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術館導覽用「玩」的:串接小小孩最愛元素的藝術課

美術館導覽用「玩」的:串接小小孩最愛元素的藝術課

在他的藝術教育理念上,透過「玩樂、開心、自由、專注」,不批評孩子創作過程及成品,更不對孩子成品有既定想像。當核心價值是「重視孩子身為一個人的這個獨立個體」和「沒有任何事情是不能透過方法了解及同理」,陪伴孩子過程中的情緒以及情緒帶來的行為表現。希望孩子透過「藝術統合」也就是結合文學、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探索型態,喜歡上獨一無二的自己,還有伴隨的作品和環境。

作者:李玉華 Christine Lee/瘋北大文教發展促進會 副理事長

側訪:張凱越(萊姆老師、火星上的藝術課 創辦人)

前言:2024 年 1 月 26 日週五上午 10:00-12:00,一群 5 到 8 歲的孩子來到位在新北市三峽區的李梅樹紀念館,參加由台灣瘋北大文教發展促金會(前身是「瘋北大兒童上街趣」主辦單位)邀請「火星上的藝術課」創辦人萊姆老師,與紀念館合辦的「梅樹阿公陪你 PLAY 的一堂美術課 系列」公益工作坊,主題是《媽媽的畫像》。

“We have forgotten that children are designed by nature to learn through self-directed play and exploration, and so, more and more, we deprive them of freedom to learn, subjecting them instead to the tedious and painfully slow learning methods devised by those who run the schools.”

「我們早就忘記小孩是天生被設計成透過「自主遊戲」和「探索」而學習的個體了!於是,成人剝奪孩子學習的自由,控制他們要用一些學校老闆發明的那些無趣且按部就班的痛苦教學法。」

— Peter Gray (Free to Learn: Why Unleashing the Instinct to Play Will Make Our Children Happier, More Self-Reliant, and Better Students for Life)
彼得・格雷(《自由學習:為何讓遊戲直覺本能被解放,能使孩子變成更快樂、更獨立及更順利的人生學習者》。台灣出版譯名:《會玩才會學》)

因有感於遊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尤其在台灣社會;再加上有感於孩子成長及學習的環境依舊不夠「好玩(playful,具遊戲感),尤其在藝文史地美術博物展館空間;多數的藝文史地美術博物展館空間導覽,較常偏重於靜態的欣賞及講師的口述,也就是較適合常模及習於制式聽講學習的孩子,好玩或者遊戲感這二個詞語,有時候會是令管理者、展覽者、教師或甚至家長產生不同面向擔憂的。

但是,當我們將「共融/融合(inclusion)」作為兒童空間或展館的目標時,提供各種環境及資源,創造「多元神經發展(neurodivergent)」孩子能在社會公共空間各處自主學習的可能性,變得十分必要。而展館本身,能為孩子準備的面向也非常多元,包括較尊重孩子主體且給身心支持的互動式或遊戲性導覽。

自己作為家長加上兒權倡議研究的認識範圍之內,帶著孩子體驗過幾個不錯案例像是 2022 年北師美術館的「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期間,藝術講文談字工作室創辦人李佳桂老師自辦的遊戲式互動親子導覽;或是 2023 年自導式、但提供互動遊戲輔助工具的「幻遊神獸村」(國立故宮博物院主辦、害喜影音綜藝承辦)。

或是本文將介紹的「梅樹阿公陪你 PLAY 的一堂美術課 系列」公益工作坊《媽媽的畫像》。

老老的畫家 vs. 小小的孩子

這一個工作坊,是敢於、勇於且善於使用各種方法推廣藝術到各年齡層的李梅樹文教基金會工作團隊(如李景文執行長、李百蕙老師及林建良老師),積極促成和台灣瘋北大文教發展促進會的親子活動、兒童課程的合作嘗試。而實踐方法就是張凱越老師(後稱萊姆老師,火星上的藝術課 創辦人)的藝術統合教育探索實驗,同時連結館所互動式導覽,讓百年前「老老藝術家」和百年後「小小藝術家」穿越時空,在工作坊中相遇相識。

