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C-LAB率藝術家展台灣新媒體藝術實力,參與南法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

C-LAB率藝術家展台灣新媒體藝術實力,參與南法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

「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是歐洲相當年輕的獨立展覽團隊,負責參與「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台灣策畫內容的C-LAB策展人吳達坤表示,展覽統合以「永恆 ETERNITY」作為主題,並與11組台灣新媒體藝術家組成了台灣科技藝術團隊代表。

台灣當代藝術的國際交流模式,近年更採取搭配國際既有的藝術平台品牌,由機構統合策畫、媒體宣傳、佈展技術以更完整的資源,將台灣藝術家的實力推廣至國際藝術前沿的平台。而今年由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C-LAB)與文化部巴文中心合作促成下,台灣受到南法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的邀請,成為今年的代表主題國( Guest of Honor )。

「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是歐洲相當年輕的獨立展覽團隊,「CHRONIQUES」有編年史的意味,也讓台灣策畫方也試圖以數位藝術家、作品,來呈現出台灣科技藝術的編年史的意味。負責參與「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台灣策畫內容的C-LAB策展人吳達坤表示,展覽統合以「永恆 ETERNITY」作為主題,並與11組台灣新媒體藝術家組成了台灣科技藝術團隊代表。

莊志維《感染系列》(Infection Seriese),2019。(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高科技島」到「人文科技島」

「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團隊,在去年即來到台灣參訪,並提出邀請台灣擔任今年的主題國的正式邀請,此次展出的11組藝術家,是台灣方與法方共同討論的結果。但許多藝術家是法方於去年在台期間,就希望邀請的藝術家名單。當時他們參訪了台北當代館的數位藝術節、C-LAB的「城市震盪」展覽、高雄電影節等展演活動。也有部分是去年曾參與C-LAB「 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的藝術家入選。

顧廣毅《千年人參計畫》(Millennium Ginseng Project),錄像裝置,2019。(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策展人吳達坤表示,台灣科技早期以代工為主、技術發展為主,但近年跨域、與文人社會的應用合作可能越趨多元,台灣科技藝術的發展歷史,與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幾乎是並行的,也展現出屬於台灣獨特人文面貌。「參與Chroniques數位媒體雙年展即是將過去努力實踐當代藝術、社會創新與未來媒體的共融應用。」企圖透過展示,展現台灣過往以科技製造「高科技島」所積累的各項技術能力,藉由文化進用的概念轉化為藝術創意的「人文科技島」的脈絡。

 

永恆 ETERNITY

此次邀請的藝術家與主題「永恆 ETERNITY」呼應,包括藝術家莊志維作品《轉生樹》,特地使用南法當地的植物「橄欖樹」為主體,展覽期間植物曼美的生命將隨著展覽的啟動邁向枯槁,機械與電力傳導的裝置本身形成一個幽微的生命隱喻。宮保睿的作品計畫《闌尾人》,以3D列印重現人體內的器官闌尾,將深具醫學專業的訪談調研為基礎,再透過藝術家、模型師與攝影來建構一種未來情境。蘇匯宇的三頻道錄像裝置《未來的衝擊》靈感是由美國未來學巨擘托佛勒(Alvin Toffler)同名原著而來,將其理論抽樣和發展, 這來自50年前的「來自過去的未來」,如今令人熟悉卻也迷惘。蔡宜婷作品則將生命比擬為不斷運行的機械裝置,透過微型的機械裝置、利用物理定律對人的存有與意義進行思辨。黃偉軒的新作《現代城市景觀》由科幻文本產生,探究虛擬現實使我們能夠將意識上傳到裝置載體中。 「我在哪裡?」的存在問題已模糊不清。藉由主角與AI人工智能的對話討論生命哲思。台灣的數位藝術先鋒鄭淑麗與友人Ewen Chardronnet合組Future Baby Production collective 帶來「UNBORN0X9計畫」,透過精心設計的一套藝術裝置。它探討了生殖科學在越來越多的人類生殖技術經驗中的作用,推測了人工子宮可能出現的新型結合。

宮保睿《闌尾人》(The Appendix Human)展覽現場。(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蘇匯宇《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展覽現場。(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另外雙年展也特別邀請高雄市電影館「VR FILM LAB」 合作,展出陳芯宜《留給未來的殘影》這部與編舞家周書毅共同合作的VR作品,觀眾可以透過VR頭顯體會關於生死、記憶、意識與夢境,以及感受舞蹈語表演轉化為VR作品的體驗。

陳芯宜虛擬實境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Afterimage for Tomorrow)。(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技術和文化交互的關鍵作用

