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開放文化專題】一個私人美術館的開放實踐經驗:李梅樹紀念館維基館藏數位開放計畫

【開放文化專題】一個私人美術館的開放實踐經驗:李梅樹紀念館維基館藏數位開放計畫

李梅樹紀念館近年的營運方針令人耳目一新,這間30年的地方美術館在藝文開放授權的政策相較於台灣大多數的公私立美術館更為前進,開啟了名為「李梅樹紀念館維基館藏數位開放計畫」 與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 合作進行數位開放的實踐與一連串活動。
著名的前輩藝術家李梅樹(1902-1983)一生創作不綴,曾赴日學習美術,爾後經由「台展」和「府展」展露頭角。他也受到家人影響積極參與地方政治,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來台皆曾擔任公職協助地方發展。在1947年受命主持重建三峽祖師廟的工程,因為他對於民俗、建築與雕刻紋樣的考究與堅持,也讓竣工後的三峽祖師廟得到「東方藝術殿堂」的美名。1990年,由李梅樹家屬自行籌款成立的紀念館原名為「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註1),五年後遷至現址並更名為「李梅樹紀念館」,由其子李景光和李景文負責營運,以紀念藝術家生平與創作為旨,亦為台灣最早開始營運的個人美術館之一。
即便後代家屬努力維繫,這間營運30年的藝術家個人美術館仍面對許多經營上的難題,包括空間、經費、典藏與傳承等不同方面。雖有政府的協助,但需投注的營運資源仍相當可觀。然而,在種種艱困的情況下,李梅樹紀念館近年的營運方針卻令人耳目一新,這間30年的地方美術館在藝文開放授權的政策相較於台灣大多數的公私立美術館更為前進,甚至開啟了名為「李梅樹紀念館維基館藏數位開放計畫」(簡稱「館藏開放計畫」)與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簡稱維基協會,註2)合作進行數位開放的實踐與一連串活動。紀念館的官方網站上不僅介紹藝術家生平和作品、館舍歷史,更有名為「開源X文史」的頁面作為實踐數位開放的理念與案例呈現。這些作法即便在資源相對豐富的公立美術館、博物館都仍屬少見,為何位於三峽的李梅樹紀念館卻有著這樣的實踐樣貌便更令人感到好奇。
李梅樹紀念館內部環景照片,攝於2017年10月15日。(圖片來源Flickr 李梅樹紀念館,CC BY-SA 2.0)
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
過去曾於李梅樹紀念館擔任資訊組召集人的王文岳(註3)和白羊、穆昱佳(咪咕)等人組成的資訊小組,或許是能夠促成此種轉向的關鍵。他們曾被館長戲稱是拉低紀念館團隊的平均年齡的主因,而營運者所擁有的開放態度,也讓這群年輕的參與者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2019年,王文岳受到新樂園藝術空間之邀,以「藝術品開放面臨的多元挑戰:以李梅樹紀念館為例」為題,分享自2018年起開啟的「館藏開放計畫」執行的過程與感想,並進一步思考美術館開放資料授權的意義。
李梅樹紀念館x維基媒體協會的「館聯專案」(GLAM Project)。(圖片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李梅樹紀念館,CC-BY-SA 4.0 Aries0d0f)
