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雕塑之名】尋找跳脫框架的公共藝術思維──專訪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副總經理徐孝貴

【以雕塑之名】尋找跳脫框架的公共藝術思維──專訪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副總經理徐孝貴

【In the Name of Sculpture】In Search of Out-of-the-Box Thinking on Public Art Interview with Rose Hsu,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L'Orangerie International Art Consultant Co.

談如何追求活絡的雕塑藝術市場,徐孝貴直言其根本的關鍵仍在於良好的創作觀念,作品本身是否吸引人是最重要的基礎。現今,藝術市場早已全球化,當收藏家到藝術博覽會中便能看盡全世界的好作品,年輕世代藝術家若要在國際舞台上競爭,必須呈現出獨特的視野。在資訊發達、資源豐沛的現在,年輕藝術家需汲取更多的養分,在媒材、形式與觀念上為雕塑藝術創造更多新的可能性。

近年,台灣的雕塑創作環境及藝術市場版塊持續地變動,隨著公共藝術案的發展及大型藝術節的興起,公共藝術逐漸成為雕塑藝術家創作及發表的平台越趨多元。其中,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以下簡稱橘園)多年深耕雕塑領域,除了有著豐富的公共藝術與展覽執行經驗,旗下經營的非畫廊代理並銷售許多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因此,本文採訪橘園的副總經理徐孝貴,藉由她的經驗及觀察,與我們分享雕塑藝術發展的近況。

橘園國際藝術執行副總經理徐孝貴。(橘園國際藝術提供)

公共藝術的現況與侷限

談到雕塑的市場,徐孝貴認為以畫廊的經營情況而言,雕塑作品的銷售狀況與平面繪畫有些微的落差,主要的決定因素在於藝術家的作品品質,藏家的喜好與陳列想像亦是關鍵,與繪畫不同的是,收藏雕塑需考量收藏的儲存及展示空間,也因此中小型雕塑是市場中最受觀迎的類型。

而擅長規劃公共藝術案的徐孝貴說到,公共藝術案相當複雜,需要思考許多的細節,除了基本的作品材質、尺寸,也包括公共性與藝術性、設置地點屬於室內或室外、展示方式是懸掛或立於地面、觀看的動線等,更進一步還需考慮作品與空間的內裝如何融合、如何與周圍建築物間聯動。公共藝術的樣貌多元,除了靜態雕塑也有機械動力裝置,甚至能以水作為主體。但徐孝貴也坦言,台灣目前的公共藝術難以像國際那般有著豐富且創新的面貌,原因與整個評選機制有很大的關聯。

目前,台灣的公共藝術經由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來執行,在這個遊戲規則之下,公共藝術被視為美學及藝術教育的管道,但在教育的框架中,藝術創作往往會少了啟發性,並且跳脫不出對於形式美的追求,且作品的公共性被提前,藝術性往往被置於後。公共藝術發展初期執行者及藝術家都在摸索,但當所有的作品都在制式的規則中產生,時間久了難免變得模式化而產生了疲憊感。藝術家為了符合評選機制所建立的遊戲規則,有時會做出與原創作概念有所落差的作品,甚至成為景觀工程的設計師。藝術創作與評選機制兩者的落差如何彌平,進而達成共識,需要不停磨合與溝通。徐孝貴認為台灣的評選機制應該更有開創性,給予藝術家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視藝術性為核心,先談藝術性再談公共性。同時她也提到近年來社會住宅及台電的公共藝術案都有許多嶄新且有創意的作品出現,對於公共藝術往好的方向前進,仍是值得期待的。

橘園國際藝術執行2016台電台中公共藝術節,圖為黃盟欽作品《飛翔的理由》。(橘園國際藝術提供)

大型藝術節作為雕塑藝術的實驗平台

除了公共藝術案,橘園也曾執行過如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澎湖地景藝術節、台北市公共藝術節等大型藝術展。這三個展覽對徐孝貴來說都是很特別的經驗。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主要的目的在於城市行銷,因而以高雄重工業為主題,邀請藝術家以鋼鐵為媒材創作出具突破性的雕塑作品,強化材質所帶來的視覺衝擊與藝術風格。2001年的澎湖地景藝術節則是一次全新的經驗,當時「地景藝術」的概念在台灣仍不盛行,橘園與藝術家們共同做了一次地景藝術的實驗。例如日本藝術家景山健(Ken Kageyama)用竹筷在稻田裡創作出一片相當壯闊的景觀。游文富也首次使用羽毛創作作品《讓沙丘飛行》,後來羽毛逐漸發展成他主要的創作媒材。由於地景藝術節裝置的作品不似永久設置的公共藝術,藝術家可以在材質上做更大膽的嘗試,也因此產生了許多具有創意的作品。此外,徐孝貴也提到這類型藝術介入社區的活動特別需要做更多的溝通,橘園團隊與作品設置點周邊的居民開了多次協調會,讓居民了解活動的宗旨及藝術家作品內涵。必需建立主辦單位、執行單位、藝術家及居民的共識,才能使活動圓滿進行,總的來說這次活動是十分愉快的經驗。

2001澎湖地景藝術節現場,圖為游文富作品《讓沙丘飛行》。(橘園國際藝術提供)

橘園團隊執行2002台北市公共藝術節時,因為沒有先例,執行起來十分辛苦。藝術節的經費來源是內湖污水處理場,依規定會將作品放在處理場內,但主辦單位台北市文化局有另一層思考:公共藝術非得是永久設置嗎?若放在污水處理場無法與市民互動便會失去公共性的初衷。因此,文化局期待第一屆公共藝術節使公共藝術從封閉的基地走出,進入人群,並透過諸多民眾參與的活動,與更多的市民接觸。第一屆台北市公共藝術節改變了公共藝術的設置邏輯,將永久設置跟暫時設置結合,是這次藝術節的創舉。

觀念作為雕塑藝術的基礎

徐孝貴認為藝術季/節亦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能提供給雕塑藝術家嘗試的機會。而這仰賴的是主管機關、執行單位及藝術家三方緊密的合作。主管機關必須能理解創新的思維,執行者才能尋覓適合的藝術家加入,共同激盪出多元的樣貌。唯有跳脫傳統框架的限制,才能為雕塑藝術帶來新的可能性。

若要談如何追求活絡的雕塑藝術市場,徐孝貴直言其根本的關鍵仍在於良好的創作觀念,作品本身是否吸引人是最重要的基礎。現今,藝術市場早已全球化,當收藏家到藝術博覽會中便能看盡全世界的好作品,年輕世代藝術家若要在國際舞台上競爭,必須呈現出獨特的視野。在資訊發達、資源豐沛的現在,年輕藝術家需汲取更多的養分,在媒材、形式與觀念上為雕塑藝術創造更多新的可能性。

橘園國際藝術在中國吉林市松花江新城執行的公共藝術案,圖為林建榮作品《燈泡人》(2015)。(橘園國際藝術提供)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1年10月號349期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更多今藝術&投資最新消息】

Facebook

林芷筠( 2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