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愛臺灣,從愛臺灣藝術家開始!

愛臺灣,從愛臺灣藝術家開始!

臺灣意識抬頭,臺灣價值浮現,是到了該回頭檢視「臺灣藝術價值」的時候!臺灣美術,就是這一代人的悠悠真心。愛臺灣,就從愛臺灣藝術家,愛臺灣美術史開始。
臺灣意識抬頭,臺灣價值浮現,是到了該回頭檢視「臺灣藝術價值」的時候!重讀臺灣前輩畫家郭雪湖的傳記書《望鄉》,活了105歲,藝術自學、孜矻創作一生,內心的感佩油然而生。對於這一世代的前輩畫家,我們已經不再能以「東瀛模仿」或「二手印象派」加以簡化或忽略。多少位臺灣藝術前輩,長年客居他鄉,他們日夜「望鄕」,思思念念的就是這塊福爾摩沙之島。然而不可否認,臺灣本土藝術從千禧年以後,爹不疼娘不愛,,足足被邊緣化了20年。
2017年與北師美術館館長林曼麗及20位畫廊舉行座談會,會後合影。(本刊資料室)
誰來還臺灣藝術家公道?
談國際化,其實就是要以在地化為基礎。此時此刻的臺灣人,若再不自救,那就讓臺灣本土藝術,更加地萬劫不復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傳出後,疫情擴散至全球190多個國家及地區,造成逾16萬人死亡,確診超過236萬例。舉世無不陷入緊張惶恐中。
17年前,臺灣因為有過SARS的教訓與記憶,政府對於這回的疫情,非常小心謹慎,不管對訊息的掌控,醫療保健的動員,防疫資源的開發,有條不紊,贏得海內外的掌聲與肯定,已成為借鏡與學習的目標之一。在國際友邦的善意回應中,多年來苦無機會發聲的臺灣,頓時有了亮點,而臺灣意識與臺灣價值,也跟著水漲船高,國人點滴在心頭。
俗話說,弱國無外交,小而美的臺灣,雖非弱國,但缺乏國際展演舞臺,臺灣藝術界的國際伸展之路,備極艱辛,尤其近20年的藝術市場變化更為明顯。中國當代藝術火速崛起,亞洲藝術交易市場成型,起步相對早,也曾經在1980、1990年代風光一時的臺灣,卻越來越沉寂,明顯被邊陲化。目前除了年輕當代藝術家零星受邀參加國際雙年展、三年展,或被打包混入中國展覽隊伍,臺灣藝術界少有露臉機會。
例如,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備受矚目的大展「1989後的藝術與中國——世界劇場」(Art and China After 1989: Theater of the World),來自臺灣的陳界仁與謝德慶,分別以《加工廠》與《自囚》作品參與展出,許多人遠飛紐約為兩位藝術家加油,然而「借殻上市」的怪象,讓臺灣人百味雜陳。
以藝術拍賣市場的調整,更為現實與激烈。1990年代,蘇富比、佳士得在臺北舉辦拍賣會時,大都以臺灣藝術家作為封面,參與拍賣的臺灣藝術家作品數量也多,但2000年撤出臺灣,移到香港之後,臺灣畫家節節敗退,上拍比例逐年降低,目前已經少之又少。
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於2018年「台灣藝術產業的復甦之路:台灣,邁向亞洲藝術品交易重鎮的契機!」座談會發言。(本刊資料室)
造成這樣的結果,幾個原因,值得推敲:
1、板塊位移效應:
臺灣藝術市場發跡很早,買家進入收藏,從1970年代就開始。1980年代北美館、國美館、高美館依次興建,臺灣進入美術館時代。伴隨經濟發展的累積,資本巿場資金充沛,1990年代以後,國際、本土拍賣公司進駐,臺北畫廊協會、臺北藝博會依續成立,當時臺灣藝術家行情竄升,遠高於港澳中國。
當時,中國還沒有西畫市場,香港也低迷。臺灣前輩畫家在「臺灣錢淹腳目」的游資泛濫中,把臺灣老行情越捧越高。當主戰場被拉出臺灣後,過高的行情,逐漸成為市場絕緣體,海外華人畫家、中國前輩畫家順勢遞補,最後中國當代也跟上,市場大餅越作越大,價錢越墊越高。
臺灣畫家逐漸從當紅的熱銷快搶,變成二線產品,再來個別表現,陳澄波、廖繼春等買盤還有支撐,最後成為「有行無市」。看著境外的後起寵兒逐一超越,逐漸遠離主流市場。
2、比價效應:
