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被擋在起跑點?建築師張樞感嘆公共利益遭官僚踐踏

被擋在起跑點?建築師張樞感嘆公共利益遭官僚踐踏

Blocked at the Starting Point? Architect Chang Su Laments Public Interests are Trampled by Bureaucracy

張樞組織團隊發想設計,為了參加北美館擴建案,前後花費了7個多月時間,期待非常殷切。在這回北美館競圖,應該有機會脫穎而出,怎奈事與願違。

前言

台灣前輩畫家郭雪湖(1908-2012)於1928年創作《圓山附近》,成為94年後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擴建的公園設計概念來源。這是參與北美館擴建案競標第四份規劃設計草圖的「緣起」,建築師張樞與久年營造等共組的團隊。該團隊正是北美館典藏庫房的得標團隊。

郭雪湖於1928年創作《圓山附近》。(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招標之前,一般認為張樞與久年營造勝算極高,因為都在同一基地上,新館擴建工程,可以視為典藏庫房的延伸,收一氣呵成之便。沒想到事與願違,在北市府發包中心的資格審查,就被阻擋下來,根本無緣進入審查委員會的專業較量。郭雪湖跨越時空的公園綠夢,無緣成為擴建實境,只能留存在文件中。

張樞形容自己被「擋」在起跑線,他沒輸。他的爭議,是完稅證明只送事務所,沒提供個人所得,市府其他局處都可接受,唯獨工務局不行。這種問題應可補件,但因此阻擋下來,真的難以接受。

該組團隊組合極具特色,除了張樞與久年營造之外,該團隊還包括黃明威建築事務所、何侯設計、太研規劃設計顧問公司,以及位於美國波士頓的景觀建築師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等,陣容堅強。

張樞使用同一份報稅資料,在台北市發展局標案的資格審查可以過關,但擴建案卻被阻擋門外,該團隊也在法定10天內,提出及時申復,但未能獲准。該團隊努力壓抑住情緒,不願朝向主辦單位找麻煩的方向作思考,但對於同樣市政府,部分公務員的官僚與本位作風,感到無比痛心。

懊惱低落的心情下,張樞無視疫情,遠飛海外散心。從事建築規劃設計與教學大半生,他一直在追問,公共工程的最高目標,市民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麼,難道不在於優質建築師的背標,挑選出最恰得其分的創意設計,給市民最好的使用空間嗎?如果技不如人,在評審中敗陣,他們也就認了。但只是市府內不同主辦單位,對稅單解釋的角度不同,就逕自把長達7個多月的專業心血,付諸流水,簡直讓人無言以對。

面對會議桌上,白綠相間的嶄新模型,張樞欲語還休,勉強擠了句「天佑台北」的制式期待外,滿臉落寞。

張樞這個人

建築師張樞。(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張樞(1952-)1975年逢甲大學建築系畢業,赴美取得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學位。自美國取得註冊建築師資格及工作6年後,於1984年自美返國,隨即全心投入教育工作,任教於東海建築系,1986年更以35歲擔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以紮實、嚴謹的態度,全心投入建築教育,為當年的東海建築帶來很大的變革。

1990-1996年張樞曾任職於宗邁建築師事務所,擔任主持建築師。1996年成立「張樞建築師事務所」,公認是學者型的建築師。台灣與美國的建築師資格外,張樞還有中國一級建築師資格,接案廣泛多元。

該事務所自詡以精簡而有效率的組織,對業主提供高品質的建築設計服務。 他們相信,每一座建築都是一個獨特的創作機會,從基地的獨特性開始,他們以專業知識,建立與業主及使用者的充分互動上。至於他們的工作內容,除了建築設計之外,還包含大尺度的整體規劃、都市設計,以及小尺度細緻的景觀單元設計。

張樞的著作有二,一是2000年由胡氏出版社出版的《圖.說.建築》,另一是2013年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出版的《台北.原來如此》。

設計概念

張樞多次擔任台北市市政顧問、都市計劃委員,也參與過花博,去年10億7千餘萬元的北美館典藏庫房競標中,張樞團隊拔得頭籌,不但對北美館,圓山花博公園一帶,都非常熟悉。今年北美館擴建案的統包工程招標一公告,該團隊信心滿滿,準備繼北美館典藏庫房案後,再下一城。然而所有的希望,就在4月26日的遞標截止日的當天,全盤夢碎。

