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藝術

孩子比我們以為的,更能理解世界——桃園市立美術館攜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合作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於2025年7月2日至11月9日在桃...
聲音的複數行動:國美館「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
縱使時序及社會背景都與歐洲脈絡不同,但臺灣聲音藝術發展的確在解嚴前後有著截然不同的面貌,在90年代也和地下刊物、小劇場、...
【點開作品.zip】聲音的偶然與建構:王榆鈞的存在探勘誌
王榆鈞說,創造連結對她來說是很重要的,21件臺灣藝術史上的出色作品如何和池上的風土重新產生意義,一直是她思考的方向;因此...
後複製時代的寫生——吳尚洋在台南新藝獎的洞穴寓言:2024絕對藝力「文字力・評藝堂」選文
從吳尚洋的創作脈絡來看,不論處於展覽的前景或後景,寫生與臨摹皆為他創作的核心意識。寫生與臨摹皆要求繪者對繪畫技藝的高度掌...
錄像藝術先驅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離世,享壽73歲
透過使用各種影像及聲音技術,並不斷在各種媒材間進行實驗,比爾·維歐拉對迅速發展的媒體社會進行了批判;同時,他以作為現代社...
聆聽青埔特色聲景的脈動,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館校合作計畫」注入藝術教育活水
自今年四月試營運的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在開館前即執行「軟體先行」的策略與周遭學校建立交流機制,媒合聲景藝術家鄭琬蒨與鄰近的...
【張寶成專欄】樂之道,生之慾:2010年代回顧及其展望(下)
2010年代有著自己的前史與未來,它循著之前的無數小徑與岔路而來,也為後續的未知時光留下伏筆。一路走來,能夠緊追技術發展...
【張寶成專欄】樂之道,生之慾:2010年代回顧及其展望(上)
猶記漫畫譯者同時也曾是電子音樂家的謝仲其跟我說過,「初聞Merzbow(日本噪音藝術家秋田昌美)的錄音,就知道音樂世界已...
【聲波薩滿專題】「聲波薩滿」及其伏流:台灣當代藝術非視覺性表現之軌跡
「立方論壇音樂祭─聲波薩滿」正如坊間的一些討論:不確定這到底是視覺藝術展演、藝術論壇,還是音樂表演活動?但正是這種跨域且...
【聲波薩滿專題】由聽覺啟動認同與私密經驗的引路和重建場:立方論壇音樂祭─聲波薩滿
掐指一算,立方計劃空間對於聲音的關注及研究,整整十年有。如果我們將這整十年設想成一種策展的充實基底、外拓與延續,而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