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惹重探身體與萬物的連結 第18屆日惹雙年展「KAWRUH: Tanah Lelaku」的具身經驗
日惹雙年展被戲稱為「全世界最混亂的雙年展」,然而這種「混亂」並非缺陷,而是試圖去殖民方法論的特徵。「混亂」迫使所有參與者...
死者的臨場:「金礦、深淵、山神廟」的召靈及其重返現場行動
展覽「金礦、深淵、山神廟」(2025)可視為林彥翔自「靈山誌」(2021)以來,土地神信仰及調研計畫的深化與再拓展。他長...
在「邊界」上行走:弗朗西斯.埃利斯的詩意政治學 從卓納畫廊香港群展「界(線)」談起
曾受過專業建築師訓練,1990年代初,埃利斯放棄了傳統的建築實踐,轉而將城市本身作為其工作室與材料。對他而言,行走(pa...
惡・筆:顏頂生《豐慶十七帖》的畫裡覺;墨中悟
清水模牆面上,掛著三幅大小約10號,僅以黑、白、線條構成的作品,名為《豐慶十七帖》。這組作品最初現身於泰郁美學・堂的展覽...
芝加哥的公共藝術實踐:公共藝術進入空間後的效應
公共藝術進入公眾空間所帶來的影響是多層次的。它不僅關乎城市地標的塑造與都市美學的提升,在達到觀光效應之虞,更進一步觸及作...
從天空到空域——「亂流:半睡飛行夢」開幕對談,策展人集九位藝術家共論多重感知與矛盾
北師美術館「亂流:半睡飛行夢」特展,由 Nn̄g Project 策劃。顛覆「天空無極限」的想像,指出「極限就是天空」—...
何謂導覽?為何而導? – 文化中介的實踐
調停與鬆動,更精確來說,中介的價值在於調停潛在的糾紛,以及鬆動文化階級。中介似乎成為一個理想化的平權場域,使其在1970...
喬吉歐.德.基里訶,超現實主義愛的宣言百年後
如同超現實主義者,藝術市場始終將德.基里訶的形上學創作視為首選。以《歸來者》(Il Ritornante)的銷售為例,這...
Running Man:跟訪國際策展人漢斯的臺北一日疾走
漢斯.烏爾里希.奧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之邀,來臺進行講座與參訪。典藏雜誌...
李遠擔任文化部長,是文資保存大進步還是倒退嚕?
2024年末,時任文化部李遠終於召開全國文資法修法座談,其所聘專家學者的政策立場與鄭前部長任內截然不同,一般人恐怕霧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