7月18日午后,張樞在位於忠孝東路的事務所,娓娓道出他們的精心設計案,影音簡報,外加桌上的建築模型,鉅細靡遺。這個畫面原應該呈現在5月11日審查委員會上,而不是兩個月後,對造訪媒體人,細說分明。

張樞設計師事務所提案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案示意圖。(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回到專業建築師的視野,張樞以「大美術館」稱呼擴建完成後,新舊並陳的未來北美館大園區。對張樞來說,他規劃的北美館擴建案,是以北美館本館的建築格子,和王大閎故居格子,延伸出新館。新館門廳重疊在中間,呼應現況門廳以及中庭的位置,在空間概念上,整合新舊美術館。民眾如果從中山北路向基地探望,會先看到公園,門廳次之。這麼一來,不但凸顯公園是主體的規劃概念,同時可以修正北美館背對著公園的問題。一座現當代美術館與公園的關係,是冷漠與疏離,而那樣的缺點,竟然持續了39年。未來的北美館新門廳大翻轉,可以重新面對公園和都市紋理,由公園直接進出。

張樞設計師事務所提案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案示意圖。(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這是張樞團隊,向1983年北美館成立,原建築規劃設計師高而潘先生的精神致敬,但也是實事求事下,回到實際功能考量,必須作的方位調整,讓北美館與時俱進,與公園綠林同享大自然的美好。

為了讓北美館新舊館,有了更好的連結,該團隊特別以近似舊館的管子量體,設計一個通道,深入新門廳末端。當參觀民眾進入北美館舊館,只要經過管子通道,就能連結舊館1A展廳外管制區,進入新館,無需再鑽進鑽出、爬上爬下。

而一個容納大階梯的木頭盒子,被巧妙安置在新門廳末端,把參觀者向下一層帶入新館。大階梯中段,有座類似劇場座位,未來可作彈性使用,成為多用途空間,例如開幕、表演、小型講座⋯。尤其參觀民眾可以自由來往新舊空間,使北美館在參觀動線上,真正整合成為一座「大美術館」,向民眾呈現多種展示空間。

一個容納大階梯的木頭盒子,被巧妙安置在新門廳末端,把參觀者向下一層帶入新館。(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張樞解釋,該團隊對於北美館擴建案的發想,一直是兩大主角:公園與美術館。公園就是地上主體 ,地面上必然以公園為主,讓公眾保有使用面積的完整性與最大化,在這樣的邏輯之下,如何讓公園與美術館共存、共融、互動、互利,是主要思維所在。

建築低調,是容納藝術品的容器和背景,建築提供參觀者舒適和方便的公共空間。同時,建築也提供最大布展的彈性,不局限藝術發揮的可能性。空間、機電及設備上,要處處考慮與滿足到布展和典藏的需求。 

至於苦心設計的地下美術館,張樞說,地下化是權宜措施,並非目的。如何讓地下建築沒有地下的缺點,該團隊絞盡腦汁,展現專業功力。該團隊把新館擴建安排在公園基地偏北位置,即接近美術館舊館位置所在,地上量體,力求辨識度,一看就能辨識出新建築的亮度。但為了縮小佔用公園的面積,以物件疊加方式,行政空間與展覽空間相疊,甚至在建築土上,種植爬藤植物,以綠籬延伸公園視覺,不阻擋從中山北路向基地視線,確定公園是主體。新舊館之間,整體且連貫的參觀動線,在綠園中,謙虛又明確,也是該團隊想努力促成的。

參觀者在門廳,自由地在新舊館間流動,形成整合的大美術館。(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參觀者在門廳,可選擇向下去新館,認識新建築,看新媒材跨域跨界的特色展覽,或向上留連舊館,欣賞現當代常態展覽,在管制區內,自由地在新舊館間流動,形成整合的大美術館。向下動線整合在門廳東端的木盒子中,階梯中段是劇場空間,簡單明瞭,井然有序。向上動線,進入一個管子空間,接至舊館一樓主展廳外公共空間,不影響既有主展場和設備帶,也不破壞其外牆,自由穿梭,輕鬆自在。原來背對公園的北美館現況,在新門廳和整合的動線之後,使北美館在公園側有新的動線和意象,得以轉向面對城市。

