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在南方,乘著生命與碎片啟航:「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側記

在南方,乘著生命與碎片啟航:「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側記

Setting Sail on Life and Shattered Pieces in the South :Symposium Notes: “Post-Discourse – Local Writing and Platform Practice”

台灣的當代藝術圈,近年吹起了一股「南方熱」。在當下對南方與藝術的熱度中,評論能扮演什麼積極的角色,進而去深化「南方」概念下所能展開的種種潛力?對於南方的相關實踐,在評論上是否亦能有不同的方法論?甚至能在交流平台的創造與規劃下,使複數的南方(Souths)視野得以異聲共鳴?

台灣的當代藝術圈,近年吹起了一股「南方熱」。在這一波以「南方」為名的展演中,逐漸展現對南方作為「地理」概念的鬆動,轉向南方作為「方法」的可能,從中關注主流藝術論述外仍待開發的場域,由此邁向多元史觀的可能。在當下對南方與藝術的熱度中,評論能扮演什麼積極的角色,進而去深化「南方」概念下所能展開的種種潛力?對於南方的相關實踐,在評論上是否亦能有不同的方法論?甚至能在交流平台的創造與規劃下,使複數的南方(Souths)視野得以異聲共鳴?

回應上述反思,「臺灣藝術檔案田野工作站」(Taiwan Visual Art Archive, TVAA)(以下簡稱TVAA),則於2021年1月7日在該工作站於台南的工作室舉辦「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本活動出自該工作站的「觀察者報告:南方藝評帶動計畫」,以該工作站及其藝評網站作為專業服務平台「碎片港 Shatter Port─南方藝術生態觀察計畫」,旨在提供一個整合台北以外、台中以南的藝評交流平台,以學者、跨世代藝評人、策展人、藝文空間、藝文工作者為交流對象。(註1)

「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現場。(臺灣藝術檔案田野工作站提供)

本次論壇分為台南、高雄兩地藝術生態與評論發展觀察。發表成員皆為「觀察者報告:南方藝評帶動計畫」的觀察員與參與者。發表人員組成多元、兼具不同世代的交錯,在發表次序與內容上,亦呼應著本次論壇的命題「論述之後」,不以宣言式地去定義「何為南方」,而是從每位講者的位置及實踐所得的觀察,隱約透露各種「南方」的可能,彼此間以如碎片般共鳴,呼應本計畫「碎片港」的意象。為保留當日論壇這種彈性的結構,本文的報導將依當日發表的順序進行書寫,並於文末提出幾個所交叉出的關鍵字進行思考。

台南藝術生態與評論發展觀察

首位發表人為絕對空間總監黃逸民,帶來絕對空間的介紹,提出對藝文空間與在地性的反思,如是否作為位於台南的藝術空間,就只能以推廣台南在地藝術家為主?亦或可向台南藝文社群引介其他縣市與國家的藝術家?此外,該空間亦希望藉由不同方式打破地域性疆界的限制,如以展覽影像於線上發表的方式,將台南的藝術展演向外傳播;或反向思考,不以台南藝術家向外走,而以「來溫家─藝術家工作室國際對話系列」計畫,邀請國際藝術家、策展人到台南藝術家工作室進行深度交流。他同時思考該如何將藝術家留在台南。

TVAA的研究員李書旆,則分享該工作站的「技術與藝術的生活實作計畫」,該計畫以台南在地工藝作為考察對象。他提及當代多將工藝視為傳統領域,然而在民間匠師的概念中,自身的創作早有別於前輩的不同變革(如匠師陳三火以剪黏表現打籃球的題材)、甚至有從工藝的實用性過渡到審美物件的狀態(如周美智的陶藝)、又或於國外留學的教師帶來對工藝的不同概念,都讓工藝與當代藝術有更多的對話空間,因此工藝本身即有著豐富的內在脈絡及當代性,對其進行深度研究、工藝史及匠師生命史的建置,都成為更加認識在地創造性活動的關鍵。

