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考古兼考現: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

考古兼考現: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

Archaeology and Modern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ents “When Art Speaks: Treasures of CUHK”

在60件展品當中,〈青花萬壽尊〉為文物館其中一件鎮館之寶。此尊是專為康熙皇帝生辰壽慶(又稱「萬壽節」)而進貢的禮品。〈青花萬壽尊〉的身形雄渾大氣,展示王者風範,外壁書有篆體「萬」與「壽」字共一萬個,合成「萬壽無疆」的祝願。這些吉祥文字共有三種大小,排列整齊,較大的形態各異,尊腹的小字則有重複,有過千種變化。然書寫嚴謹,一絲不苟,製作精良,世間罕有。

文物,是人類文明的遺物。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自1971年創館至今,一直以學術研究關注文物中反映的人類藝術與文明,透過展覽、學術圖錄以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推廣中國文物。2023年適逢香港中文大學甲子校慶,文物館一眾研究員及同仁合力策劃「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展覽,透過60項從商代晚期至現代的館藏珍品,分別敘述本館在52年間各個領域的成果;並透過與多位著名中大人對話,「考古」兼「考現」。

中大前校長馬臨曾盛譽文物館為「中大之寶」。同樣為中大人珍而重之的,是深厚多元的人文精神。在追溯過往以外,展覽亦嘗試引入「考現」視角,讓文物與來自不同界別的中大人對話,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找出可與古人聯通的精神世界。嘉賓包括:滑浪風帆金牌運動員李麗珊、著名演員林青霞、電臺節目主持黃正宜、城市研究藝術家及學者黃宇軒、電影導演黃修平、獨立樂隊RubberBand主音繆浩昌(藝名「6號」),亦廣邀中大師生校友乃社會公眾將文物連結至日常,打開與歷史對話的不同渠道,將文物變成活物。

「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展覽現場。

考古:考文物館的古

一入展廳,映入眼簾的是文物館成立早期的各種文件,包括媒體報導的新聞剪報、創館館長屈志仁於開幕時親筆手寫的作品資料和目錄等,當中可窺諸先賢為文物館訂立的方向:服務對象不限中大職員師生,而是面向社會各界;展覽則要以學術研究為基石;逐漸累積館藏,成為一個惠及所有中國藝術研究者與學生的資源庫。

「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展出文物館成立早期的各種文件。

1971年9月27日,文物館隆重開幕。最初的庫房「身無長物」,展覽如開幕展(1971)、古琴展(1972)、「蘭亭大觀」展(1973)等,均有賴海內外藏家及各地文化單位借出珍藏。在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迴響後,本館專業能力和成果贏得藏家信仼支持,遂慷慨解囊,捐贈所藏,由是館藏日增,本館亦可據此進行更豐富深入的研究,如是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明代初期(14世紀後期)〈仲尼式古琴〉,通長118.5公分、寬(頭17.8、額17.5、肩18.5、尾13.5公分)、厚5.5公分 、弦長108.6公分、弦孔總距12、龍齦寬4公分、龍池21×2.5公分、鳳沼 10.5×2.5公分、軫池14公分×1.7公分、重2.59公斤,館藏編號1999.0536,北山堂捐贈。

文物館與北山堂

談及文物館創立的歷史,不得不提北山堂。北山堂由利希慎創立,利榮森(1915-2007,人多尊稱「利公」)繼承。利公熱心文化公益,作風低調,畢生大力支持世界各地眾多大學、博物館及研究機構,對文物館更是關愛備至,貢獻卓越。1967年中國文化研究所成立,1971年文物館創立,利公皆是重要創建者和長期贊助人;自創館伊始至2004年,一直擔任文物館管理委員會主席。

左起:利榮森博士、考古學家鄭德坤、中大文物館前館長林業強及屈志仁,1982年攝於文物館。

數十年間,利榮森博士扶掖指導並大力資助文物館發展、展覽、研究、擴建項目,更以「北山堂」名義捐贈或購贈大量文物予文物館,包括書法、碑帖、繪畫、陶瓷、青銅、璽印及其他雜項,從新石器時期至近現代,琳瑯滿目,幾乎涵蓋中國藝術各類範疇。至今,文物館藏品超過1萬6000項,由北山堂獨力捐贈者達5800多項,當中不少早已是中國藝術研究之重要範例。今日,北山堂在利公哲嗣利乾帶領下,更進一步成為全球資助及推廣中國藝術文化的重要機構,代表利氏三代人守護中國文化的拳拳之心,亦見證香港中國文物收藏的歷史和變遷。凡此種種,皆可見北山堂收藏、捐贈及支持既深且廣,無私貢獻,潤物無聲。