美術館公共空間,下沉中庭採光取景及逃生,提供了向美術館內活動的視覺互動。(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當被問到公園和美術館的真正關係,張樞強調,公園和美術館互為主題,提高二者的「可見度」、「自明性」及「豐富度」,是整個規劃設計的神髓,也是價值共識所在。他解釋,美術館公共空間,自下沉中庭採光取景及逃生,中庭為公園提供了向美術館內活動的視覺互動。主門廳,是公園內通透的棚架,行政量體綠化立面,是公園背景,其屋頂開放提供遠眺空間。而美術館附屬商業餐飲空間,增加了公園多樣性和服務。至於附設的停車空間提高公園的可及性,可說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有關美術館地面層主門廳,張樞團隊相當用心。棚架形式的主門廳,四面是全高玻璃牆,視覺上維持公園景觀的流暢和完整 。門廳屋頂斜角格子,呼應既有門廳格子樑,屋頂可懸吊展品和燈架,使主門廳具有非正式布展可能。

棚架形式的主門廳,四面是全高玻璃牆,視覺上維持公園景觀的流暢和完整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下沉中庭與公共空間也見巧思,既是公園,也是美術館公共空間組織核心。參觀者公共空間沿下沉中庭配置,形成清楚易懂的參觀序列,可方便且清楚的到達6間展廳。面中庭是全高玻璃牆,可採光取景,概念和形式上和公園整合,使該案完全沒有在地下的封閉感,而近似地上美術館。

主門廳下至B1層正對主展廳,前方的空間,可當多功能活動空間,舉行記者會或剪綵。其北側有小庭園, 庭園背後是廁所。向西是管制區內的輕食區。中段公共空間,也是展示空間,面積約700平方公尺,高5公尺,有必要之設備,可容納不同形式展出,也可延伸主展廳展出內容。本區西南角可連通至後場,以利布展或收放家具。公共空間南側端點,是兩處伸入公園景觀中的玻璃盒子,是休閒空間,也是展示點。民眾得以從公園觀賞藝術品,貫徹整個公園+美術館的概念。

展廳是一座美術館的靈魂所在,張樞團隊規劃了6間展演廳,是內部空間架構的主體,一側是參觀者的公共空間,另一側是服務空間。展廳設計:彈性大,面積足,適當平面比例,地坪採用高架地板,牆面提供最大布展面,天花板依需求設計。

展廳設計:彈性大,面積足,適當平面比例。(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對於後場,該團隊也不馬虎,服務廊道則從主裝卸區連至所有展廳及工作空間,主展廳與裝卸區之間,設直通廊道。廊道與展廳之間,是空調室及逃生梯。主要的布展工作坊與展廳,在同一樓層,庫房在下一層。裝卸貨區可停40呎貨櫃車,非常便捷。

對於公園,張樞十分懷念早期阡陌縱橫的豐盈生態。他們團隊特別以北美館典藏作品:1928年郭雪湖《圓山附近》作為範例,郭雪湖是土生土長的老台北人,該團隊緬懷前輩畫家,試圖呈現他當年眼中的景觀。

回應郭雪湖《圓山附近》,重現美術館公園

張樞團隊面對郭雪湖《圓山附近》研究再三。台北的山河交會、密林小丘、濕地、水景滯洪池、農業地景、梯田區、台灣原生植物,歷歷在目,彷彿郭雪湖在世紀前,已經為北美館預鋪了藍圖,可以展示台灣植物、遠眺日落⋯不但美侖美奐,而且賞心悅目。

借古喻今,張樞團隊找到很好的詮釋點與切入口,不僅發思古之幽情,也找到綠建築與園地的發想空間,可說無比珍貴,再現於公共公園,可說神來之筆。郭雪湖作品中呈現的,正是圓山基地西北側的景觀,張樞認為,藉著該畫作,可了解圓山基地的地理特性,是景觀設計極佳的靈感來源。畫中明顯可看見小徑、山丘、遠眺點、 坡地、椼架橋隱喻水、窪田地景、農夫作息和植物分布,畫中以近似圖鑑式畫法,呈現出大地風光與植物種類,代表郭雪湖對台北的深厚情感,也是對自然的感性和知性兼具。