作為藝術接案者的陳沛妤,則回顧自身的書寫歷程,於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的論文研究,即跨越電影、當代藝術、科技藝術、錄像、表演等範疇,打破傳統對固定範疇的想像,亦反思自身於台南讀書卻「坐南朝北」研究北部藝術的狀態。之後則增加了藝術創作、藝術評論、藝術行政等多重身分,認為多重身分更能幫助自身的書寫。傾向以「在場」、「參與」展覽、對藝術家的了解,進行更直觀的書寫。認為對自身生命的關注,終將成為啟動書寫的原初。

TVAA的研究員黃韶安,則介紹「臺灣藝術檔案田野工作站」的發展與工作項目,指出該工作站關注民間的現當代藝術作品及檔案(如書信、日記、口述記錄等),以徵集、調查文獻檔案,並與作品串聯進行獨立研究。她同時以「異化與新生」為主題,介紹自身所進行的研究,以二戰後作為非中心藝文場域的京都作為觀察對象,提出在遠離中心(東京)而滯後的藝術市場發展及競爭意識之下,所能產生的另類路徑,如戰後以京都大學為首的社會運動、1980年代的京都藝術大學與關西New Wave、1990年代的行為藝術及夜店文化等。

「臺灣藝術檔案田野工作站」位於臺南的工作室。(臺灣藝術檔案田野工作站提供)

作為藝術家及國中教師的蔡宗佑,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繪畫組班博士班、以繪畫作為創作媒材的他,認為能由創作者的眼光切入,提供審視當今被視為傳統媒材的繪畫的不同觀點。在地域性方面,他則認為不必強調南北、南島等概念,觀點才至關重要。

本場次最後一位發表人為絕對空間的藝術行政施友傑,以爬梳展覽史的方式,反思藝術生態/生產、台灣藝術主體性、策展機制的關係,他認為當今應打破國際/本土的劃分,以南方觀點進行探索,此觀點並非地理上的概念,而是在南方所能展開的議題間來回探索(如東南亞、原住民、新住民、在地藝術家與藝文環境、民俗等)。他同時反思該空間的「絕對放送」藝術評論徵文,僅徵求對該空間展覽進行評論,其中可能的限制性。

高雄藝術生態與評論發展觀察

本場次同樣以藝術空間工作者作為開場,首位講者為新浜碼頭藝術空間經理邱駿朋,以新浜碼頭的發展作為思考對象,提到該空間成立於1997年,早期以藝術家俱樂部的方式經營(與高雄市現代畫學會關係緊密),2009年後,轉向公共財的方式經營,使成員開始思考空間營運、演練與公共事務的運作。2017年逢該空間二十週年,亦開始思考空間於在地更積極的角色,進而開始舉辦藝文人才培力、與在地社群互動的「公民客廳」等計畫。他同時思考於在地方空間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持續保持「創造性」團體的狀態,空間是否會成為另一個中心品牌、空間需要不要有根等問題。

「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現場。(臺灣藝術檔案田野工作站提供)

彼勇.依斯瑪哈單(Biung Ismahasan)為來自高雄那瑪夏的布農族策展人,他反思如何界定原住民藝術、是否有原住民血緣論外的界定方法、誰才能為原住民發聲,並思考在台灣的語境下,原住民藝術資源、論述、知識體系的分配關係。他以「回到土地」(maluskun mas dalah)作為方法,強調貼近在地文化實踐所能展開的視野。此外,他認為在原住民藝術中,中心/邊陲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原住民藝術本身就具備國際性,強調原住民藝術應勇於拋棄包袱,尋找更多與其他族群及世界原住民藝術對話的可能。

藝評人簡子傑則分享他頭幾次參與魚刺客評圖的經驗與衝擊,他發現他在北部習慣的論述模式(如藝術形式、表現策略、藝術脈絡等),無法在魚刺客成員間的討論發揮作用。他觀察到他們的論述與實踐更為直觀且來自活生生的生命經驗,如在林純用描繪檳榔樹的風景畫中,檳榔樹並非符號,而是如藝術家所解釋,反映著屏東人口外移的現象─檳榔栽種所需人力少,為遺留在當地的老人家最容易照顧的作物。他亦提到處理台南「中國城」此一題材的南部藝術家,對待該議題也有著深刻的生命記憶連結,有別於近年來流行於北部,以後設角度處理廢墟或田調的作品。他比較展覽「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及「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認為儘管在方法論上兩者有對話的空間,但在前者他更能看見「作品」,後者他看到的較是「文件」(藝術作品於冷戰結構中的鑲嵌)。他在南部看見一種讓他羨慕的直接性。

