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藝術市場面看「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以及國際藝術界對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日益增長的興趣

從藝術市場面看「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以及國際藝術界對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日益增長的興趣

Seeing “Memo from the Great Mother: Aluaiy Kaumakan Solo Exhibition” From Art Market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Art World’s Growing Interest in Contemporary Art by Taiwan's Indigenous Peoples

文化中介組織與民間藝博會的合作、國際藝術機構對原住民族藝術的關注、商業畫廊規格化的作品保存制度,與企業看待藝術收藏與贊助的視野轉變,正成為為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市場加溫的後台。

在尊彩藝術中心「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的開幕現場,匯聚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場景:出席的人除了藝術家親友團、藝術學者與策展人之外,還多了幾位藝術收藏界的中生代面孔。在開幕之前,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國際藝術收藏總監格雷戈爾·繆爾(Gregor Muir)與策展人李佳桓(Alvin Jiahuan Li),也特別前往展覽現場欣賞。

國際藝術界對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日益增長的興趣,不只體現在「母神的備忘錄」開幕現場,同期間臺灣東部的許多原住民族藝術創作者、館舍機構與策展人,參與了今年的夏威夷太平洋藝術節,也在藝術界的另一處角落中呼應了這個現象。它反映著臺灣藝術界需要以別於以往的視野和格局,思考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在國際間的關注度,與它參與國際藝術市場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更反映著本地畫廊或需建立一種與國際趨勢相呼應的,在作品推廣與收藏規格面相上的新思維。

在尊彩藝術中心「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的開幕現場,出席的人除了藝術家親友團、藝術學者與策展人之外,還多了幾位藝術收藏界的中生代面孔。(本刊資料室)
尊彩藝術中心「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現場。(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國際藝術收藏總監格雷戈爾·繆爾(Gregor Muir)與藝術家武玉玲。(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策展人李佳桓(Alvin Jiahuan Li)(中)也來到畫廊參觀「母神的備忘錄」。(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為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市場加溫的後台

2020年起,原住民族藝術家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中逐漸有亮眼的成績(註1),但對臺灣畫廊界來說,推廣上有不少困難需要克服,因此儘管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家的人數逐年增加,也在學術與國際間有亮眼的展出機會,但在本地的商業畫廊中卻不多見。

近年在國內外藝博會中推廣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家的尊彩藝術中心陳菁螢總經理表示,畫廊之所以會開啟與臺灣原住民族藝術家的市場合作,是起因於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於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期間合作的原住民藝術展區。「也因為這幾位具指標性的原住民族藝術家在藝博會上的銷售成績,逐漸有藏家開始在關注原住民族藝術市場。」陳菁螢說,在與泰雅族藝術家尤瑪・達陸(Yuma Taru)合作的經驗中,畫廊團隊也逐漸建立了一種看待原住民族藝術的新視野,並為藏家規劃收藏原住民族藝術作品的規格。

畫廊去年開始代理武玉玲(Aluaiy KAUMAKAN)的作品,也是依循過往推廣尤瑪・達陸的經驗。「今年參展香港巴塞爾藝博會時,武玉玲的作品引起了接觸時尚圈的藏家收藏,也有臺灣以外的華人藏家洽詢,是預期之外的收藏受眾。」而在這次開幕當天,即得到畫廊藏家的支持。

在此之前,藏家與畫廊往往會對於原住民族當代藝術的作品保存與市場流通有疑慮,但是在國際上的美術館與博物館,也都開始建立起收藏以有機材料的作品的典藏制度,也逐漸增加民間收藏的信心。

陳菁螢回顧尊彩藝術中心的近年銷售原住民族藝術家作品的經驗,認為國內的企業與私人美術館,對原住民族藝術作品很感興趣,「有些本地企業認為,原住民族藝術家的作品很能體現企業支持本地藝術文化的精神,例如玉山銀行近年在企業大樓中委託尤瑪・達陸製作的大型裝置作品。她在『南島三年展』展出的船型裝置,後來也由一家私人公司典藏。」感興趣的不只有本地藝術圈,「泰德美術館的葛雷格總監去年也看過武玉玲在倫敦的展覽,在結束高美館展覽的開幕行程之後,也在我們的邀請之下來到畫廊,對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和興趣。」

陳菁螢認為,在國際藝術機構紛紛關注原住民族當代藝術的情況下,臺灣原住民族藝術作品的獨特脈絡,有著可期待的國際市場潛力。畫廊的工作是將這些在直覺、有機的狀態下完成的作品,在完成後規劃一個理性的保存制度,讓作品更方便、持久地被收藏。文化中介組織與民間藝博會的合作、國際藝術機構對原住民族藝術的關注、商業畫廊規格化的作品保存制度,與企業看待藝術收藏與贊助的視野轉變,正成為為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市場加溫的後台。

陳菁螢表示,畫廊團隊也逐漸建立了一種看待原住民族藝術的新視野,並為藏家規劃收藏原住民族藝術作品的規格。圖為藝術家武玉玲與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

延伸閱讀|【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前國際南島藝術三年展時代」的策展機制與原住民當代藝術生產

