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第二次美術館時代的契機與挑戰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2nd Museum Age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021.07.07 隨著臺灣政治解嚴、兩岸交流,國際貿易上,臺灣社會丕變,藝術文化發展蓬勃,公立美術館的興建,有如雨後春筍,從西到東,從北到南,公私立美術館的硬體建築,陸續到位。典藏推出「第二次美術館時代的契機與挑戰」的系列報導,希望從美術館的硬體軟件、公家民間的角度,一起來爬梳屬於臺灣的建築美學與藝術蛻變的新風華。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加入會員 專題文章 V-Touch談話|簡秀枝 X 王俊傑: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國際化與擴建案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北美館擴建案花落誰家?本地建築菁英當仁不讓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台灣不小,建築師不差, 劉培森:我們可以自信做自己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爭議下的存廢:台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建築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校園暗藏的美: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北師美術館、師大美術館及關渡美術館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李玉玲的高美館5年,從Co-Branding 到Re-branding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地方美術館現在進行式:未開幕先轟動的網美建築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普立茲克獎得獎者在臺灣的對決:富邦美術館及中國醫藥大學美術館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高雄鹽埕藝術聚落的想像與觀察:在流行音樂中心與駁二之下,新浜碼頭「再社區」的藝術創生行動 【專題】第二次美術館時代的契機與挑戰 【二次美術館時代專題】台北的森林美術館?北美館地下化捲起千堆雪 Tags 第二次美術館時代 美術館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86篇 )追蹤作者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