明 嘉靖四十年(1561)〈白玉蘭花紋盒〉,
「嘉靖辛酉陸子剛製」款,高2.1公分,口徑4.5公分,館藏編號1995.0640,北山堂捐贈。

鎮館之寶:青花萬壽尊

在60件展品當中,〈青花萬壽尊〉為文物館其中一件鎮館之寶。此尊是專為康熙皇帝生辰壽慶(又稱「萬壽節」)而進貢的禮品。〈青花萬壽尊〉的身形雄渾大氣,展示王者風範,外壁書有篆體「萬」與「壽」字共一萬個,合成「萬壽無疆」的祝願。這些吉祥文字共有三種大小,排列整齊,較大的形態各異,尊腹的小字則有重複,有過千種變化。然書寫嚴謹,一絲不苟,製作精良,世間罕有。

康熙二十二年(1683)江西景德鎮窯〈青花萬壽尊〉,高76.1公分,腹徑46.8公分,館藏編號1999.0611,
利國偉捐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19世紀,東方王朝動盪,〈萬壽尊〉和其他文物及藝術珍品流失海外。直到1950年代,〈萬壽尊〉與利國偉爵士邂逅英倫,經其購藏,重獲新生。1999年9月9日,利爵士將〈萬壽尊〉贈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寄予傳承歷史與文化的厚望。萬壽尊歷經百年終於重回故國,在文物館展廳內展示盛清御瓷巧奪天工之餘,也訴說著往日的滄海桑田。

中大善衡書院榮譽院士林青霞參觀文物館重要藏品清康熙〈青花萬壽尊〉。

考古,也考現

秉承中大的人文精神,展覽邀請了不同領域的中大人演繹箇中展品,將文物歷史連結當今生活。「考古」研究人類的過去,「考現」則考證現今人的生活模式,強調環視四周環境,對現代社會生活進行觀察研究。從字面上看,「考現」與「考古」對立,事實不然。認真審視日常,會發現這些人的故事和經驗,與文物中前人的生活竟有可以對話和共鳴的空間,宛如文物的靈魂。這些文物雖然是遺物,但其中記載人的精神、故事,彷彿再次令這些文物活過來。

明 尤求(活躍於1520-1583)隆慶五年(辛未,1571)春月中澣〈西園雅集圖〉,水墨紙本,122×41.6公分,館藏編號1995.0656,北山堂捐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例如館藏晚明畫家尤求所繪白描〈西園雅集圖〉立軸。「西園雅集」是相傳北宋駙馬王詵舉辦的一場風雅聚會,與會者有蘇軾、黃庭堅、李公麟、米芾等,皆一時之選,雅集亦極文酒之盛。作品具故事性,角色間互動饒富戲劇色彩。抓住「戲劇色彩」這個特質,我們邀請了導演黃修平,用自己拍攝電影的經驗切入,錄音分享如果要將這幅畫軸轉變成電影長鏡頭,他的鏡頭會怎樣移動、說一個怎樣的故事。他分享,若要將張這幅書畫改編成電影,自己可能會將其改編成一齣歌舞片,饒有趣味,帶出了文物在記載歷史以外,另一種面向和可能。

中大藝術系校友、香港導演黃修平與尤求〈西園雅集圖〉留影。

歷史洪流中的香港故事

文物館立足香港,香港本土藝術亦是蒐集、研究和展覽重點,歷年來圍繞香港藝術進行多項研究計畫,對象涵蓋鄧爾雅、黃般若、馮康侯、丁衍庸、葉因泉、陳語山、彭襲明、萬一鵬、饒宗頤、呂壽琨、王無邪、常宗豪等香江藝壇名宿。是次展覽挑選黃般若、丁衍庸、葉因泉、饒宗頤四位藝術家作品作為代表。

而中文大學的歷史,亦與香港藝術緊密相連。展覽展出了文物館其中一件最為「親民」的藝術品─中大藝術系創系教授丁衍庸的作品〈一筆貓〉。丁公當年在教學時不時會即席揮毫示範,也常常慷慨贈予學生其課徒稿。他追求簡練的筆墨表現,而今次展出的一筆畫,正是他藝術思想與實踐之最佳展現,遊戲古今之餘,更見童稚天真,與其行草書法之流暢筆觸一脈相通,以飽含變化的簡練線條勾勒出貓的神韻。我們邀請了電臺及電視節目主持人黃正宜(阿正),為丁衍庸畫中的「一筆貓」配音,以輕鬆、活潑的聲線演繹,為觀眾娓娓道來貓和主人的故事。

