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視野的交會:台灣、蒙古移民敘事交流考察

視野的交會:台灣、蒙古移民敘事交流考察

歌德學院東亞及東南亞各分院於2018年聯合策劃「移民敘事」(Migration Narrative)計畫,並邀請來自九個亞洲國家的策展人參與本計畫,共同討論及探索當代藝術實踐與21世紀人口遷移之間的關係,並從一連串的問題做為開端:誰在討論移民議題?我們當在什麼時機討論移民議題?移民議題和藝術生產的關係為何?這些藝術作品是關於地域性遷徙、關於移民議題,還是由移民藝術家所創作呢?藝術是否為移民的其中一個場域、一個主題、一種結構或是一種態度?
歌德學院東亞及東南亞各分院於2018年聯合策劃「移民敘事」(Migration Narrative)計畫,並邀請來自蒙古、香港、中國、印尼、韓國、日本、新加坡、台灣及泰國共九個亞洲國家的策展人參與本計畫,共同討論及探索當代藝術實踐與21世紀人口遷移之間的關係,並從一連串的問題做為開端:誰在討論移民議題?我們當在什麼時機討論移民議題?移民議題和藝術生產的關係為何?這些藝術作品是關於地域性遷徙、關於移民議題,還是由移民藝術家所創作呢?藝術是否為移民的其中一個場域、一個主題、一種結構或是一種態度?邀集本計畫之策展人至韓國光州、首爾及德國柏林參與系列國際研討會及工作坊,討論移民議題在各自國家的互文關係以及與自身策展實踐的關聯性,並以「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的移民議題」展開交流。
參與計畫的策展人包含鄭德恩(香港)、金海珠(Haeju Kim,韓國首爾)、茱莉亞.莎里榭提亞提(Julia Sarisetiati,印尼)、鄭美雅(台灣)、諾敏圖雅.巴山庫(Nomintuya Baasankhuu,蒙古)、潘瓦迪.諾帕吉.瑪儂(Penwadee Nophaket Manont,泰國)、沙布爾.侯賽因.穆斯塔法(Shabbir Hussain Mustafa,新加坡/斯里蘭卡)、Soyean Goak(韓國光州)及夏彥國(中國)等九位策展人,受邀策展人也將邀請藝術家針對此議題進行作品製作,並共同策劃由蒙古非營利機構蒙古藝術協會(Mongolia Art Concil)主辦之「2019年烏蘭巴托國際媒體藝術節」,年末將移師至韓國光州亞洲文化中心展出。台灣策展人鄭美雅除委任藝術家王福瑞、蔡佳葳、林怡君及許哲瑜至蒙古進行駐地創作及研究調查外,亦邀請蒙古藝術家及機構營運者來臺交流,並透過各自的創作實踐以交換對此議題之想像及視野。
林怡君《47.8864°N, 106.9057°E》。(林怡君提供 )
當蒙古人民共和國在1924年以全球第二個社會主義國家之姿立國時,其首都烏蘭巴托仍是一個僅有六千多人、佛教寺院林立的城市。1945年左右,烏蘭巴托歷經劇烈現代化和都會化,逐漸形成一個現代都會大城,並成立城內大學、國會和經貿中心等。到了1990年代,社會主義在蒙古逐漸終結,現行憲法通過後並建立蒙古國,此時烏蘭巴托的人口再度大幅增加。幅員佔地近157萬平方公里的蒙古國,總人口共約3百萬人,卻有將近一半的人口,集中居住於僅占全國土地面積3‰的烏蘭巴托,「移民」在蒙古是不同於全球化脈絡下的獨特敘事。
在急速現代化的過程中,蒙古的智慧型手機、網路使用者高達全國86%的人口,相較於蓬勃發展的新媒體技術,在當代藝術實踐範疇,卻未見藝術家開始以科技媒體創作之趨勢。為了推動相關創作的發展,蒙古藝術協會自2016年起,舉辦烏蘭巴托國際媒體藝術節以及「玩時間」音樂節,以引薦作品並促進國際交流。本年度國際媒體藝術節將以「移民敘事」為題,九位策展人個別邀請藝術家以現地製作及研究等方式,進行錄像、聲音、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及裝置等形式之創作,展覽呈現全球化視野下,來自蒙古、東亞和東南亞各國的在地觀點,以及各自對遷徙及移動的詮釋,並在多元文化脈絡下,映射出各自對全球變遷的想像。
蔡佳葳作品展出現場。(蒙古藝術協會提供)
台灣藝術家方面,自2010年起使用指向性喇叭創作的聲音藝術家王福瑞,至烏蘭巴托市區、寺院及近郊草原採集環境聲響,並以草原上呼嘯的風吹聲,以及充滿在烏蘭巴托的電磁波聲,透過指向性喇叭投射在展間牆面,如此造成聲波的來回反射,觀眾亦可在不斷迴盪的聲響中感知細微的變化。作品深受佛學哲思緣起論影響的蔡佳葳,則以蒙古薩滿文化為研究對象,她與當地聲音藝術家、編舞家和喇嘛進行長征,考察薩滿教作為非物質文化的遷移,並一路往北行至西伯利亞邊界探訪重要的薩滿區域,最後在展場以焚香及牛糞塚裝置,作為宗教及精神性傳統與凡俗的隱喻及對話。
王福瑞聲音採集紀錄。(響相工作室提供)
對外地人來說,在一望無垠的蒙古草原上辨認方位幾乎難如登天,日日與大地為伍的游牧人家則有一套傳統的方位及定位系統,年輕藝術家林怡君則延伸其對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思考,嘗試在蒙古現代生活中搜索遷移與定居之間的衝突,遊牧文化與都會文化並置發展的歷程,以及當代都市方向感的重建經過。於游牧人家進行駐地研究的許哲瑜,則以曾於野外滅絕的「蒙古普氏野馬」為題,在當地進行一連串的調查,藉以理解歷經歐亞帝國、統治中原、共產社會到當今現代化以來,蒙古人對其身分認同的想像,並於其錄像作品中呈現此一複雜框架。
竹圍工作室參訪,左起:三位蒙古文化工作者 Byambanyam Urtnasan、Gerelsuren Ganbold及Ikhbayar Urchuud、竹圍工作室總監洪秉綺、駐村藝術家海納馮杜。(竹圍工作室提供)
烏蘭巴托新媒體藝術節執行經理Gerelsuren Ganbold、導演及媒體藝術家Ikhbayar Urchuud和作家暨文學出版社總編輯Byambanyam Urtnasan則來台,以在地生態系統為交流要旨,於台灣各地關注在地生態環境及藝術生產的機構進行交流,並共同反思保有傳統文化與全面擁抱現代性的掙扎與矛盾。台灣和蒙古雖擁有截然不同的氣候與地理環境,卻因各自歷史背景及政治局勢處於邊陲之地,而當亞洲國家的能動性皆受歐美國家為主導的全球脈動所牽引,我們當如何以各自文化歷史、社會、經濟及政治等處境,透過生態及其系統回應移民議題,並展現不同於歐美國家對於「移動」及「移民」的固有想像,即是本次交流之精神所在。
官妍廷( 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