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是漢人文化中所謂的「中元」,在臺灣是相當重要的歲時節慶,民間也稱之為「鬼月」,這段時間全臺各地均有許多祭祀活動。由於這段時間民間流傳許多禁忌,帶給民眾一種諸事不宜的印象。然而,因應中元所出現的普渡活動,卻使整個七月呈現熱鬧喧騰的氣象。清代官員唐贊袞在《臺陽見聞錄》中提到清領時期中元時節的臺灣景象:「臺俗盛行普渡,…家家燈燭輝煌,並結綵燈,多至千百,笙歌達旦,名曰放水燈。豬羊雞鴨,砌成山塔,百盤菓品海菜,羅列高臺。無賴之徒,爭相奪食,名曰搶泒,費用極侈。」
及至日治時期,中元節的鋪張氣派未減。來臺的日本官員佐倉孫三以古典漢文寫成的《臺風雜記》記載:「中元盂蘭盆,戶戶爭奇,家家鬥奢,山珍海味,酒池肉林,或聘妓吹彈,或呼優演戲,懸綵燈、開華筵,歌唱管弦,亙一月之久。…竟以薦祓幽魂之事,為耳目娛樂之具,…若計以全臺,其所費實不貲也。」這種宛如喜慶一般的熱鬧慶典,也成為日治時期畫家的筆下題材。
郭雪湖《南街殷賑》局部。(圖片來源:《台灣美術全集9》)
描繪七月活動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應該是郭雪湖入選第四回臺展《南街殷賑》。這幅因為賀歲電影而廣為人知的作品,本身富含多重意義。首先,這張作品是描繪今日迪化街一帶的畫作,反映當年大稻埕作為臺北商業中心的熱鬧景致。然而,這件作品並非郭雪湖「對景寫生」,而是他蒐集大量資料後所繪製出來的「合成」景色,甚至為了增加畫面的豐富度,將原本現實街屋的兩層樓加高到三層樓,藉此營造出氣派的視覺感,呈現出濃烈的臺灣本土風情,可以是說是自第二回臺展《圓山附近》之後,另一種面向的「地方色彩」,因而成為臺灣美術史的代表作品之一。
但,另一個較少為人所關注的地方,是《南街殷賑》所描繪的時間點,正是中元期間。除了畫面右下角霞海城隍廟上方巨大的「慶讚中元」旗幟之外,郭雪湖亦畫出街邊兩側商家掛出的「中元大賣出し(中元大特賣)」、「中元贈答品」、「中元大減價賣出」等立旗,反映當時臺灣受到日本文化影響,在中元期間互贈禮品的習慣。日本傳統習俗會在中元節(御中元)及歲末年終(御歲暮)時相互贈送禮物,稱為「贈答」。這種互相贈送禮物維繫人際關係的習慣,臺灣雖然也有,但一般是以中秋節為主。因此,郭雪湖畫中所見到的特價廣告,顯然是因應日本人習慣才出現的產物。呼應此一習慣的還有畫面上「蕃產內地みやげ(蕃產內地禮品)」、「蓬萊名產 竹細工品」等明顯可見的招牌,顯然都是針對有送禮需求的日本人。購買禮品的日本人,與採買普渡祭品的臺灣人,共同譜出大稻埕一帶熱鬧市街的景致。
村上無羅《基隆燃放水燈圖》。(圖片來源:台展資料庫)
除了著名的《南街殷賑》外,1927年第一回臺展即有村上無羅所繪製的《基隆燃放水燈圖》,內容就是基隆著名的傳統中元祭典。民眾在夜裡舉著以燈籠串接起來的龍形巨陣,觀看的人潮圍聚在道路兩岸與樓閣窗邊,彷彿可以感受到夜裡喧騰的聲音。畫面右下方舉著「中元」的牌子,清楚點出畫作描寫的時間。恰巧1928年的《臺灣日日新報》即曾報導基隆中元節祭祀的情形:「既報基隆慶安宮,盂蘭盆會,如所豫定,去八日夜燃放河燈,是日由地方而來者,有數萬人之多,…市中頓形熱鬧。午後五時半頃煙火三發,各姓及各團河燈,齊集當廟前,由督隊者指揮,自第一番至三十六番,順序出發,繞行全市。…沿途變成白晝,…兩邊圍觀之人,交通為之杜絕。…各團多為龍燈。就中芭蕉仲買團所裝藝閣,閣上滿飾花燈,燃以瓦斯火,燦爛奪目。…公園廣場,殆被塞滿,其人數不下三萬。」與村上無羅的作品對照,更能理解畫面中的細節,成為舊日報導的最佳配圖。
徐清蓮《春宵之圖》。(圖片來源:台展資料庫)
施玉山《朝天宮的祭典》。(圖片來源:台展資料庫)
臺展舉辦的最初幾屆,都可見到描繪節慶活動的作品入選,除前述提到的作品之外,由現存圖錄中,尚可見到如第二回臺展徐清蓮的《春宵之圖》,描繪元宵節晚上在廟前提燈、舞龍、放煙火的熱鬧景象;第三回施玉山的《朝天宮的祭典》,則是以廟會遊行為主題,運用多點透視的方式,將廟會繞境的模樣描繪出來,形成獨特的畫面呈現。可見對當時的評審而言,臺灣的節慶可以展現出有別於日本本地的風土民情,表現出臺灣的「地方色」,繼而強調臺灣的獨特面貌。臺灣的傳統廟會與節慶雖然可以追溯到清領時期,但早期留存的圖像資料並不豐富,透過畫家的繪畫創作所保留下來的圖像資料,雖然不一定反映實際的情況,但亦可與文獻紀錄相互對照,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當時人的觀感,成為保留臺灣傳統文化的珍貴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