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Dark
Light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影音
V-Touch藝術史|陳澄波
關於二二八紀念日,在學生時期在歷史課本中,都讀過藝術家陳澄波受二二八事件牽連而罹難。然而,其實陳澄波受難原因一直家屬在...
V-Touch人物|周育正 X 楊季涓
數年前,周育正與楊季涓搬遷至永和工作室的現址,二人將此全面改造為工作與生活場域。空間中從生活選物、對於設計風格家具的興趣...
V-Touch展覽|聲經絡&液態之愛
隨著聲響愈發為視覺藝術領域重視與探索,回望立方超前的長年耕耘,亦可進一步提問:聲響究竟該被視作藝術類型、媒介,或文化現象...
V-Touch展覽|北師美術館「不朽的青春」:王榆鈞的聲音導覽
「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除了展覽本身經典、精緻完整的企劃北師美術館更邀請音樂人王榆鈞為展覽錄製專屬的語音與音樂導覽...
V-Touch人物|張碩尹
本集的「V-Touch人物」中,張碩尹為我們娓娓道來,這般既被保留又半廢棄的狀態,如何作為他現在與塗鴉之間的關係,以及近...
V-Touch展覽|檔案與復刻——未完成,黃華成
臺北市立美術館「未完成黃華成」一展中,面對大量的檔案文獻與手稿,觀者可以從何掌握與理解?多件「2020年重製」的復刻作品...
V-Touch展覽|嘉義市立美術館首檔展覽「 辶反風景」,館長賴依欣帶看
V-Touch談話|李永得X簡秀枝:文化部部長上任百日獨家專訪
V-Touch波瀾壯闊的台灣藝術史|陳植棋
V-Touch人物|牛俊強X劉文瑄
文章導覽
1
2
3
4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權聲明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