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永恆凝滯與不斷運動的碰撞——專訪雕塑藝術家王尋

永恆凝滯與不斷運動的碰撞——專訪雕塑藝術家王尋

大河美術於2024年12月14日至2025年2月15日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以王尋的生命軸線為主題,呈現他從青年求學、赴美留學到近期創作的當代歷程。王尋的雕塑以簡約流線的體態,捕捉動作的瞬間與時間的流動,展現靜止與動態的交織美感。他摒棄傳統對「永恆凝滯」的追求,從美國的學習經驗中汲取靈感,結合「不斷運動」的理念,創造出既靜且動的藝術表現,透過捕捉身體在連續時間中的片刻,凝聚運動軌跡與力量。不僅重現姿態,更提煉動態在時間與空間中的交織過程,如動態切片般將生命律動定格於永恆,賦予雕塑深刻的詩意與生命力。

王尋雕塑中的身體,削弱了可辨識的五官、肌肉線條,讓體態甚至化為極簡而帶有流線感的造形,彷彿凝結於某個動作之瞬間,當時間緩慢流動,人體中動作的「力」也隨之拉伸。然而,這個身體並不是透過血脈賁張的筋脈,或者是肌肉起伏線條,來展現人體運動的狀態,而是企圖捕捉一段時間內身體的序列動作。無論是「時差雕塑」(Space in Time Sculpture)或者是「視差雕塑」(Parallax Sculpture),都可以見到王尋作品中,意圖抓住某種對於身體運動狀態的片刻。

王尋的雕塑以簡化造形凝結動作瞬間,捕捉時間中身體的力量與序列動作。「時差雕塑」與「視差雕塑」展現他對運動片刻的捕捉。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大河美術在2024年12月14日至2025年02月15日,以「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為題,為他策劃個展,以其生命時間為軸線,引領觀眾走過藝術家自青年求學、赴美留學工作至持續不斷創作之新作的當代歷程。除了回顧了他在返臺前,於好萊塢製作的多部經典動畫,還有展區末的「檔案互動櫃」,可以疊合王尋的生命歷程與當時的時代背景與其發生的事件。展覽也展出被國立臺灣美術館所收藏的「Torso系列」作品,以及當年奪得臺北市立美術館美展(今臺北美術獎)雕塑類首獎的翻製作品。

圖為被國立臺灣美術館所收藏的「Torso系列」作品,於「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中展出。(大河美術提供)

自雕塑而出,動畫而入——王尋的前半生

回溯王尋的青年時期,王尋曾於青年時期來到鶯歌打磨了自己的雕塑能力,也自匠師系統的薰陶中逐漸走向藝術學院的學術體系,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這段學習歷程使他雕塑的技法亦加地純熟。甚至在1989年,以優異的作品奪得第16屆臺北市立美術館美展雕塑類首獎。但他也提到自己同時對於這一脈相承的「美院」系統感到質疑,越是在「純藝術」的「真善美」美學線性般的鑽研道路前進,越是感受到侷限。於是他決定前往美國的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進修,後取得紐約理工學院(New York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電腦動畫碩士學位,但是在電腦CG發展史上有一席之地,最早的3D CGI電影技術,便是由其師生共同發展出來的。

王尋青年時期於鶯歌磨練技藝,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臺藝大)雕塑系,圖為當年國立藝專雕塑系第一名的作品。(大河美術提供)

畢業之後,王尋進入美國知名視覺特效公司節奏特效工作室(Rhythm & Hues Studio),從事幕後 3D 建模與技術指導工作,也在特效團隊中為複雜的造形人物進行建模,並且擔任特效與程式設計師,在產業的第一線,測試角色的樣貌。對於他而言,工作「實踐」比起學院的學習,這更是一個從傳統的純藝術領域,跨度到數位動畫影響的關鍵。工作時,王尋經常思索要如何將角色在運動的畫面中,塑造得更為流暢,透過拉長、壓扁、誇張與變形,並且在逐格製作的過程中,捕捉角色身體的動態。