傳統的認知 vs. 孩子的主體

根據也是致力於「學中玩、玩中學」的老派博粉描述,傳統的博物館是以「教育」為出發及「單向式導覽」概念和形式,但博物館需要運用「設計思考」和「服務設計」概念與工具去探索不同族群對參觀經驗的想像與體驗學習的需求。這也是火星上的藝術課和傳統做法不同之處。

而這一次轉化為以學齡前後兒童為主體的結合課程加導覽的工作坊,立論來用自張凱越的學士論文研究及社會實踐計畫內容《「動」感超人》,源自於他的個人關注在於多元神經發展(neurodiversity)中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子,以及運用「藝術」作為媒介,滿足他們對世界的強烈好奇心和熱切的探索。帶著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融入大量「遊戲感(playfulness)」元素,空間上拿掉形同對孩子行為產生束縛的課室桌椅,並讓孩子無時無刻活動(movements)。

而在他的藝術教育理念上,透過「玩樂、開心、自由、專注」,不批評孩子創作過程及成品,更不對孩子成品有既定想像。當核心價值是「重視孩子身為一個人的這個獨立個體」和「沒有任何事情是不能透過方法了解及同理」,陪伴孩子過程中的情緒以及情緒帶來的行為表現。希望孩子透過「藝術統合」也就是結合文學、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探索型態,喜歡上獨一無二的自己,還有伴隨的作品和環境。

傳統的導覽 vs. 好玩的方法

這場主題為《媽媽的畫像》的工作坊,發生在李梅樹老師畫太太林粒女士(也就是現任館長和執行長的母親)和孩子的側寫《玩弄火雞的小孩》為背景。

李梅樹紀念館做為傳統美術館(文物館),要用什麼方式,讓學齡前後孩子用「玩」的,串接他們最愛元素,變成一場遊戲感極高的導覽(作者歸納繪製)

在滿滿原作包圍之下,萊姆老師從開放式地聊自己的媽媽開始破冰暖身作開端,孩子也七嘴八舌說起自己媽媽的小秘密。

接著,萊姆老師拿出「家庭內不同分工角色」幽默繪本,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孩子進入了這次主題的脈絡之中,回想自己家中有沒有媽媽做什麼、爸爸做什麼或其它家人做什麼等的角色分工,或甚至孩子自己從自己生活觀察中發現,根本沒有這樣傳統刻板的角色分工。這一次參加的孩子剛好都有媽媽,所以可以開始聊她們在家裡工作是什麼?媽媽離開家的工作又是什麼?媽媽沒有工作?媽媽會累嗎?媽媽開心嗎?媽媽工作太多啦~等,相關討論。

萊姆老師拿出「討論家庭內不同分工角色」的幽默繪本,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孩子進入了這次主題的脈絡之中(來源:台灣瘋北大文教發展促進會)

工作坊前,主辦單位邀請每位孩子帶來代表媽媽的物品或是希望媽媽有的物品,作為遊戲的補助工具;果不其然,出現了鍋鏟和攪拌棒,當然也有手機、畫筆、書本、計算機、塑膠球或小玩具,當然也有孩子什麼都不想帶,也沒有關係。因為開始玩遊戲後,萊姆老師請大家想像:媽媽做什麼的時候,拿著什麼東西?會是什麼動作?會是什麼模樣?

萊姆老師開始用默劇表演,請孩子猜一猜;換孩子演出,讓大家猜一猜。媽媽在做事時,動作是怎樣的啊?運用自己帶來的物品,大家開始可愛地表演:媽媽在做菜。媽媽在算數學。媽媽很累!媽媽跳舞~媽媽睡覺⋯⋯

萊姆老師開始帶孩子在館內玩「媽媽在睡覺」模仿遊戲,孩子開心地在館內倒成一片(來源:台灣瘋北大文教發展促進會)

詢問孩子有沒有注意到李梅樹紀念館作品裡,是不是可能也有「媽媽」在畫作當中呢?萊姆老師和紀念館志工的陪伴之下,孩子跟著一起觀察:「這些畫裡出現的女性,怎麼知道她是不是一位媽媽呢?是因為她身邊有孩子?還是因為她的穿著?或是因為她帶的物品?因為她的外貌長相身形?因為女性一定要當媽媽,還是女性本來就可以選擇不一定要當媽媽?李梅樹時代的女性,沒有當媽媽的話,會是怎麼樣呢?