臺灣從農村社會,輾轉到加工與代工過程,早年收藏結構,主要以建築師、會計師、律師等專業對象為主,他們相對視野寬闊,收入也高,早期介入臺灣本土藝術收藏,從新臺幣幾萬元、幾十萬到幾百萬元,逐級而上,重要藏家普遍有較多的存貨在手。
漸漸到了1990年代,電子產業發展,資金行情活絡,證券金融機構緊追在後,以電子科技產業、金融機構、貿易商等成為收藏界新主流。他們下手更猛,在藝術市場的交易,新臺幣幾千萬元已成為家常便飯。
林玉山、陳進、郭雪湖三人在東之畫廊。(本刊資料室)
早期在臺灣經營畫廊,以臺灣本土藝術為大宗,後起畫廊,像大未來、索卡等,在臺灣老畫家圈沒有優勢,於是注意力轉移到境外,包括海外華人藝術家與中國美術院校師生。於是巴黎的常玉、趙無極、紐約的朱沅芷等,以及杭州藝專時代的教授畫家,從林風眠、吳大羽、方幹民、劉開渠、吳冠中,中央美院的徐悲鴻、吳作人等,逐漸抓住市場注意力。一方面境外積極找作品,同時配合拍賣公司的運作,逐漸培養出不同背景與世代的實力收藏家。
近年,隨著這些紅頂藝術明星的學術爬梳與研究,展覽活動的跨域接續,行情勢如破竹,把臺灣本土畫家遠遠拋在後面。
舉例來說,在1996年左右,倘若以新臺幣300萬元,可以輕鬆買到50號的海外華人畫家常玉或趙無極的作品,但不一定買得臺灣老畫家楊三郎、李石樵等同樣尺幅的作品。20多年後的今天,常玉、趙無極行情以「億」元為單位,許多臺灣老畫家還在原地踏步,甚至有行無市。
其中,臺灣老畫家被視為臺灣區域盤,收藏對象只侷限在臺灣,相對於境外華人藝術全世界流通這個說法,讓臺灣前輩畫家市場的拓展,有如套上緊箍咒,影響新收藏家的介入意願。近20年,拍賣公司主導市場行情,在一翻兩瞪眼的行業競爭與速成特性下,什麼作品好賣、價錢高,拍賣就往該處走,常玉、趙無極成為大家公開的明牌,屢試不爽,就愈來愈變本加厲。
在這種情況下,早期收藏臺灣老畫家的藏家,作品滿手抱,在不願賠錢賤賣下,越來越陷在孤芳自賞中,流動性變差,最後動彈不得。反觀收海外華人畫家或中國前輩經典,市場相對熱、藏家出脫時差價大,許多收藏家只要釋出手上部分作品,就可以維持持久的購藏力,游刃有餘。
在這個強調地球村的時代,尋找國際化,就是要以在地化為優先考量。試想一國新冠肺炎,可以傳遍全世界。臺灣在朝野合作打防疫仗,頗有成效,在防疫物資與訊息的分享,與國際社會積極連結,突破數十年來國際孤兒的窘境,可喜可賀。尤其我們防疫有國家隊,口罩等防疫產業也組織國家隊,鬥志高昂、成效卓著。臺灣藝術界是否可以依樣畫葫蘆,組織「藝術國家隊」創造新局。
石川欽一郎《次高山》,水彩、紙,31x48cm,1925-28,蔡玉芬收藏。
臺灣藝術界真的已經沈睡了20多年了,是到了自救覺醒的時刻了,理由有三:
1、基期低的臺灣魂
以20年前新臺幣的市場行情作基礎,相較於目前港幣、人民幣、美金、歐元、英鎊幣別滙率不同,就算數字相同,倍數可觀。20年前,臺灣前輩畫家的價錢被嫌太貴,但在20年來凍漲的結果下,早已是天壤之別。翻開走過百年的臺灣美術史,依舊可歌可泣。起臺灣百年藝術曙光。
從來自東京美術學校(黃土水、張秋海、顏水龍、廖繼春、李梅樹、陳慧坤、陳植棋、李石樵、廖德政、劉錦堂、何德來)和帝國美術學校(洪瑞麟、張義雄、林之助、蒲添生、陳德旺、張萬傳)兩大系統外,還有青山文化學院的劉啓祥,日本美術學校的張啓華、陳清汾,東京女子美術學校的陳進,關西美術學院楊三郎,京都堂本畫塾的林玉山,京都美術學校的呂鐵州、陳敬輝,東邦美術學校的藍運登,以及大阪府立工藝學校的金潤作;甚至赴日自學與行腳體驗的郭雪湖,自我閉門研究的蕭如松等,都為臺灣藝術百年,播灑藝術種子,留下燦爛一頁。
這些藝術菁英,不管返鄕任教、創作,或者再到中國、歐洲、美國發展,都是臺灣日後文化推動的支柱。這樣的奮鬥故事與理念追尋所留下的藝術作品,饒富臺灣味與臺灣魂。我們爭取進入國際大舞臺,就是要以這樣的臺灣味與臺灣魂作為核心,因為越國際化,就越需要接在地化的地氣。
2015年「向大師致敬」展覽,臺灣前輩藝術家的雕塑作品於中山堂的光復廳展示。(攝影/張玉音)
2、臺灣的國際化DNA