吳達坤表示在原本交流計畫的規模,原初的設定企圖心很強,可能要前往南法的藝術家、文化機構館長代表就近30人,會是一場相當專業的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機構的數位藝術經驗實體交流。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發延燒,原先許多表演藝術、講座論壇等合作只好採用線上方式進行,但積極保留台灣藝術家作品展示的可能。「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團隊,企圖正常舉辦今年展會的意願也很強烈,台法雙方在疫情間皆保持聯繫,法方只要在當地許可開放文化場館,就會對外開放參觀,「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的展出範圍,包括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馬賽、艾克斯、亞維農三座城市,吳達坤表示目前國際相關內容的展會趨勢,越來越趨近日前文策院所推出的「TCCF創意內容大會」中強調「未來內容體驗」與「Taiwan HYPE 台灣海普」的展呈方式,更重視數位領域新技術的多元呈現與應用,也是從每年美國德州奧斯汀舉辦的「South by Southwest」(簡稱SXSW)的模式所演變,歐洲近年有許多展會強調新技術、新市場模式的可能。吳達坤也認為希望透過這樣的交流機會,推薦台灣科技藝術和創意的實踐,並探討技術和文化的關鍵作用,呈現台灣科技文化在展、演、映的全方位實力。

黃偉軒《城市光景考現計畫》(Modernological Urbanscape), 2020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以「機構」作為藝術家國際交流的後勤

 吳達坤表示在執行這次跨國交流計畫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疫情衍生許多遠距的狀況,必須隨時偵測現況用「滾動式」的方法去調整,在這樣的困境下仍持續發展台灣當代藝術能在國際平台展出的目的。並不斷透過網際網路,將台灣文化人士的意見、表述等,也能在國際論壇上持續發聲。

蔡宜婷《時間裡的他方》(Somewhere in time),2018。(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他也指出台灣藝術家作品質量一直在國際上具有口碑,但長期缺乏國際平台的推廣,目前台灣的機構越來越有策略地去挑選合作的平台、機構。包括去年由紐約文化中心所牽線,主辦方與台灣方都有合作意願,最後由北美館與C-LAB都共同推薦藝術家參與的「Performa藝術節」,都是以類似的模式所促成。

過去台灣藝術家在面對國際交流,多數僅能單打獨鬥,這和機構的統合的資源,能量與效應會有很大的落差。包括在運輸、策展、行銷推廣等方面,都能給與藝術家在國際平台的推廣更全面的支援,在行銷推廣更注重國內、國際媒體雙向的宣傳,吳達坤強調尤其參與一定規模的展會,更需要留意和展會有關的各個層面與細節,很多時刻都非單一藝術家的能力範圍可以完全負擔。

Future Baby Production collective 「UNBORN0X9計畫」。(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疫情下的國際交流

 而必須使用線上佈展的技術,也是國際交流因應疫情而衍生的新經驗。吳達坤認為在未來,無論展覽是可以正常開放與否,思考疫情下的因應方案,絕對是未來國際交流必須納入的前提。他也提到交流方案都是持續「滾動式」調整,每個疫情階段都與主辦方保持聯繫、確認對方的因應方式,但也同時必須確保台灣藝術家的參與權益。如有表演者的演出權益因疫情被取消,C-LAB方面也積極爭取未來保留團體相關的演出權益等。

而當歐洲疫情剛爆發,主辦方也詢問台灣這邊展覽若正常開展的因應措施為何?C-LAB 將展場開放的相關措施,提供給對方參考,包括配戴口罩、量體溫、實名制等措施,這些台灣展場習以為常的作法,對於法國方面卻是從未設想過的機制,這些台灣防疫的細節也意外成為雙方交流的內容。

陳萬仁《旋轉世界》(The Turning World),錄像,2017。(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而今年疫情下,也迫使各種文化場館積極發展、拓寬各種數位經驗,雖然大家都有共識實體展示、交流的經驗仍難以取代,但實體展覽搭配線上展覽的方式都成為一種不得不的因應,他認為如何思考線下與線上展覽的相互性、搭配性都是必要的邏輯。而他也建議藝術家個人,必須思考在無法去現場佈展的前提下,採用線上佈展的方案,作品詳細的佈展與維護手冊、3D模擬、線上佈展的技巧等都是必要存在的條件。

劉辰岫《The Rice Pile Mode》。(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台灣今年相較於國際文化生態,在秋末、冬初的時刻,包括北雙、台雙與數位藝術節等都成功實體開展,幾乎與國際存在於平行時空中。吳達坤特別提到由陳湘汶、李彥儀所策畫的2020數位藝術節「01_LOVE愛情數據」,探討線上交友平台裡人與人的關係,他認為這也是一種思考人際是否必須透過面對面才成立的課題,疫情讓整個文化生態重新去定錨人跟人的關係,重新找到新的人際距離感,是個很好的時機點。就如同機構間的合作,也會在疫情下重新找到彼此之間的合作方向該怎麼呈現,疫情本身其實也成為一種檢視與重整過去模式、關係的新契機。

「CHRONIQUES數位藝術雙年展」主視覺。(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