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動物.神靈.傳說:美索不達米亞及中日地震神話
地震摧毀的威力如此之大,且往往來得毫無預警,使得古代人類對於地震充滿敬畏與想像,將地震的產生比附在種種神話傳說之上。日本...
故宮正館增改建,官民意見交鋒:故宮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說明會實況
「北部院區整(擴)建計畫」分項計畫,針對北院既有建築汰換老舊設備並補強結構,改善耐震、防水,提升文物典藏及展示安全。由於...
【絕地大反攻-解殖與後殖】帝國隕落:後殖民,解殖與非白人視角的現代
從南大西洋兩岸來看,便可以十分容易理解後殖民藝術中存在的顯著「黑人性」以及涉及後殖民藝術時,許多知名藝術家都是深膚色的南...
【專題】絕地大反攻-解殖與後殖
撇開太空科幻的場景來分析《星際大戰》,可以發現其敘事架構的基礎來自於古典的「英雄神話」,而其推崇連結人和宇宙的「原力」概...
眾聲話故宮:19位專家學者給故宮的建言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年來設置有諮詢委員會,聽取外界聲音以集思廣益,然仍有許多可持續精進改善之處。故宮即將於明年迎來百歲,同時...
〈故宮100+,請聽公眾的聲音──「故宮體檢」專題導言〉
故宮為了明年的百年院慶面對公眾,除了發布LOGO設計競賽,公眾還可以參與什麼?故宮近年雖設置有諮詢委員會,聽取外界聲音以...
吳昌碩為蒲華、富岡鐵齋作印小考
此次的東京吳昌碩生誕180週年紀念大展,可以說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企畫大展。據筆者了解,此大展籌備期將近三年,原先甚至還有...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當公共性開始被積極納入表演性策展的核心,策展人也就被普遍期待,可以透過策畫藝術節,直面當代的關鍵問題,如人類世、生態、身...
漫談神獸間的關係:故宮南院「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
神獸來自於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未知未來和動物的不同理解和想像,經口耳傳說、圖騰描繪、形貌轉化,再加上宗教信仰影響,...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移動觀點下,2011年至2020年臺灣錄像藝術的兩個切面
如何接續並進一步思考2011年後迄今的移動時代,臺灣錄像作品的相應表現。我認為,這不僅不同於陳界仁、袁廣鳴、王俊傑等人於...
文章導覽
1
2
3
4
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