「這不但是李梅樹紀念館首次嘗試將館藏進行CC開放授權,也是全台灣第一個將館藏釋出至維基的『館聯專案』,更是第一個將館藏進行開放授權的私人文化館舍。」(註4)
李梅樹紀念館是台灣藝文機構中,主動關注開放授權議題的單位之一,而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藝術機構、團體和個人開始著手藝文資料開放的工作,同時王文岳尋覓到維基協會並進一步開啟了這項專案的合作。計畫之初,團隊舉辦了十餘場工作坊邀請參與者認識李梅樹的生平和作品,到了2019年的4月,合計開放有150逾張李梅樹的作品、20餘張日治時期的文件,同時也完成相關文件的後設資料與維基條目的彙整與建立,而這樣的成果並非單憑幾人之力便一蹴可幾。
王文岳表示,李梅樹紀念館長年來已預先將繪畫作品整理完善,資訊小組所做的就是徵集眾人之力將畫作數位化並上傳到網路平台。光是如此,聽來似乎不是件困難的工作,然而藝術品圖像的授權與開放工作卻遠比想像中的更為繁複。他認為即使只是這樣的成果,仍是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種種契機才得以完備。有了維基協會的串連,讓紀念館的開放資料有了一個理念相近的發佈平台之外,同時近年藝術作品的數位傳播利用需求也逐漸上升,這兩個時機的恰好是紀念館所需要的。王文岳認為,「維基提供的一個對技術缺乏者相對友善的平台,直接地減少了利用門檻,也讓已經在彙整、盤點、爬梳、規格化各式資料的巨量工作前,不必從基礎平台開始建構起。而除了簡化前置工作外,也增加平台走下去的可能,並不會因為機構無力維繫而讓好不容易投注資源所架建的平台消失。」在台灣,藝術家和藝術團體的資源往往來自於補助,然而維持平台的運作也是有其成本,當補助不是年年有時,該怎麼延續下去則成為需要預先考量的部分。如何讓平台能迎合時代潮流,也是在技術與資訊日新月異的今日不得不面對的情況,而維基作為一個相對永續、穩定的外部平台,則提供了一種能夠將資料開放成本降低的權衡選擇。
李梅樹紀念館主動釋出了多幅藝術家作品的圖片授權。其中李梅樹的作品《小憩之女》,該作獲得1935年第九屆台灣美術展覽會特選第一席,並榮獲「台展賞」最高榮譽。(圖片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李梅樹紀念館,CC BY-SA 4.0)
此外,台灣的部分藝文機構雖藏有藝術家的珍貴作品,但卻不一定擁有作品著作權,複雜的著作權授予關係也讓館藏的開放授權工作無形間增加了許多難度,而李梅樹紀念館因為本身即為藝術家後代所營運,除了藏有原作之外,也同時擁有作品的著作權,這一點也是能夠順利進行開放資料的關鍵因素。同時,李梅樹紀念館的營運方針著重於教育推廣,故開放資料增加文化近用性的意識也在機構內部的討論萌芽,加上維基媒體協會的專案支持,雙方在擁有共同目標的情況下,也是「館藏開放計畫」得以執行的契機。而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他們也持續思考開放資料的意義,並在這一年多的實踐中一次次的討論與反省。
李梅樹 X 維基工作坊,李梅樹紀念館志工內部訓練工作坊,攝於2018年1月14日。(圖片來源Flickr 李梅樹紀念館,CC BY-SA 2.0 )
看似沒有實質成效的工作,值得嗎?
