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藝術&投資

【藝術自然史II】我來,我見,我想像:藝術家的動物想像與詮釋
1962年瑞秋.卡森(Rachel Louise Carson,1907-1964)出版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
【專題】藝術中的自然史 Ⅱ
延續二月號「藝術中的自然史I」專題,本期推出專題的第二部分。相較於第一部分更聚焦於植物學,本次專題將視角轉向豐富多彩的動...
【表演藝術的界線重構】空間與語言互動的邊界:初探課堂上的智識親密
智識親密會出現在期望建立親密關係的場域中,其最根本的目標為創造安全的空間,以我的狀況為例,即是安全的教育空間,而此「創造...
Taiwan Action:藝文生命力的展現
3月13日,上百位臺灣影視工作者,吶喊「Taiwan Action」,終於推出由盧建彰導演執導的第一支罷免影片「算了,罷...
時間的詩
也許我們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從物到景的觀看如此相近;葉先生的創作隨著他成長的足跡和經歷,他陸續的描繪了陽明山、花蓮和臺東的...
一種實踐關係性的練習
「那甚麼是現場藝術呢?」我問。這時貓又走了過來,這次勻甄很有信心地迅速將牠抱起,說:「現場藝術對我來說,就好像你要去抱一...
為動物立像
隨著近年自然、生態與環境議題再度成為藝術創作與策展中的顯學,我們以兩期(二月號與四月號)的規模,製作了「藝術中的自然史」...
拍賣會上是否還能找到20世紀巨匠馬諦斯的作品?
是否真的只有億萬富豪才能進入他的世界?在那些無法觸及的天價傑作(如破紀錄的8,000萬美元畫作)背後,仍隱藏著意想不到的...
【表演藝術的界線重構】藝術與保護:韓國藝術家人權與保護的現況
「好多天沒吃飯了……,如果有剩下的白飯和泡菜,請敲我家的門。」2011年1月,因慢性飢餓死亡的青年編劇崔恩高在房東的門前...
超越愛—羅伯特.印第安納藝術中的人文意蘊
正如「LOVE」的微妙複雜性可能會在其常見的描繪中消失一樣,當印第安納被簡單地貼上普普藝術家的標籤時,使他與同代際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