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作品中的纏繞

在「母神的備忘錄」中,武玉玲帶來2017年至2024年數件作品,是她首次的大型個展,也是藝術界得以首次看見她完整創作脈絡的策展。在主要的展場中,展覽佈局了五組作品,呼應策展論述中提及的數個創作面向。《清香的愛永遠不變》和《Aluaiy Kaumakan 的備忘錄》一下一上並陳展出,猶如整個展覽的序言。

《清香的愛永遠不變》是武玉玲將母親工作室中堆積的排灣族傳統圖紋繡片縫合在一起的裝置作品,其意味著將部落文化以另一種方式重新聚合在一起,而懸掛在這件作品上方的《Aluaiy Kaumakan 的備忘錄》,則是一個去除紋樣,只剩下基本的傳統服飾造型的一件族服織品。剩下形式、隨意配色的族服,與乘載著厚重傳統的圖紋繡片裝置之間,呼應著一種思考創作如何承載族群文化與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輕。

《黑色的堆砌》、《大地的心跳》以及《孕育》等作品是武玉玲從年輕時珠寶工藝設計的創作,轉向到編織材質的創作之後,獲得2018年Pulima藝術獎首獎的系列作品,這三件作品也是第一次在同個展場中展出。這些早期的作品,皆有著大家熟知的織品藝術與軟雕塑裝置的形式,繁複編織的造型語彙,意味著武玉玲在部落中經驗過、窺視過的石板屋底下的故事。藉著獨特的編織手藝,藝術家建構了錯綜複雜又柔軟有機的空間,壺與容器的造型既呼應著排灣族的起源神話,也令人聯想到了陰性空間的意象。這時的武玉玲,在作品中詮釋著族群文化符號與性別藝術造型語彙的疊合,亦延續到了其他架上立體作品之中。而此次呈現的最極致、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山林中的藤蔓》(2020-2024)。

在《山林中的藤蔓》中有各式各樣的編織與揉線的技法,其中的兩種技法,武玉玲特別希望能藉著創作來詮釋它的藝術性。其中一種,是以不同的細線,纏繞一條主要的、較粗的線繩。「我把它當作是一條古老的繩子,它賦予我生命中思考的主題,上面纏繞著的比較細的線,意味著部落、情感、語言隨著這條古老的線彼此纏繞著。」

對武玉玲來說,自整個編織裝置的團塊意向中流出的那些線,與線末端綻放的線頭花,是一位位自部落深遠的文化系譜中生長出來的人,是自己。「我與那條古老的主線牽連著,同時也不斷流動著。我不能放開他,放掉之後就迷失了,就沒有了。所以,我又用另一個技法——從排灣族綁傳統食物『吉拿富』(cinavu),將不同的線與編織纏繞在一起,也用這樣的纏繞,說那些說不出、說不完的故事。」

《山林中的藤蔓》有著繁複的作法,曾分別於2020年台北雙年展、2023年倫敦海沃德藝廊(Hayward Gallery)特展「親愛的地球:危機時期的藝術與希望(Dear Earth: Art and Hope in a Time of Crisis)」中展出。在這三次的展出中,武玉玲都會與織女們一起重製這件作品。在做作品之前,武玉玲並不會預先畫草稿設計圖,現地創作的過程中,她和織女們會依照每一次環境與空間的差異,織就不同的有機結構,像是在每個地方織出不同的山壁,蔓延不同的故事。那些凹凸不平、間隙錯綜的表面,對藝術家來說是一種自然而成的、回到當下身體感的情緒表達。

不過,《山林中的藤蔓》仍有某些不會變的局部造形。武玉玲表示,在作品左半邊有著較大的、符號化的造形,是母神的眼睛、耳朵,與子宮。「它就像是在對你說,我看得到你、我聽得見你,我也在此孕育。」武玉玲和織女們,也從這些如同母神關注、孕育的器官為核心,在每一個現場環境中創造新的纏繞。

延伸閱讀|母性的柔軟與堅韌:纏繞-武玉玲個展

《山林中的藤蔓》有著繁複的作法,曾分別於2020年台北雙年展、2023年倫敦海沃德藝廊(Hayward Gallery)特展「親愛的地球:危機時期的藝術與希望(Dear Earth: Art and Hope in a Time of Crisis)」中展出。圖為武玉玲作品《綻放在當下》與《山林中的藤蔓》於「母神的備忘錄」展場。(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清香的愛永遠不變》和《Aluaiy Kaumakan 的備忘錄》一下一上並陳展出,猶如整個展覽的序言。圖為武玉玲作品《清香的愛永遠不變》(下)與《Aluaiy Kaumakan 的備忘錄》(上)於「母神的備忘錄」展場。(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黑色的堆砌》、《大地的心跳》以及《孕育》等作品是武玉玲從年輕時珠寶工藝設計的創作,轉向到編織材質的創作之後,獲得2018年Pulima藝術獎首獎的系列作品,這三件作品也是第一次在同個展場中展出。圖為《黑色的堆砌I》。(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畫廊如何藉策展開拓藝術市場的新視野?

