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
Taiwan是一座屬於世界的海島,這400年有誰來到了臺灣?專訪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
「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大展,歷時兩年策劃,展出近20所國內外代表性館舍共百餘件精品。本次臺史博不但展現了館內...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前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時代」的策展機制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生產
高美館在2007 年至2009年開始推動「南島語系當代藝術發展計畫」,對於前段所述的獨立策展人與部落原住民藝術家們之間的...
【專題】回望當代:’11-’20當代如何轉了彎?
「回望當代 '11 - '20當代如何轉了彎?」是繼上個月《今藝術&投資》專題「回望當代:'11 - '20藝術大事記」...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23/24】2024全球藝術展覽:臺灣
從2023年邁入2024年,本刊匯整了臺灣及全球重要的藝術展覽,即便許多展覽細節尚未發表,但仍然可以從中瞥見不同地區的...
醞釀朝向山與海的新史觀,探向精神與文化之根源:臺灣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溯源RamiS」
臺灣原住民藝術近十年來歷經六屆Pulima藝術獎與一系列有意識的策展計畫後,本次三年展展露和交錯著在臺灣內外尋根與連結的...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場外?場造?當代策展在花東的實踐樣態
在本篇文章裡,我們邀請了四位目前活躍於花東各地的策展工作者。在展覽之外,他們往往具有創作者與行動組織者的身份,內容有高比...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花東藝文空間,抽樣與現況 (2016-2023)
約莫在2016年之後,花東各地逐漸誕生零星的藝術空間。從純藝術、當代工藝、駐村空間、劇場到不同於博物館展示範疇的文物館,...
創作加入原住民族的文化元素會有什麼法律問題?認識傳統文化的智慧財產權保障
原住民族智慧創作的規範,旨在保護原住民族的文化。長久以來,原住民族對於漢人不了解他們的文化,就任意使用與其文化相關的圖紋...
2023 Pulima藝術節,身體現身的反動與原住民族影像檔案史再寫
從今年Pulima藝術節各個展演可以看到原文會急欲填補原住民藝術史之空缺的野心。此外,不同於上一屆「mapalak tn...
文章導覽
1
2
3
4
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