郭雪湖《圓山附近》是景觀設計極佳的靈感來源。張樞設計師事務所提案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案示意圖。(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因此張樞團隊借用該圖,有如打造私人園林般,配置各種台灣本土植物, 使公園回歸早年的平疇綠野,錯落有致,也兼作教育意義的植物園,讓自然生態學,也一併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比如說,郭雪湖在作品中描繪密林山丘,該團隊就選擇公園東側臨軍營,添設密林山丘區,形成公園的邊緣。

北美館擴建後,新舊館合併營運,未來辦公室該在地上或地下,這是該統包工程最受爭議所在。以目前的4組規劃設計結果來,有3組團隊,竭盡所能,在有限的容積中,還是設法把辦公室放在地面上,其中有1組,以引進自然光、强化空氣對流的方法,展現地下辦公室有「類地上」的效果,受到關注。張樞認為,該案的行政棟,主要是希望終結北美館長年的地下辦公室窘況,回到陽光普照、自然風吹拂的地上辦公室。

除了滿足未來北美館員工,該團隊特別設計屋頂觀景台和輕簡餐廳,是向郭雪湖致敬的遠眺點,同時也是迎接未來行政法人化的友善休閒空間。讓進出美術館的民眾,不管是去洽公,欣賞展覽,參與各種活動,都可以走上辦公室樓頂,佇足小歇,喝杯咖啡,吃塊三明治,居高臨下,順便遠眺四周圓山美景,讓北美館呈現更多功能,與市民的生活作息更緊密結合。

屋頂觀景台和輕簡餐廳,是向郭雪湖致敬的遠眺點。(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至於水景滯洪池,張樞團隊則選擇在南端最低點處,以透過不同的景觀設計,形成水的循環再利用,是公園的韌性設計,甚具特色。濱水活動廣場,正是吸引親子愛好者,在一年四季當中,可以扶老攜幼,避開水泥叢林,找到喜歡的休憩隅角。梯田活動區,也是圓山一帶早期環境特色,是呼應地下建築的格子,形成若干活動區,採農業地景意象,種植果樹或架設花棚。這樣的安排,彷彿把農村鄉下搬回台北都會,「我家門前有小河,有菜圃,有稻田,有果園」,不再是遙遠夢境。

水景滯洪池,張樞團隊選擇在南端最低點處。(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西側延伸中山北路,人行道上大樹林立,從人行道延伸到基地內,不但形成公園入口之一,可以自由自在進入空間,也是公園的南北向連絡所在,更是城市和公園交會區,自然而然成為線性活動廣場 ,可舉辦假日市集,讓圓山捷運站下來的人潮,穿越中山北路,進入北美館園區,增加人氣與消費的可能性。

北側是中山北路,銜接新生公園的主要連絡空間,是美術館的主要戶外展示空間(X-Site),讓近現代及當代藝術,互展魅力與特色。由於該設計案採下沉中庭,張樞團隊特別借用了北美館的館藏水墨畫作品,作為舖面設計背景,畫境如詩,帶入實體空間,滿滿的文藝氣息。值得一提的是,該團隊的景觀建築師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對景觀極其考究,堅持選種大喬木,希望打造蓊鬱綠蔭,讓下沉中庭中,完全像地上綠野。

總之,美術館高出地面量體最少化,以形成公園的邊緣,或融入公園起伏景觀。美術館入口無礙視覺的流暢和開放,讓公園不因美術館的擴建,承受太多壓迫感,公園反而因美術館的加入,有了更豐富的高低變化。綠野地形向著鄰近社區以及中山北路的過路人開放,當走進下沉中庭,周邊就是美術館的公共空間,可以輕易從公園側面,把館內的活動,一覽無遺,藝術俯拾皆是。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成為市民日常。

北美館段的天橋,是中山北路上少見的地景,連接圓山園區和捷運站的主要動線,花博活動期間,考慮參觀人流,橋面寬8公尺,兩座樓梯相加也是寛度也是8公尺。橋的基地內的結構,分橋體和平台樓梯。該團隊將以伸縮縫斷開,改善平台段。也就是在8公尺寛度內設4公尺動線,其餘部分設植栽盆綠化。綠帶和呈緩曲線的動線,可軟化橋的空間,區隔橋面和下方交通。拆除花博過大的樓梯,使公園入口加大,新設一座電梯,和一座淨寬2.5公尺的樓梯,向下連到地面和下沉庭院。把行人從西側經天橋直接引入公園和商業空間。

