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聆聽青埔特色聲景的脈動,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館校合作計畫」注入藝術教育活水

聆聽青埔特色聲景的脈動,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館校合作計畫」注入藝術教育活水

Listen to Qingpu’s Unique Soundscape, Taoyuan Children's Art Center’s Museum-School Collaboration Project Brings Invigorating Energy to Arts Education

自今年四月試營運的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在開館前即執行「軟體先行」的策略與周遭學校建立交流機制,媒合聲景藝術家鄭琬蒨與鄰近的青埔國小師生執行「青埔小偵探」系列課程,藉由聆聽青埔的特色聲景,導引學童認識青埔的知識與環境,達到在地認同,進而描繪未來願景。

自今年四月試營運的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已然成為公眾闔家造訪的熱門地點,為桃園的藝文紮根與美感教育之進程再往前推展。而在眾所期盼的館舍對外開放之前,即執行「軟體先行」的策略與周遭學校建立交流機制,為藝術教育課程注入新活水,而第一屆的館校合作計畫也已順利執行完畢,並訂於本月5日舉辦成果分享會。

藝術家鄭琬蒨帶領青埔國小學童仔細聆聽觀察青塘園地景環境音。(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延伸閱讀|桃園市兒童美術館開箱!建築亮點、開館首展一睹為快

兒美館的館校合作計畫自112年開始籌辦,館方邀請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市立建成國中以及鳳甲美術館,這些在美感教育計畫以及館校合作皆有顯著成效的單位舉辦座談會,透過他們的經驗分享與指導建議彙整出館方適用的執行方式。同時,也得以讓與會的學校教師對於如何和美術館的藝術教育資源串連與交流更有概念,而鄰近兒美館的青埔國小即積極表達合作意願,就此促成第一屆館校合作計畫的展開。

認識青埔,認同在地

近年來,隨著青埔特區的發展吸引許多外來人口移居,與館方有地緣之便的青埔國小也成為規模持續增長的學校,有潛力締結資源共享、長期合作的模式。不過,多數學童並非桃園在地人,普遍而言對於青埔的歷史與發展過程並不甚熟悉。而桃園市立美術館的定位為地方美術館,極為注重在地知識的累積、建立在地認同,尤其對於在地願景的提出更是館方相當期待在後續能夠在學童身上持續發酵的效益。再者,美術館回歸至藝術教育的本質,也肩負起啟發小朋友在觀察、體驗與開發想像力、創造力等面向之社會責任,因此在館校合作的模式上,朝向安排藝術家進到校園做深度導引,為此開發的教案也跟學校老師討論與合作,因而更貼合新課綱跨域多元學習的理念。

藝術家鄭琬蒨與學童捕捉校園中的特色聲警。(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館方起初打算邀請已有館校合作經驗的藝術家或團隊來參與計畫,但在討論的過程中發現青埔是很年輕、正在快速發展的城市,其實不太能沿用一般讓學生尋訪周邊老街、傳統廟宇或特色美食的模式,最終決定由館方帶頭、梳整青埔的文史與產業發展歷程,初步掌握到水文、農業、畜牧業等數個在地傳統特色。如今座落在青埔的兒美館在建築主體與周邊景觀設計上皆呼應桃園「千塘之鄉」的地方紋理,不僅比鄰機場捷運、桃園棒球場與高鐵,也面向知名埤塘青塘園,周圍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而青埔特區更是桃園航空城的重點區域,各項開發計畫正在持續建設,在此區域內的聲音意象與層次極為多元。同時也在整合五感體驗的教學考量下,館方定調以「青埔城市聲景」為主題,媒合聲景藝術家鄭琬蒨與青埔國小視覺藝術教師爲五年級的學童量身打造「青埔小偵探」特色課程,規劃出「聲音魔法師」、「聲音散步」、「聲音採集故事」以及「青埔國小放送中」等四堂課。

兒美館除了作為館校合作計畫的發動者之外,也協同藝術家進行田調,並且實地踏查埤塘、大圳、稻田等特色地景等前置作業的籌備。由於關於青埔的文獻記載資料並不算多,在館方意欲強調的在地知識之建立以及聲音主題之設定,亦需仰賴專家的指導與建議。因此,鄭琬蒨訪問了在中原大學主持USR計畫的陳其澎教授,長年帶領大學生考察與研究埤塘並從中關注環境與社會議題已卓有成效,而他對於這次的館校合作計畫就提出可以從青塘園的前世今生作為切入點,以及和其他埤塘的狀態做比較。除此之外,鄭琬蒨也自中原大學的魏立心老師得到桃園的在地知識,更能準確掌握採集哪些聲音可以凸顯這塊土地的特色,像是錄製割稻與穀倉的聲景,讓學童藉此想像青埔過去的地景與聲音。