畢業後,王尋加入美國節奏特效工作室(Rhythm & Hues Studio),從事3D建模與技術指導,專注於角色動態的流暢塑造。圖為王尋曾協助動畫製作之電影,由左至右為:《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與魔衣櫥》、《博物館驚魂夜》、《加菲貓》、《X戰警2》、《MIB星際戰警》、《貓狗大戰》以及《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大河美術提供)

自記憶凝結而出的身體語言

王尋的「時差雕塑」系列,自時間動態的連續性出發,企圖碰觸在空間裡「有序列動作的肢體語言」。在一段時間中,身體「動態」在須臾後會消逝,無論是照片或是錄影,也無法再現那一連串的身體樣貌,肢體的動作與張力僅能存於人們的記憶中。他指出:

「時間與空間是兩個不同向度的座標,具有某種對立性,而真正將這兩者合一的先決條件,就是我們的記憶。」

王尋
王尋2019年創作的《躍》以黑色呈現凌空後躍瞬間,細膩刻畫肌肉線條與動態美感,凝結力量與柔韌於雕塑之中。圖為王尋作品《躍》於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也就是說,因為時間會如線性般不斷地流逝,物是人非。而只有在記憶中,此刻的時間與此時的空間才會同時並存。王尋在2019年創作的《躍》以深沈黝黑的色澤呈現,描繪了一個人物凌空向後躍動並以後背著地的瞬間。作品細膩地展現了人物每一分肌肉的線條:手指與腳趾的動態、肌肉的起伏乃至下頜的弧度都清晰可見。隨著身體向後躍起,肌肉自然放鬆並向後拉伸,而在即將落地時,背部與腿部的肌肉逐漸收縮,呈現出屈身拉起的動態美感,將瞬息之間的力量與柔韌完美凝結於雕塑之中。

2024年創作的《扶搖直上》捕捉人體躍起的瞬間,層疊動態身影交融於一處。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2024年創作的《扶搖直上》展現人體翩然向上躍起的姿態。王尋以巧妙的手法逐格捕捉人物動態,將跳躍的瞬間層層疊合,彷彿無數躍動的身影交匯於一處,相互交融。而躍起的腿部則以融化般的手法處理,彷彿向下流淌,化為一灘雪白泥沼。烤上白漆的銅材塑造出光滑而飽滿之肌理,將動態的身體定格於永恆之中,彰顯出生命的張力與詩意。

《扶搖直上》中,王尋將腿部以融化般手法延展如雪白泥沼。白漆銅材的光滑肌理,定格動態於永恆,展現生命的張力與詩意。(大河美術提供)

而《轉大人》則描繪了一個人物向前跳躍的瞬間。作品呈現一個較為稚嫩的角色,從如雲朵般堆疊的起點跨步躍向彼端。在跳躍的過程中,角色逐漸轉變為成熟的青年,最終於另一團雲朵中穩定落腳,身形略微後傾而直立。王尋在這件作品中進一步簡化了人物的肢體線條,將《扶搖直上》中清晰可見的手指轉化為更加圓潤的造型,而人體疊合之處也以如雲朵般的手法處理,形成柔和而富有層次的團狀結構,增添了作品的輕盈感與詩意。

《轉大人》捕捉人物從雲朵般的起點跳躍至彼端,過程中由稚嫩轉變為成熟青年,最終穩定落腳於雲朵,身形後傾直立。圖為王尋作品《轉大人》。(大河美術提供)

張力擴大——人物運動的「力」之呈現

「視差雕塑」係由不同透視鏡位的差異,讓雕塑在各方視角產生極大的視覺落差,使其張力擴至最大。在這個系列的作品中,可以看見兩個面向,其一為王尋在詮釋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所呈現的速度感,將人體扭曲變形,在不同視角下可以見得高層次的立體感。其二則是塑造獨特的平衡方式,如蜻蜓點水般,以單點支撐整個雕塑軀幹的重心,更以呈現人物運動的姿態。

