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蕭文杰專欄】被低估與減損的刑務所破壞三部曲與亟需搶救的考古現場
現在的臺北刑務所周遭,觀光客大多只知道有監獄圍牆與幾棟被修成「秒到京都」樣板化的刑務所官舍。這裡的價值顯然是被嚴重低估,...
無聲的默會:關於賴志盛個展「It’s a quiet thing」
2023年5月,賴志盛在馬凌畫廊(Kiang Malingue)發表了在香港的首次個展「It’s a quiet thi...
2023 X-site:途中,從單點觸覺走向五感體驗
團隊對計劃的假設便是希望以一個帶有建築尺度方塊造型的極簡裝置,藉由在方塊間開啟一條平行於進入美術館的走道,創造另一條「歧...
維度轉向.感知轉向:奧利弗.比爾的藝術創作
藝術家再一次地探入時間(藝術歷史)的維度,通過搜集不同時代不同地點的藝術家其作品中包含樂器元素、青花瓷器等等的畫作,比爾...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國家館精選:過去與未來的交匯,實驗與現實的碰撞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的一些國家館,同樣主題集中、觀念性強,且在脈絡化的展現與實踐上同樣具備相當的完成度和感染力,互動性...
【蕭文杰專欄】細數最爛古蹟「草山御賓館」不能戳的秘密(下)——孫科家族在草山御賓館的歲月
孫科是孫文的獨生子, 中華民國政府尊稱孫文為「國父」,國民黨政權對孫科禮遇有加,他自然也以「政二代」之姿呼風喚雨,出任要...
只有一幅畫的美術館?台灣博物館展示與創新需要突破三個觀念
俄國一個小鎮上的美術館用他們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順著這個方向,發展出各種展示辦法出來,成功的要點則在於掌握大眾教育...
談博物館「人」:做人的道理、當角色衝突時
我自始至終認為博物館是一個充滿心靈開拓意味的名稱。因此我覺得到博物館工作的人,不論是哪一方面的專業,都應該有高度的好奇心...
【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2】100 Tonson Foundation的當代建築實驗場「FIELD COLLAPSE」
建築作為一個動詞比作為一個名詞也許更值得被討論。作為動詞的建築更含納一種有關協作的、社群主導的過程成果,我們可以想像在施...
對談紀實|在「為」與「無為」間,走出常民建築之路(下)|謝英俊⨉陳界仁⨉王墨林⨉阮慶岳
建築可以拯救世界嗎?本場座談由作者謝英俊、阮慶岳二位建築師與劇場導演王墨林、藝術家陳界仁進行跨界對談,從為與無為、從美學...
文章導覽
1
2
3
4
5
...
1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