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4《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出爐:低價位市場表現活躍,政治經濟因素導致高端市場成長緩慢

2024《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出爐:低價位市場表現活躍,政治經濟因素導致高端市場成長緩慢

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與瑞銀集團(UBS)聯合發布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以2023年全球藝術市場進行全面的宏觀經濟分析,剖析出經濟及地緣政治對藝術銷售的影響,檢視過去一年主要市場走勢。2023年,全球藝術市場銷售儘管按年下調4%(650億美元),但仍高於2019年疫情前水平(644億美元),充分展示市場軔力。高息率、通貨膨脹及政治不穩等陰霾拖慢了高端市場的增長,但總成交額仍有客觀增長,合計為3,940萬美元。買家活動在較低價位市場尤為活躍,為所屬市場板塊之經濟及拍賣行締造有利交投環境。

第八份《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就2023年全球藝術市場進行了全面的宏觀經濟分析,剖析經濟及地緣政治對藝術銷售的影響,並檢視過去一年主要市場走勢。報告由文化經濟學家兼Arts Economics創辦人克萊兒.麥坎安德魯(Clare McAndrew)博士撰寫,巴塞爾藝術展及瑞銀集團聯合出版。

在2023年,全球藝術市場銷售略為調整至650億美元,按年下調4%,仍高於2019年疫情前水平(644億美元),充分展示市場軔力。高息率、通貨膨脹及政治不穩等陰霾仍然拖慢高端市場增長,但總成交額卻仍錄得4%的客觀增長,合計為3,940萬美元。買家活動在較低價位市場尤為活躍,為所屬市場板塊之經濟及拍賣行締造有利交投環境。

延伸閱讀|2023《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出爐,高端市場拉抬藝術產業緩步走揚

延伸閱讀|2023《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收藏調查報告》發佈:上半年度開支走勢強勁,購藏思考趨於理性謹慎

市場參與者轉向尋求穩定且可持續的盈利增長

Arts Economics創辦人克萊兒.麥坎安德魯(Clare McAndrew)表示:「一如市場預期,經歷疫情後兩年的強勁增長後,藝術市場銷售在2023年走勢放緩。雖然高端銷售減少,但低價位成交仍然活躍,整體市場仍循線上線下的雙軌銷售進行變革。與其他行業一樣,成本上升構成2023年藝術市場的主要挑戰,盈利成為比銷售更需密切關注的參數。展望2024年,大部分人均不再以不惜一切追求快速擴展為重點,面對未來的政治及經濟不明朗因素,市場參與者傾向尋求穩定而可持續的盈利增長。」

2023巴塞爾香港展會一景。(© Art Basel)

延伸閱讀|一個經濟學家眼中的亞洲藝術市場發展——克萊兒.麥坎安德魯專訪

中國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市場,美國仍然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仍然保持全球藝術市場的領先地位,佔整體銷售價值42%,按年下跌3%。中國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市場,佔總體市場19%,而英國則降至第三位,市場份額為17%。法國則穩佔第四位,佔全球藝術市場銷售7%。

美國藝術市場在疫情過後銷售飆升,在2022年更高達302億美元,達歷史高峰。在2023年,市場放緩,下調10%至272億美元。但美國仍然是最高價值藝術作品的全球銷售中心,受高端市場銷售下跌影響,規模略為收縮。高端市場在2022年取得多項破紀錄銷售後,在2023年稍微回落至略低於2019年疫情前水平。

2023巴塞爾香港「藝聚空間」一景。(© Art Basel)

隨著2019年新冠病毒的防疫措施放寬,中國藝術市場銷售增長9%至122億美元,在上半年銷售活動錄得顯著增幅。中國大陸出售因拍賣延遲而囤積的藏品,讓興致勃勃的買家得以從中獲利,香港的主要展會及展覽亦恢復原有規模。在2023年下半年,估計因市場預期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放慢,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跌,影響市場步伐調控,銷售放緩。

在過去數年,英國市場抵禦了經濟及政治壓力,銷售在2023年下降8%至109億美元。英國仍然是全球最高價值藝術作品的重要銷售樞紐,受高端銷售萎縮及英國進口情況影響,2023年藝術市場下滑,總額較2019年疫情前低11%。

Firelei Báez的《the vast ocean of all possibilities (19°36’16.9″N 72°13’07.0″W / 41°30’32.3″N 81°36’41.7″W)》於2023瑞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Basel)「意象無限」展出。(© Art Basel)

新進年輕買家與線上銷售持續增長,成為市場復甦新關鍵

巴塞爾藝術展行政總裁霍羅威茲(Noah Horowitz)指出:「縱然藝術市場水平按年回落,但核心收藏群組在2023年仍然積極投入,在朝向價值驅動及講究質量的同時,協助保持市場價格平穩。相對較年輕的新進環球買家,與線上銷售板塊的持續增長,成為了市場的復甦關鍵,未來潛力優厚。總而言之,高端市場經過幾年的複合增幅後出現逆轉,成為去年左右藝術業務的決定性因素,同時為新趨勢與論述開拓空間。」