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創作的意義與價值,看似反應了當前市場上「越在地、越國際」的路線,但是學術與理論工作的耕耘,才是真正確立其獨特於西方藝術史與評價系統的精髓。從這個角度來看,「母神的備忘錄」在策展人論述,與藝術家的創作展呈之間的合鳴,發揮出了一個少見於商業場合的實際效果。

所謂的實際效果,是畫廊藉著策展人對於藝術家創作脈絡的研究,打開了一條不同於過往畫廊界所習慣的、以美術史評價或文化裝飾性的品味視角,作為建立市場信心的觀看方式。

在策劃這檔個展之前,策展人呂瑋倫就曾以「母神」作為研究武玉玲創作的視角與命題。母神是武玉玲生命中無法切割的某一部分,是武玉玲自排灣族「mamazangiljan(頭目)」家族中承襲著的、關照部族生活與文化的化身。既是責任、地位,也是權力、規訓和束縛。武玉玲在年輕時曾經試圖離開它,後來又帶著複雜的情念,從北漂的都市生活輾轉返鄉,遇上使當地部落文化產生劇變遷徙的八八風災,武玉玲也成為重建部落的組織者之一。

呂瑋倫如此看待武玉玲身為mamazangiljan家族長女的重新復歸——「mamazangiljan之女的重新復歸,即是遠古力量的附體,母神的榮光與責任,於此重新降臨。」在「母神的備忘錄」的策展論述(註2)中,呂瑋倫則從武玉玲的作品特色——華麗纏繞的編織造型談起,為觀眾抽絲剝繭著武玉玲的生命經驗、她所面對的排灣族文化階級,以及如何以「母神」的意象,來看待她重返部落之後的生活與創作中的群我關照。

「在《清香的愛永遠不變》中的繡片,原本是mamazangiljan家族才可以穿上、而且是由其他階級的人做給這個階級的人穿的裝飾,但是在二十世紀經過日本殖民、戰後資本化、現代化的發展之後,這些繡片變成武玉玲的母親江清香用來與部落婦女一起維持生計的商品。這個家族的權力與榮光已經不見了,但在血液裡依舊流淌著對部族的責任與文化使命。『清香的愛』是對部族的愛,武玉玲也承繼了這樣的愛,在她的作品中以集體創作的方式,凝聚因八八風災而被迫遷徙的族群。」

武玉玲發展出一套與織女們共同創作的方法,藉著這樣的創作語言,武玉玲包裹著她自排灣族傳統文化中養成的、對於材料華麗而細緻的處理方式,以及編織過程中、纏繞著自我與群體生命經驗的「關照」性質。

或許正是這樣的特點,令諸多重要的國際雙年展策展人紛紛邀請她到現場製作、展出(註3)。這呼應著包含國際藝術機構與藝博會在內的藝術市場趨勢:不再以歐美二十世紀藝術史評價為坐標,懷念藝術崇高的鄉愁,而是從各自的文化脈絡中,思考藝術創作在當下與當地所繼承的事物,如何讓不同環境得以產生異質性的感知和思考。

對本地的藝術市場來說,原住民族當代藝術創作發生與流通的場域,大多以藝術節、雙年展以及美術館中的策展為主,以美術史評價和商業市場趨勢作為流通性考量的本地畫廊界,往往不容易找到一個能建立藝術收藏者信心的推廣角度。呂瑋倫打開的這個觀看方式,恰巧呼應了國際藝術世界希望通過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來打開的當代視野——既是因自己的文化主體性而開展的藝術創作,又在視覺呈現與創作方法上,與其他地域的當代藝術創作之間,共享著關照當下的藝術語言。

延伸閱讀|民族對國家的協商實驗場──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觀察

武玉玲藉著這樣的創作語言,包裹著她自排灣族傳統文化中養成的、對於材料華麗而細緻的處理方式,以及編織過程中、纏繞著自我與群體生命經驗的「關照」性質。圖為武玉玲於「母神的備忘錄」開幕現場。(本刊資料室)
在策劃這檔個展之前,策展人呂瑋倫就曾以「母神」作為研究武玉玲創作的視角與命題。圖為尊彩藝術中心總經理陳菁螢、藝術家武玉玲與策展人呂瑋倫於「母神的備忘錄」展覽現場。(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

展期|2024.07.06(六)-2024.08.02(五)
開幕|2024.07.06(六)15:00
策展人|呂瑋倫


註1   在2020年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原住民藝術展區「kiljivak 我的日常–愛很多kiljivak」售出的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兩件早期雕塑《保力達時間》,是近年來少見在藝博會中總價超過五百萬元新台幣的價格售出的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作品。除此之外,泰雅族藝術家尤瑪・達陸於當次展會中,亦有售出不少作品。

註2 詳見呂瑋倫為「母神的備忘錄:武玉玲個展」撰寫的策展論述〈母神的備忘錄:神的遺族與無盡之「愛」〉。

註3   武玉玲曾獲2018年Pulima藝術獎視覺藝術類首獎。近年重要參展經歷包括2020年日本第七屆橫濱三年展、2020年台北雙年展、2021年澳洲第十屆亞太三年展、2022年第二十三屆雪梨雙年展、2023年倫敦海沃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等。

陳晞(Sid Chen)( 105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