學童聆聽埤塘水下聲音。(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一同化身青埔小偵探

聲景藝術家鄭琬蒨表示,「青埔小偵探」的四堂課程設計是循序漸進透過聽覺與聲音,讓學童逐步認識與想像自己所生活的環境,以及如何從聆聽各種聲音來拓展感官的覺察,接著再透過同學之間的分享,不僅能導引他們整理與表達自身的意見,也明白每個人對同樣的聲音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要懂得尊重他人的觀點與內容。而參與課程的學生都配有聲音筆記本,便於隨時記錄觀察與想法,在課程結束後將暫時交給藝術家檢視他們的回饋。「聲音魔法師」是讓學生聆聽藝術家所採集的埤塘、稻田、穀倉以及美術館等地景環境音,會藉此聯想到哪些形狀或情境從而建構起自己周遭環境的意象,像是埤塘水下的氣泡聲就可說是在地的特色,而狀況不同的埤塘所收錄到的聲音也會有所差異。「聲音散步」則是由藝術家帶領學童走訪校園以及從步行至兒美館,在路途中聆聽周圍的各種聲響,鄭琬蒨也在過程中實際示範如何錄製聲景的技巧。

學童發揮想像描繪聲音形狀。(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在帶領學童如何體驗與觀察之後,則進到實作階段;「聲音採集故事」即是讓他們個別錄製自己想保存的聲音,思考這段聲音對自己而言有什麼特殊意義;而在最後一堂課「青埔國小放送中」則是透過分組編寫劇本,並且分工製造出符合內容的配樂、旁白與音效等,由藝術家在現場為他們收音錄製,完成全然原創的聲音故事。另一方面,由於和校方對接配合的是視覺藝術老師,鄭琬蒨在教案設計上也導引如何讓學童在聆聽聲音後做出圖像示意、文字表述的回饋,記錄在聲音筆記本。

學童互相討論分享對聲音的觀察紀錄。(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鄭琬蒨在課程期間也持續向學童建立「聲音沒有好壞」的觀念,像是對多數人而言,施工的聲音很吵雜,其實可以轉念去觀察其中的節奏、長短、緩急等變化趣味,也就不會覺得那麼難聽刺耳;試著去欣賞自己原先並不喜歡的聲音,若能持續觀察也可感受到環境正在進行的變遷狀態,串接起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的發展軸線。而在帶領學童參訪兒美館時,她也特意扭轉一般以視覺主導的觀展方式,例如讓他們貼近作為建築結構的鋼柱聆聽流竄在當中的傳導聲,透過聽覺感受美術館的空間規劃、設計以及展品,將之前在課堂中講述的內容實際運用在美術館戶外與室內的體驗。

學童聆聽美術館內部的鋼柱傳導聲。(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持續擴延聲景地圖

在課程結束後,藝術家也檢視學童的聲音筆記本並依據當中的回饋內容為素材,彙整成「青埔小偵探」學習單,每個單元的設計採以同心圓式的層次發散,就如漣漪般以兒美館為原點開始向外擴延,乃至在青埔可以聽到的聲音進行各種思考與聯想。而此份學習單與相關音檔皆能在兒美館網站取得,提供有興趣的教學單位與社會大眾都能按圖索驥,深入體驗青埔的豐富聲景。

學童寫下觀察到的聲景踏查紀錄。(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館方也表示,館校合作計畫在下年度將在青園國小舉行,繼續委由藝術家鄭琬蒨與校方共同執行,而這次會以同樣有埤塘比鄰的橫山書法藝術館為主,採集周圍的聲景並在現有的課程架構之下酌以調整內容,將藝術家進入校園、學童移地採集的交流模式持續優化與深化,以利更多學校都能沿用,甚至據此發展出不同的教案。而待桃園市立美術館本館(大美術館)於2026年竣工後,亦會再請聲音藝術家執行相關計劃,建構起整個桃園市立美術館園區的聲景地圖,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文化基地。

總體而言,兒美館的館校合作計畫透過先行研究,整合藝術家專長、學校課程與在地環境資源,讓學童對於所在地區建構起一定程度的認識,當高鐵特區或航空城在日後持續拓展,他們自然也可以從融入於生活中的美感教育與思維模式對桃園的願景提出各種想像。不僅落實美術館對推廣在地知識的教育與積累之初衷,在厚實城市底蘊的同時也形塑出充滿各種可能性的世界觀。

學童於青塘園景觀橋踏查特色聲景。(攝影:透島影業;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楊椀茹 (Yang, Wan-Ju)( 139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