電梯上方,是商業空間專用的空調冷卻水塔,在入口處形成戶外指標,張顯並指引美術館的入口,一舉兩得。北美館所在的基地是公園,地位重要,是台北山河相交之點,延基隆河大綠帶的一環。

北美館段的天橋,分設植栽盆綠化。(張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省思與建議

張樞組織團隊發想設計,為了參加北美館擴建案,前後花費了7個多月時間,期待非常殷切。在張樞看來,北美館的擴建案選址,不是個最好的命題。當初為了考慮北美館新舊館,不要因為位置分散而増加管理負擔,北市府團隊,幾經勘查比較,最後選址在北美館公園。公園基地法規有嚴格建蔽率限制,所以只好以地下覆土方式,作為考量。

把美術館擠到地下,各組團隊都煞費苦心。張樞團隊體恤北美館館員上班時間長,不能一直窩在地下室,所以把可能的建蔽率,優先留給行政辦公室。美術館蓋在公園,台北非首例,可惜的是,當時選擇北美館大門面對圓山,彷彿阻斷了美術館與公園的直接關係,切斷綠意與人氣。這回有機會透過擴建第二座美術館,當然要把動線調整過來,儘量吸收來自圓山捷運站方向,以及中山北路的車流人潮。這些用心的思考,在這回北美館競圖,應該有機會脫穎而出,怎奈事與願違。

張樞有感而發,提出建議:

1. 推動公共工程招標前的預審制度。即在招標截止日期之前,先作資格審查,讓參與的團隊,如果被審查出資料不周全或有瑕疵,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補件。因為資格文件,常是行政上的細瑣,與公平性無關。因為文件的解讀偏差,就提前把人趕出局,非常不符合比例原則,流失一組團隊寶貴創意,是全案的損失,也是台北市民的直接損失。

2. 讓PCM及早介入。由於PCM是主辦單位委託的專業把關者,根據業主與使用需要,他們了解整個需求面、法規、面積數字,以及實際的運作時可能出現的盲點或陷阱。但這回北美館擴建案,怪象百出,PCM一直被排除在外,直到審查委員會審查結束,他們還沒有機會見到各團隊參與招標的完整資訊內容,無從善盡專業把關責任。

資格不符,對張樞團隊來說,完全無法理解,因為同樣是北美館的案件(一為典藏庫房,另一為新館增建),同一家PCM(郭恆成建築師團隊)。庫房工程招標時,由PCM根據張樞建築師、竹間簡學義、九典郭英釗等3家參與招標的團隊,提前作了預覽,並根據各團隊的優缺點作分析,供作審查委員會審查前的參考,對短暫時間要了解複雜全案的審查委員而言,有如及時雨,助益良多。

這回,因為PCM被架開,造成行政辦公室要在地面層等關鍵性問題被忽略掉,選出來的規劃建築團隊,與使用單位期待,出現極大落差,得標後在調整會議上,意見懸殊。對於台北市公共工程委任官員代行發包的單位,包括新工處、水利處、公園處等,照理說,既然同屬於市政府,條件與作法應該一致,不該出現捷運局主辦北美館庫房招標案,讓PCM預覽,並在審查委員會中作報告,提醒些關鍵事項,而新工處主辦北美館新館擴建案,完全把PCM隔開,沒有機會提前了解案情,提供把關協助。

現在標案已經公告,完成簽約手續,生米煮成熟飯,張樞由衷建議相關單位,妥為善後:

1.建議得標建築團隊平心靜氣接受大家意見,修改設計。

2.由於北美館是市府文化局下屬單位,行政層級低。如果能成立「北美館擴建案的專屬顧問團」,一方面邀請原始評審委員,同時也讓具備專業背景的外部人員,組織起來,成為北美館後盾,一起為現狀把關,同時以集體力量,聲援北美館,並協助得標團隊,以協商出補救方案,並逐一落實。

等待了39年,北美館好不容易爭取到擴建機會,在追趕日新月異的時代進步腳步,與國際新媒體、跨域、跨界發展,也是跟著時間在賽跑,任重道遠。而一座美術館建築,要經歷數十年、數百年考驗,茲事體大,不能不慎。在不好的命題下,進行地下化美術館,成為兩面利刃,做得好,成為化腐朽為神奇、人定勝天典範,但也有可能,一開始的委屈求全,留下結構性缺失。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305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