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藝術
專訪林茲金尼卡得主徐容:This is not the end,菌膜與新公民抵抗
台灣藝術家徐容與哥倫比亞藝術家Natalia Rivera,共同獲得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互動藝術+」組金尼卡大獎。...
當代科技藝術的歷史化與關係辯證:「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
科學提供了關於真理的事實,藝術卻提供了關於真理的意義。當前者被藝術家應用、轉化成藝術形式之後,重點已不在於工具化的功能想...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從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的發展,觀察本地新保存倫理的急迫性
科藝典藏計畫則是一個自發性的計畫,欲從機構外部處理只有機構內藏品管理人員才能直接或授權他人接觸的典藏品。這個現況限制大幅...
建構臺灣科技藝術主體新敘事: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
2021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選擇以「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做為 年度大展 的項目。 C-LAB策展人 吳達坤 表示,...
「科幻原型」的高級連續技:主持人蔡宏賢談「科技藝術實驗創新及輔導推動計畫」的植根
如計畫名所示,這樣一個鼓勵實驗創新的輔導推動計畫,更側重的是技術資源的媒合支持,以及實作的開發培育。今年選定「科幻原型」...
食物設計與科技藝術的二次跨域
食物主題的興起,世界近年所面臨的各種社會與環境問題息息相關,包括全球人口膨脹之後的食物短缺問題、農業系統如何應對快速的氣...
在藝術中心做科普 山口媒體藝術中心
「再生運動-數位時代的科技反思」
《雨屋》登陸余德耀美術館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ARTouch 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V-Touch 藝術影音頻道
ARTbience 藝術環境音
Online Viewing Rooms 線上展廳
小典藏 Artco Kids
Critic Tic-Tac-Toe
更多典藏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Artco De Café 典藏咖啡館
典藏 33 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