「將藝術品進行線上開放幾乎是沒有直接成效的,但間接成效卻相當顯著。」王文岳這樣說道。在全台的藝術空間中,李梅樹紀念館因為「館藏開放計畫」的實踐,成為擁有相關經驗最為豐富的組織之一。除了理解工作如何進行外,他們也在過程中更加明白問題與困境在哪裡。回到最根本的目標,團隊希望透過開放李梅樹的藝術作品,讓更多人能夠瞭解這位前輩藝術家的創作與思想,藉由機構主動地釋出資料,增加公眾合法與合理使用的可能。然而,無法有明確量化數據的反饋,也無從追溯資料流向的直接成效,也讓他們反問自己,「李梅樹紀念館的開放資料經驗是否值得複製?」
他認為這項工作的困難之處在於歷時冗長且隱晦不可見的實踐過程,且在中短期內難以有可見的實質回饋。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缺乏了開放的動力;於贊助者而言,也缺乏投注資源的意願。此外,複雜的著作權與財產權也讓這件工作的門檻提升,因為大多數的藝文機構仍只是「藏有」而非「擁有」作品的權利。直至20世紀末才訂定的《著作權法》,讓在此法完備以前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認定極為複雜。而近年來,人們越來越注重著作權與合法使用的議題,而怎樣的情況下才是合理、合法的使用模式,也是開放資料之前必須先釐清的。
此外,當創建了能夠合法使用的開放資料後,團隊在過程中不時自問,使用者到底是誰呢?反過來說,團隊認為需要先創造需求,不僅僅是讓平台「活」著,卻越來越無人聞問,仿若網路空間中的虛擬蚊子館。而是需要讓開放資料的使用循環能夠真正發生,因此對於開放授權知識與素養的教育也相當重要。如此一來,紀念館所共享的資料才有真正「活」起來的可能。但王文岳也指出,我們無法看到一件藝術作品的理由很多,可能是它從未被數位化或未被公開過等諸如此類的情況,但人們並不會去想一件藝術品的資料為何會「被」公開。他認為,藝文資料取用的不確定性與成本,以及資料檢索的難度與不完整等因素,可能會阻礙台灣的藝術史的相關研究與藝術創作的發展。而在藝文開放資料成本與相應利益無法達到平衡時,為促進整個藝術環境資料的完整性,回頭將成本挹注在將完整數位化資料上線,不失為一個權宜之計。於李梅樹紀念館的資訊團隊而言,「開放是我們所期待的,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披露。在今日,我們已經很難不公開資料,不如以最為完整的訊息披露所有的資料,讓具有正確性的內容得以流傳。」
李梅樹於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建學旅行參訪京都奈良的寺廟,畫家則用素描留下佛像速寫,後來也成為其設計三峽祖師廟的靈感來源。(圖片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李梅樹紀念館,CC BY-SA 4.0)
美術館的開放經驗與反思
王文岳坦言,他認為這次專案的執行過程並不夠完善,可以改進的包括行銷方式、執行做法、工作坊誘因的建立、上傳資料未建立完善等諸多層面。但他仍引用創用CC的執行長萊恩.默克利( Ryan Merkley)曾說過的,「在數位化的時代下,我們發現共享是促進發現、創新和協作的基礎。」在人人都是報導者的今日,人們接收、擷取著大量外界資訊,轉化為自己的養分已是常態,許多的創意發想往往也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各式資訊,這樣的共享也造成了創意的萌發。
於此同時,台灣前輩藝術家的資料正是人們得以認識自身脈絡的重要來源,若沒有好好將本土的資料整理並開放,那麼在未來或許因為藝術家後代或從業者的凋零,而越來越難以有完備這些資料的機會。而自2017年9月起,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建構「國家文化記憶庫」網站,即便有相應的補助專案,然而對於各藝文機構進行數位化並開放資料工作的巨量成本依舊存在,尤其是部分機構並不若李梅樹紀念館有著豐富的數位化基礎與典藏歸檔的背景。但是,這樣的政策方向仍然是為了促進公眾參與在地知識與記憶的保存,並加速推動文化資料的開放利用而推進。或許,也透過這樣一個私人美術館開放資料的實作經驗與反省,讓人們能夠更加理解整個過程的思考與困境。無論如何,營運了30年的李梅樹紀念館仍藉由這樣的嘗試,希望能夠將紀念館最初的理念,藉由新的技術與開放共享的意識得以實踐。

註1 劉清港,李梅樹的兄長,也是三峽的第一位公醫,創設三峽首間西醫院,是台灣醫療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註2 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Wikimedia Taiwan)成立於2007年2月11日,原名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是台灣的非營利全國性社會團體。為經美國維基媒體基金會授權在台灣的維基媒體分會組織,負責推廣如維基百科、維基新聞等各項維基媒體基金會所屬的維基媒體計畫,及推動相關的合作專案。
註3 李梅樹紀念館資訊組召集人王文岳於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服務於紀念館。
註4 原文出自活動「藝術品開放面臨的多元挑戰:以李梅樹紀念館為例」介紹。
王萱( 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