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湖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從藝術史視角看消失的「臺灣神社祭」
祭典時奉納神社的物品,在政權轉移後被賦予新的意義;描繪祭典景象或神社空間的畫作,也隨藝術史的研究重新被審視、詮釋,創作以...
捐畫.答謝.託孤,海外傳佳音:郭雪湖《殘荷》醞釀捐南美館
《殘荷》構圖精巧,枯榮分明,畫觸澄澈蒼勁,是郭雪湖經典之作,尺幅達18.4才。同齡的《殘荷》,成為父親的貼心禮物,展現父...
日治時期板橋林家花園的風景:解析郭雪湖《薰苑》色稿中的建築與植物
日治初期,板橋林家邸園早已名聲遠播,那些從未到過臺灣的日本居民,也經常耳聞此地事跡,成為來臺觀光必訪之地。那一年,郭雪湖...
喧囂的孤獨——關於臺灣膠彩畫的三個提問
「膠彩」這個誕生於1970年代的「台灣的發明」,在現今「重建台灣藝術史」的熱潮之後,許多日治時期的相關作品,也躍入觀者眼...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川田家族與臺灣的秘史:畫家、出版商、人權運動家與最後的「國民女演員」
以家族的角度討論藝術史,並非什麼新奇的議題,但在臺灣美術史中,仍尚待展開。追溯原因,多少與戰後臺日國境的重組,導致人流的...
寫生風景的曙光──日治時期東洋畫中的臺灣風景
臺灣的風景得以成為繪畫主題並加以發揚,與臺灣近代美術的成立密切相關。日治時期,石川欽一郎(1871-1945)等日籍藝術...
【專欄|老派博粉】你家有「未來世代」嗎?到國立臺灣美術館,用藝術的眼光回望這塊土地的故事吧!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2024年3月展開的「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特展,老派博粉認為,是帶孩子們用不同的視角認識台灣這塊土地故事...
夏日風物詩:臺、府展作品中的熱帶植物描寫
臺灣位處亞熱帶到熱帶的季風氣候,四季不像溫帶國家那樣分明,觸目所見都是常綠的景色,若想要創作一幅以「夏天」為題的畫作,臺...
2024梅樹月:歡慶臺陽美協成立90週年,裸婦作品「春色無邊」引爭議?
2024年梅樹月展覽主軸以戰前曾參與臺陽美術展覽會的「第一代臺陽畫家」為中心,在八位創始人作品之外,更廣邀其他現存臺陽參...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臺灣美術史的發展與一個宗教團體有關?甚至牽扯到「天龍國」天母的誕生?
1927年,臺灣舉辦了空前的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落選者被認為是傳統、落後,排除於「藝術(Fine Art)」定義之外的...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