丁衍庸(1902-1978)約1974至1976年作〈一筆貓〉,水墨紙本,69.2×34.3公分,館藏編號2018.0079,廖少珍及馬桂順捐贈,香港中大文物館藏。

與時並進

時代不斷進步,文物館亦與時並進,在網上平臺與世界各地觀衆交流。例如,展覽展出「時光藝遊舊香港」,正是文物館近年推出的網上公眾項目,把1940年代至1970年代的香港風景畫和彩色幻燈片等館藏,置入相應的Google街景中,以展品對照當下景致,於網上穿梭時光,再配合文學作品摘句和跨學科專家的訪談,邀請觀眾臥遊香港,在疫情中連結社群,提供結合藝術、歷史、文化、科技的沉浸式體驗。

「時光藝遊舊香港」項目於國際博物館協會大學博物館與藏品委員會(ICOM-UMAC)主辦的2022年度大學博物館與藏品委員會獎(UMAC Award)中榮獲大獎,為首間東亞地區大學博物館獲此殊榮。今次展覽邀請於中文大學任講師的城市研究藝術家及學者黃宇軒為這件作品獻聲。黃宇軒在2020年開始推廣「城市散步學」,這次散步到虛擬世界,他表示此計畫的意義在於令觀眾可以在日常散步的過程中,體驗和過去的藝術家對話,將考古、考現共冶一爐,為散步、為文物帶來新的可能。

時光藝遊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策劃的網上公眾項目)。

你也可以潤物有聲

文物除了聚焦歷史洪流中不同風雲人物,同樣面向眾生。學者研究文物的歷史與藝術手法,而觀眾隨著歷史的脈絡認識文物後,也應該有自行詮釋文物的空間。是次展覽並置考古、考現兩者的嘗試,真正目標在於創造一個空間─ 羅蘭巴特曾經形容:「讀書之際,不時中輟,非因興味索然,恰恰相反,乃由於思緒、興奮、聯想翩然而至,此景未曾降臨您身嗎?」

在展覽的互動展區「你也可以潤物有聲」中,展出了鄭夑的〈竹石圖〉。鄭夑善畫花卉,尤工蘭竹,以草書中的豎長撇法畫蘭竹,風格鮮明,以自然為師,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為畫竹過程的三個層次,強調運筆時物我兩忘、變化無窮的境界。有觀眾表示,這不單是藝術主張,更加是人生智慧。

清 鄭夑〈竹石圖〉,水墨紙本,館藏編號1973.0676,北山堂捐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這些聯想與研究的關係,可以是邏輯性的,更加可以是非邏輯、聯想性、微小、生活化的。例如有觀眾表示,〈竹石圖〉令他聯想起母親為他準備的竹蔗茅根水,萬聖節期間也有觀眾將竹石改繪成鬼怪森林,有觀眾更加為畫作題上一首英文詩。這種文物和當下生活之間的來來往往、互換和邊界的彼此消融,正是考古、考現融合為一的精神。

觀賞鄭夑〈竹石圖〉後,有觀眾為畫作題上一首英文詩。

繼往開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文物館多年來潛心研究,而文物盛載文化、滋潤我們的精神生活,背後實在有賴歷來一眾研究人員的探研與發掘、藏家的無私奉獻。展覽的最後一個章節,介紹了文物館的新館「羅桂祥閣」,標誌文物館的發展邁進新里程,面向更多觀眾。文物館榮幸獲得羅桂祥基金、利孝和家族的慷慨捐贈,支持擴建計畫,新館由嚴迅奇建築師事務所設計,採用田園學派建築風格(prairie-style)建造,既拓闊建築空間,又能與本館原有由已故建築大師貝聿銘提議的庭院景觀相互呼應,並將文物館與大學道相連,方便公眾來訪,預計於2024年峻工。在這全新環境中,文物館將為公眾呈獻更加豐富多元的精彩節目,拓展各界文化體驗,踐行中大使命。

文物館新館羅桂祥閣的外觀 (電腦模擬圖)。

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

展期|2023.10.13-2024.05.05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教育、推廣及傳訊組同仁(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