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雜誌
切玉茲雖異,蟠夔卻弗殊:乾隆朝仿青銅玉器的製作與政治意圖
說到清代玉器,就不得不說乾隆朝的玉器發展。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平定回亂,正式將回部納入清帝國版圖,玉料重要產地新疆...
以聯覺形塑抽象宇宙,非比尋常的當代藝術新星——賈黛.法多朱蒂米
法多朱蒂米是一位具有多重身分的女性藝術家,擁有比一般人更發達的「聯覺」,使她能將感知和情感敏銳地轉化為色彩,同時融入身為...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提問的藝術與藝術的提問——藝術教育的未來想像
沿著「未知的未知」的「提問」,以及領受「未知的既知」作為創造性乃至於思考藝術教育的起點時,還必須思考的是,在這個「科技」...
故宮賞花札記:策展人蘇雅芬導賞「皇帝的移動花園─清代宮廷花卉畫」
人的壽命或可達百年,而花卉只能綻放一個春天。科學上雖然如此,藝術卻能留下花卉的身影,在千百年後依然呈現花兒嬌美的那一刻。...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九仞高牆的裡裡外外——一個圖騰與禁忌下的公共空間
進入這個「教與學」空間,都會面對九仞高牆可畏與不足以畏的處境挑戰。在這個共生與寄生的高塔暖房裡,教學雙方與公眾對於「碩博...
乾隆的古玉收藏與仿古玉製作:專訪故宮「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策展人蔡慶良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7月2日起舉辦「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特展,從院藏900餘件乾清宮收藏,挑選228組件(...
真言密教的醍醐味:大阪中之島美術館「開創1150年紀念 醍醐寺 國寶展」
醍醐寺創始人聖寶(理源大師,832-909)是光仁天皇的玄孫,年少時師從空海的弟弟真雅,並在奈良東大寺學法。醍醐寺創建的...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學院能夠教出藝術家嗎?
學院機制一定能夠生產多量且具品質的藝術家,絕對毋庸置疑。然而有意思的是,一向以來,世界對於非學院、反學院和被學院排異的藝...
簪上心機:從《後宮甄嬛傳》看清宮簪飾文化
儘管清代後宮有豐富精彩的珠寶文化,然則真正享有者卻極少。從妃嬪可運用的銀兩數來看,撇除皇后一年擁有白銀1000兩去打點開...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 :「張大千與中國古代書畫」國際學術研討會紀實
張大千研究,在港、臺與海外一直都是顯學。隨著張大千在拍賣市場的價格水漲船高,前半生在大陸時期的精品畫作與相關文獻不斷湧現...
文章導覽
1
...
5
6
7
8
9
...
1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