藝術機構等,較少出現在臺灣公眾眼前的日治時...
愛臺灣,從愛臺灣藝術家開始!
臺灣意識抬頭,臺灣價值浮現,是到了該回頭檢視「臺灣藝術價值」的時候!臺灣美術,就是這一代人的悠悠真心。愛臺灣,就從愛臺灣...
從手稿、寫生冊看國寶級畫家林玉山的一路走來──臺中國美館「林玉山作品捐贈特展」
本次捐贈展從大量典藏品中精選不同時期的佳作,並特別挑選過去鮮少露面的早期作品、可與作品相互映證的稿件、數量可觀的寫生手稿...
【臺灣女性藝術家系列】穿過必朽的帷幕張望永恆——賴美華的繪畫
戰後出生的第一代畫家賴美華,1948年。在1970年代,不到而立之年,擁有妻子、母親與媳婦等多重責任。直到1980年代,...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