孩子在動起來玩遊戲之後,便能在延伸且鎖定單一議題的導覽裡,靜下來聽志工說明一幅幅畫,甚至可能可以有更多延伸的思索,而原本《玩弄火雞的小孩》這一幅作品,甚至不是李梅樹刻意繪製自己孩子的媽媽,但是透過貼近孩子生活的主題、遊戲的本質加上串接得宜的特定議題導覽,我們不是在「教孩子」什麼藝術論點(或還是可以偷偷放進一點點想說的),反而可能一起從「孩子的視角」看出去,各種不同的視角,了解他們怎麼看待百年前李梅樹想要留下的故事。

傳統的空間 vs. 創新的運用

李梅樹紀念館,是一個展示李梅樹早期素描、攝影作品、水彩和油畫原作真跡,以及個人書信文物等的私人紀念空間。開館至今將近 30 年,現由次子李景光(館長)及三子李景文(執行長)負責營運,被認定為台灣最早開始運作且具教育功能的藝術家個人美術館(及文物館)。然而,由於館內展出皆為李梅樹的原作真跡,加上展示空間同時兼用於講座、課程、工作坊或導覽,實則有許多使用限制及展品維護的擔憂。講座、靜態欣賞及講師口述為主的課程、工作或導覽,在執行上可能相對容易。

孩子在動起來玩遊戲之後,便能在延伸且鎖定單一議題的導覽裡,靜下來聽志工說明一幅幅畫,甚至可能可以有更多延伸的思索(來源:台灣瘋北大文教發展促進會)

兒醫兼精神分析學家溫尼考特曾提過:「當孩子成長,世界已超越他嬰兒時的幻覺想像,開始從自身去感知外在世界,這個世界可能有被他探索的快樂,但也有讓他挫敗的沮喪;他透過「玩」去發現且同時創造他自身周遭「中間經驗領域/中介空間(intermediate area of experiencing / intermediate space),也就是孩子遊戲的空間」,而當外在客觀環境的現實支持多元、友善尊重和豐富可玩,去服務孩子主觀想像的內在現實,這種快樂,就會在遊戲感中激起孩子的動機和意願,感受安全和信任,建立起對周遭人事物的關係,去認真投入感知和學習。

因此,當紀念館工作團隊努力經營一個傳統的館所,希望透過創新邀請各種特質的學齡前後兒童到來,藝術欣賞從小培養、美學體驗從小開始、自由創作從小嘗試,不同特質孩子的學習,館所也需要試圖願意放寬心、放開手,在團隊維管可行的作法之下,將館所展覽之外的空間稍作解放,孩子也能獲得身心發展所需的空間硬體支持。

曾經的作法 vs. 可期的未來

現代連結傳統、孩子遇見先輩,美術館希望的傳承,是可以用「玩」的遊戲感創新作法,結合課程加導覽的工作坊,把學齡前後小小孩最愛的元素,像是看繪本、聽故事、玩遊戲、探索主題互動式導覽,以及運用不同材質素材的自由創作,連續堆疊起來的。

在比較偏向傳統立場的學校或課室裡,藝術通常是透過技術磨練和做作方法的傳授來呈現,但這可能會降低孩子的玩興或遊戲感,過度控制甚至會讓孩子的探索意願和學習動機硬生生地被關閉。

許多堅持美術學習和藝術創作是認真嚴肅的課程或導覽,跟玩耍遊戲完全不同,但現在已經因為「兒童參與」更多元進步的概念進入藝文史地美術博物展館空間,研究已經顯示孩子需要更多自由、更少監控、更多選擇、更多遊戲。