經過連續兩年增長後,2023年經銷商銷售放緩,累積價值下調3%至略低於361億美元水平。年營業額少於50萬美元的小型經銷商的平均銷售錄得11%的顯著增幅,扭轉了整體走勢;相反,由於買家轉趨審慎,高端市場銷售疲弱,大型經銷商成交額僅略高於1,000萬美元,下跌7%。

2023瑞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Basel)中,Thomas Erben畫廊展出美國藝術家森加.能古迪(Senga Nengudi)作品。(© Art Basel)

拍賣行公開拍賣銷售在 2022年錄得破紀錄數字後,在2023年下調7%至251億美元。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成交價格更錄得顯著跌幅,部分中低價版塊則持續增長。拍賣行私人銷售逆市增長,上升2%至39億美元,預計2023年公開及私人拍賣銷售合共為289億美元,按年下跌5%。美國、中國及英國仍然為全球三大拍賣市場,佔公開拍賣銷售總市場價值74%,按年下調3%。在2023年,戰後與當代藝術自2021年的高峰回落,增長放緩,但仍為拍賣市場的最主要板塊,佔全球銷售價值53%。現代藝術的銷售在2023年進一步下跌,印象派及後印象派作品的銷售亦從2022年的拍賣佳績回落。中國市場在2023年強勢回歸,為經典大師油畫的整體銷售帶來15%的按年增幅,總額為11億美元,僅次於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藝術展銷售則是佔2023年經銷商總收入29%,較2022年的高位回落6%,但仍高於2021年水平(27%)。成交額逾1,000萬美元的經銷商對2024年展望最為樂觀,雖然他們在藝術展銷售較2022年的佔比40%回落至23年的30%,但一半受訪單位仍預期來年藝術展銷售有所增長。經銷商普遍看好來年銷售,39%認為2024年藝術展銷售會上升,46%則認為表現將維持平穩,僅14%受訪經銷商預期銷售下跌。

延伸閱讀|2023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盛況重現,284間畫廊參展、吸引逾8萬訪客造訪

2023佳士得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晚間拍賣」現場。(本刊資料室)

2023年全球網上銷售按年增長7%至大約118億美元,縱然有關水平自2021年的133億美元高峰回落,但仍較2019年及過往年份的水平高出近一倍 ,佔市場總成交18%。經銷商網上銷售包含直接交易及經第三方進行兩大類別,共佔總經銷商銷售23%,佔比在2023年按年增加7%,與2021年數字看齊。增長主要由經銷商自家網上渠道及網站帶動,佔總額20%,較2022年的12%為高。

與藝術相關的非同質化代幣銷售在2021年到達最高峰的29億美元,有關趨勢在2023年持續下調。在2023年,非同質化代幣平台上的藝術相關非同質化代幣銷售下跌至12億美元,按年降51%,但仍多出2020年市場規模六十倍。在藝術相關的非同質化代幣與非同質化代幣收藏兩大類別中,前者的市值從2020年的高佔比67%下跌至2023年的16%;後者則為84%。

2023年「藝+巴黎: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現場一景。(© Art Basel)

展望2024:政治與經濟不明朗成未來最大挑戰

觀望2024年,36%經銷商預期銷售會有所增長,48%則認為成交額將維持平穩,16%預期將出現下滑。在2022年末,小型經銷商普遍表現樂觀,到了2023年卻有最具規模的經銷商取而代之,其中54%表示預期增長。大部分經銷商均認為政治與經濟的不明朗因素是未來的最大挑戰,其次則為與現有客戶保持關係,看法與2020年雷同。交通出遊及參與藝術展的成本則為第三大挑戰。在2023及2024年,經銷商主要焦點均為維持現有客戶關係,同時認為必須開拓市場足跡,以接觸新收藏家。拍賣行對2024年普遍樂觀,38%的受訪中端拍賣行看好銷售提升,只有少部分(4%)認為銷售將下降,遠低於2022年的24%水平。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全球資產配置主管蘇安純(Adrian Zuercher)表示:「隨著2019年新冠病毒的防疫措施放寬,中國的藝術市場增長了9%。這與我們在2022年在全球其他市場所見的情況相似,於疫情後報告出增長,隨後則表現出銷售減慢和增長速度放緩。與其他地區一樣,亞洲的奢侈品產業也經歷了於娛樂和體驗方面支出的轉變。這也適用於亞洲藝術市場,許多藝術展和活動已全面恢復至原來的規模,遊客也熱情回歸。從更廣泛的經濟角度來看,預計在政策寬鬆和區域出口適度擴張的推動下,亞洲將在2024年實現增長。」

2023瑞士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in Basel)中,常青畫廊(Galleria Continua)於「意象無限」展區呈現Carlos Cruz-Diez作品。(© Art Basel)
ARTouch編輯部( 1568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