「視差雕塑」透過不同視角的差異,展現極大的視覺落差與張力。此系列作品一方面詮釋人體運動的速度感與立體層次,另一方面以單點支撐塑造如蜻蜓點水般的平衡,展現人物動態之美。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在《獵物》中,人物以跨步向前的姿態呈現,手臂向前伸展,纖長的手指試圖捕捉某物。作品正面展現出一幅宛如動畫定格般充滿張力的畫面,而轉至側面,則可見王尋的巧妙設計:右臂與左大腿被刻意拉長,呈現出向前延伸的動態感,而左手與右腿則被縮小,形成比例上的對比,更強化了作品的戲劇性與視覺衝擊。

《獵物》描繪人物跨步前行、手臂伸展捕捉之姿,正面如動畫定格般充滿張力。側面則展現巧妙設計:右臂與左大腿被拉長,左手與右腿縮小,強化比例對比與動態張力,增添戲劇性與視覺衝擊。圖為王尋作品《獵物》。(大河美術提供)

《懸停》是一件充滿動態張力的雕塑作品,描繪了一個人物以粗壯的左手臂向下施力,雙腿屈膝於身體前方,彷彿在蓄勢待發之間,準備藉助手臂的支撐向前一躍。王尋採用變形手法,刻意縮小未施力的雙腳與右手,使其退居次要位置,並將左手拉長至宛若橡膠般的形態,形成誇張的比例對比。這種不對稱的設計,不僅強調了人物動作的瞬間張力,也凸顯了身體的運動軌跡與內在力量,賦予作品一種突破現實的戲劇性表現,讓觀者感受到雕塑在靜止中蘊含的強烈動勢與生命力。

《懸停》描繪人物以粗壯左臂施力,雙腿屈膝蓄勢待發,準備向前一躍。王尋縮小右手與雙腳,拉長左臂形成誇張比例,強調動作張力與運動軌跡,展現突破現實的戲劇性與生命力。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頂天立地》是一件充滿力量與張力的雕塑作品,描繪了一個人物以單手支地的姿態,雙腿向上張開並極力延伸。王尋在這件作品中刻意強化雙腿的肌肉線條與比例,正面所見是粗壯富有肌肉的大腿,而側面則是如帶狀般被拉長壓扁,形成視覺上的極致張力。此作在大河美術挑高的天井空間中呈現時,尤為引人注目。特別是觀者步上階梯時,視角的變化使這雙富有表現力的雙腿在視覺上顯得更為突出,彷彿將整個空間都納入其張力的延伸之中。雙腿的向外擴展不僅增強了雕塑的動態感,也賦予作品一種凌駕空間的壯麗氣勢,使其在不同角度都能展現出豐富的層次與細節。

《頂天立地》描繪人物單手支地、雙腿向上延伸的姿態,強調肌肉線條與張力。作品於大河美術挑高天井空間中展現壯麗氣勢,隨視角變化更顯層次與動態感。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生命經驗之凝鍊

王尋的「人生系列」以其生命經驗為靈感,透過柔和圓潤的表現手法,凝聚出人生不同階段的深刻意象。他擅長運用慢動作動態捕捉與肢體變形技術,賦予雕塑作品動感與流暢的質感。在三件《女大十八變-窈窕淑女》中,女性形象以布巾包裹,展現簡約而優雅的曲線,傳遞出寧靜而內斂的氣質,與系列中其他動感作品形成對比。對於子女成長的關愛與期許,則鮮明地表現在《只要我長大-子望成龍》與《只要我長大-想飛》中。前者以圓潤如雲的龍盤旋於手伸出的方向,小金人則微妙地立於前方,象徵承載期盼的關係;後者則以飛翔的人物背後的金色小翅膀,呈現後仰升騰的姿態,並與旁邊仰臥托臉的小金人形成呼應,傳遞對夢想與自由的渴望。作品充滿個人情感,也折射出王尋對家庭與生命深切美好的哲理。