身為蕞爾小島,臺灣的命運,幾百年來,都是隨著世局浮沉。1624年荷蘭人登陸臺南安平港,殖民臺灣至1661年,達37年。無獨有偶,西班牙自1624年出兵,佔領基隆、滬尾一帶到1642年,也殖民了16年。這段期間,歐洲的造形美學,間接地透過建築物留在臺灣的土地上,見證初期的文化碰撞。
1895年清廷割臺,又讓臺灣進入日本的殖民統治。一來臺灣美術於日治時期進入教育體制,1927年總督府臺展開辦,促使臺灣美術全面走向近代化,間接的刺激與啓蒙,對臺灣人美學生根與普及頗有影響。
國府遷臺,大量藝術工作者來到臺灣,與本地培養的藝術家,交融爭鋒,臺灣美術百年罕見的藝文能量。中原傳統書畫、臺府展的西方藝術啟蒙,培育出臺灣畫家的中堅力量,帶動畫會團體的勃興。
迎接著後續的現代主義風潮,影響東方、五月等畫會,藝術家飛奔四方,成為接軌國際的熱身賽。紐約、巴黎、巴塞隆納等,藝術家接踵而起。近年的藝術留學潮,鋪天蓋地,臺灣莘莘學子,在國際舞臺,完成具備跨域競爭力。
經濟奇蹟下,中產階級出現,體認到藝術文化的重要與品味價值,公立美術館依次興建。圖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庫房。(本刊資料室)
3、公權力抬頭
打從1980年代,當時的經濟奇蹟下,中產階級出現,體認到藝術文化的重要與品味價值,公立美術館依次興建。1983年催生了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年省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1994年高雄市立美術館。21世紀的今天,除了推動文化機構法人化,積極跳脫框架外,六都美術館,一一付諸興建,讓臺灣迎接另一個新美術館時代的到來。
目前繼臺南美術館落成使用,新北美術館、桃園美術館、臺中美圖館,都在趕工中,盛況可期。另外倍受矚目的「臺灣美術史現代美術館」計劃,日前宣布放棄臺中州廳古蹟後,也在物色新址中。隨著都會美術館相繼落成,不只是硬體建築的完成,活動規劃與藝術品收藏,同屬當務之急。在文化經費逐年增加下,勢必要撥出更多的經費,進行臺灣本土藝術的收藏。政府點火,民間看在眼裡,很容易引發收藏潮,這股由公家館藏潛在需求的新刺激中,必然帶動臺灣藝術品的行情變化,藝術產業界密切觀察,也高度期待。
4、民氣可用。
從今年元月總統大選以來,年輕世代、兩性平權團體等,勇於站出表達意見。接著疫情蔓延,臺灣展現出奇的合作默契,疫情指揮、抒困振興經濟方案,各部會都在動員中。文化部亦肩負重要任務,帶領大家共度難關。從總統、院長到部會首長,聲望與支持度,攀登高峯,幾乎是空前的。
20世紀的臺灣美術,就是臺灣人美術運動奮鬥史。不管是戰前菁英留學東瀛,或者戰後渡海來臺,都為臺灣這塊土地,帶來養分也產生質變。進入21世紀,因為國際拍賣公司自臺灣撤出,壯大了香港,讓香港迅速成為國際三大藝術交易中心之一,也讓頓時崛起中國西畫市場,接收臺灣的經驗,在早期收藏家回流中國藝術作品下,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熱潮,讓中國現當代藝術品像脫韁野馬,飛奔向前。回首過去,令人唏噓。
如今,就像中國的製造業二度外移,臺商回流,全世界對中國放大檢視一般,這或許會給包括臺灣在內的週邊國家些許翻身機會。中國經濟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一路向前,根據經濟學原理,不會30年只漲不跌,現在應該是修正與調整的時候。美術進程亦然,沒有道理藝術市場如過去盲目向上攀升。
當大家回頭看,20年來臺灣藝術那份憨厚質樸,雖帶有東瀛氣質,更多是島國熾熱陽光下的燦爛色彩,那一代人胼手胝足的汗跡與夢痕。跨越世紀,最長壽的兩位臺灣前輩畫家郭雪湖與陳慧坤,都以105歲的嵩壽劃下休止符,意味著一代美術人鞠躬謝幕。臺灣美術,就是這一代人的悠悠真心。愛臺灣,就從愛臺灣藝術家,愛臺灣美術史開始。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8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