任教於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的蔡佩桂則以自身的書寫、教學、策展等經驗,提出幾個非典型實踐的可能。在「典藏ARTouch」開設「簡子傑× 蔡佩桂專欄」後,她開始有了更多的書寫機會及邀約,如擔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然而剛開始交件時,因缺乏「標準」格式的概念與經驗,反而更自由地以詩作為藝術評論繳交。也在沒寫過多少篇藝評之下,便在該所開了「創意藝術評論」課程,並以「我什麼都可以當藝術來寫」作為理念,鼓勵學員自由地書寫,並發表於平台「藝若是」(Those As Art)之上。她認為在沒有任何設定之下,反而能從生活性的視野,展現藝術書寫的生猛。最後,她提及與旗津國中合作的「USR-HUB」計畫,藉由該校舍整建的機會,提出透過藝術連結社區的種種實驗,如搭冰屋做微氣候實驗、結合家將與Cosplay文化、向學生介紹劉秋兒等。她認為所謂的「南方」精神,就是在沒有明確的方法下,也無所畏懼,把握各種機會,藉著「做」中學,產生生猛的力道。

「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現場。(臺灣藝術檔案田野工作站提供)

本論壇最後一位講者王瑀現就讀高師大美術所理論組,一路歷經「河南8號」的共同經營者、新浜碼頭藝術行政、創作等身分。因經營高雄在地空間的經驗,開始思考在高雄不同空間的意義、對資源的想像、社區連結等,也意識到高雄空間之間彼此斷裂的問題,因此希望藉由書寫去創造空間之間的延續。她體認到人的關係會改變、空間會結束,但卻能藉由書寫給予紀錄。

論述之後:生命經驗、生命驅動、在地與平台

藉由上述對台南及高雄藝術生態與評論發展的觀察,可發現當中的講題相當多元、且不具備直接連結,唯一的共通點為皆從在南部所進行的實踐出發。在此,則呼應著本次論壇的題目「論述之後」:一、在擁有較多藝文資源及被評論機會的台北之外;二、本次論壇中,有多數講者並不認為自己是藝評,只是由生命本能驅動使然,而提筆書寫,本座談亦對這類型的書寫給予肯定;三、本次論壇並不以一個大理論框架為前提,而是從各自不同的位置出發的實踐,顯露各種主流之外的視野。

因而,便有別於1990年代高雄論述系統中的二元對立(「本地/外來」、「都會/非都會」、「主流/非主流」,註2),或西方/在地/鄉土等論述模式,反而從每個在地的實踐中,展現每種「地方性」的細微特質及潛力,再藉由平台(如碎片港計畫)的建置,使得如同碎片般的各個實踐,能在此相遇,彼此連結和對話。在地方性的思考上,亦顯現出希望尋找地方語彙,但卻又不希望被該地方性限制的思考;在地方藝術空間的經營上,亦能看見更與地方社群互動的企圖;在議題方面,則有位於非中心的藝術實踐、工藝、檔案、繪畫於當代的再探、原住民藝術、民俗、東南亞、地方實踐等值得持續探索。相較於由理論出發、或「專業」的藝評書寫,本論壇所匯聚的由生命所驅動的書寫,展現著豐沛的生命力,只要以「生命」直面「在地」,皆有可能產生具潛力的視野。


註1 本項目包含由9至12位跨世代的書寫者組成的觀察員、上述觀察員所生產的南部藝術展演書寫(本階段以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為主,2021年擬生產九篇書寫)、藝評論壇、年度觀察報告、成員間的交流等。本次論壇即為首場對外藝評論壇。資料來源:TVAA「南方藝術評論群計畫」企畫書。
註2 吳祥賓,〈重探台灣創作之土地感與批判的能動性〉,《典藏ARTouch》,2020年6月18日,(檢索於2021年1月13日)

吳尚育(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