王尋的「人生系列」以柔和圓潤手法呈現生命階段意象,結合慢動作捕捉與肢體變形技術,賦予作品流暢質感。《女大十八變-窈窕淑女》以布巾包裹女性形象,展現簡約優雅曲線,傳遞寧靜氣質。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永恆凝滯與不斷運動的碰撞

觀察王尋的作品,可以發現他以人體作為雕塑的核心載體,幾乎所有作品都圍繞著一個角色的身體展開。不同於學院傳統中對於「永恆凝滯」的追求,王尋在美國的學習經驗使他接觸到完全相反的創作理念,即「不斷運動」。他試圖將這兩種看似對立的觀念結合於作品之中,創造出兼具靜止與動態之美的藝術表現。在他的雕塑語言裡,作品的「永恆凝滯」並非單純的靜止,而是透過捕捉動態身體在連續時間中的某一片刻,將其固定於瞬間的運動狀態之中。這樣的創作手法不僅僅是對於單一姿態的重現,更是對人體運動軌跡的提煉與凝聚。王尋關注的不僅是動態本身,而是動態在時間與空間中交織的過程,他的作品如同一個動態切片,將生命律動的片刻定格於雕塑之上。

在王尋的雕塑語言中,「永恆凝滯」並非靜止,而是捕捉動態身體在時間中的片刻,將運動軌跡提煉凝聚於瞬間。他關注的不只是動態,而是其在時間與空間中交織的過程,作品如動態切片,定格生命的律動。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王尋曾自述,他不喜歡過度強調肌肉賁張的畫面,這使他在雕塑創作中刻意剝除「肉感」,轉而以簡化的造型語言呈現。他的作品捨棄繁複的細節與多餘的肌理,化繁為簡,追求一種低限的美感。他自述為一種「多一筆不行、少一劃也沒辦法」的最為適恰的平衡。

同時,他選擇以純白,或者是略帶深沈氣質的銅黑色與古銅色,作為表現材質,避免色彩分散觀者的注意力,讓焦點回歸於作品的「動態」本質。對王尋而言,動態的流動性比起身體在發力瞬間的張力更為重要,他的雕塑試圖捕捉的不僅是運動的軌跡,更是運動中蘊含的生命韻律。

王尋曾提到,他不斷思索如何將自己在不同領域的學習經驗交織融合,並將這些碰撞出的火花轉化為能夠展現成果或留存於後世的創作形式。這份追尋與探索,成為他生命歷程中的核心動力,也逐漸形成他作品的內在靈魂。他從雕塑出發,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在美國的求學與工作經歷中,不僅學習技術與理念,更試圖找尋深藏於內心的藝術答案。

展場特別設計檔案櫃,串聯王尋作品與人類歷史事件,引導觀眾探索大歷史對個體記憶的影響。圖為大河美術所舉辦「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展覽一景。(大河美術提供)

然而,這份探索並未讓他遠離雕塑的初衷。最終,他選擇以雕塑為歸宿,將半生的經驗與感悟悉數傾注於作品之中。他的雕塑不僅呈現了永恆凝滯的形態,更蘊含著流動的生命韻律,彷彿在靜止與動態之間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這種表現形式,既是他對於自身生命歷程的凝練,也是一種將藝術回歸本質的詮釋。對王尋而言,雕塑不僅是創作的媒介,更是表達自我、探索生命意義的重要途徑。

他對自己的創作曾評價道:「出現得太晚,但從未離開藝術領域。」事實上,王尋從未偏離他的藝術軌跡,他始終在創作的道路上執著前行。這種堅持,不僅彰顯了他對藝術的忠誠,更體現了他在雕塑背後深刻的情感與對生命的獨到見解。

王尋曾評價自己的創作:「出現得太晚,但從未離開藝術領域。」事實上,王尋始終堅持在創作道路上執著前行,展現對藝術的忠誠與對生命的深刻見解。圖為藝術家王尋。

王尋雕塑展——導演型的雕塑家,動態間的捕捉手

日期|2024/12/14 (六) – 2025/02/15 (六)

地點|大河美術(臺中市南屯區大業路 281 號)

李京樺(Jing-Hua, Lee)( 33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