活動海報(來源:瘋北大兒童上街趣粉專)

李梅樹紀念館工作團隊認真迎來各種創新可能的實驗作法,令人感動。認真,不等於成人教誨帶來焦慮;認真,不等於成人監督帶來壓力。認真地從小小孩陪伴起,給他們任何支持遊戲、支持學習的友善公共空間環境,引入遊戲感執行作法。認真地玩、玩得認真,玩也是一件很嚴肅的事,而這樣串接小小孩最愛元素地好好玩,才有更多自主學習、發揮想像及創造的未來。

活動側拍(來源:李梅樹紀念館粉專)

後記:李梅樹紀念館除了引進創新,也走出戶外創新。曾加入 2022 年第三屆「瘋北大兒童上街趣」活動,與主辦單位及北大高中合作邀請李佳桂帶領學齡前後的孩子,從李梅樹作品中選擇幾幅,讓孩子玩立體色鹽罐畫創作。每一罐色鹽都是孩子根據梅樹阿公畫作使用的色彩自己調製,依畫作層次堆疊在小玻璃罐中。完成後,再掛上縮小印出畫作的標籤,讓觀看者知道立體色鹽罐對應哪一幅畫。這一次孩子的作品,也感謝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支持,所有答應展出的孩子作品在園區通廊展廳,展覽了將近半個月。

張凱越(萊姆老師,火星上的藝術課創辦人)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合作藝術老師、國立故宮博物院 + 國立台南美術館 + 國立台灣美術館 + 蘭陽博物館 合作講師、台北插畫藝術節 參展藝術家、第二屆瘋北大兒童上街趣行為藝術家。
火星上的藝術課,旨在陪伴3-8歲的兒童進行藝術探索、肢體遊戲、藝術家認識及藝術創作。我們相信唯有讓孩子們保有天馬行空的能力,才能夠不受時空拘束,感受歡樂、愛和自由。 

參考資料:

  • Peter Gray (2013) Free to Learn: Why Unleashing the Instinct to Play Will Make Our Children Happier, More Self-Reliant, and Better Students for Life. Basic Books. New York.
  • 老派博粉的謬思藝想(2017) 博物館參觀學:創造有別於傳統的博物館參觀模式強調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交流互動。https://www.museumvisionary.com/archives/3586
  • Winnicott (2017) Winnicott on Creativity and Living Creative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 Academic Insights for the Thinking World. https://blog.oup.com/2017/03/winnicott-creativity-living-creatively/.
  • Alain Savoie (2019) Essay on Playfulness and Play in Children’s Art Class: A Reflection Based on Winnicott. Creative Education Vol.10 No.2. Canada.
  • 張凱越 (2018) 4 堂 ADHD 兒童之藝術統合教育課程。輔仁大學。台灣。
  • 張凱越 (2018) 「動」感超人-ADHD 兒童之免費藝術統合教育課程企劃書。輔仁大學。台灣。
  • ND Australia 網站:https://www.ndaustralia.com/
李玉華 Christine Lee( 12篇 )

與各國作者合撰《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公園遊戲力》及《45 Urban Ideas for Ukraine — and Every Other City in the World》等書。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育研究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 Urban95 兒童視角城市規劃領導課程證書。’14 年因成為阿皮和阿兜的媽媽,開始關注兒少權利議題。’18 年與眼底城事參訪倫敦出版專題報導,並開始擔任以下講者:’19 年兒童友善城市歐洲聯盟布里斯托大會、’20 年布里斯托自然歷史聯盟網路論壇、’21 年香港創不同學院 好玩大學網路課程、’22 年世界都市公園大會網路論壇 及東京澀谷世界鄰居日網路論壇、’23 年國際遊戲協會格拉斯哥全球大會五國平行對談 及 紐西蘭遊戲協會網路論壇。

成為媽媽前,曾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英語教育顧問、醴瑠服務社企創意長、苦勞網義務編譯、英國樂施會書店志工和伊甸基金會活動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