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主編呂佩怡,曾試圖以此書梳理臺灣20多年來與展覽相關的文件與檔案,釐清所謂「策展」在臺灣藝術與展覽發展史中意義的流變。試圖從策展意識的發展角度,給予臺灣當代藝術發展一種可能的定位。她也同樣持續在高等藝術教育體系的策展領域任教,特別會去關注歐洲系統的藝術學院生態,是如何在策展領域處理教學。
「1998台北雙年展:欲望場域」展覽現場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圓點的強迫妄想》,當時雙年展由南條史生策展,南條的角色也為台灣帶入國際策展人的想像。(© 台北市立美術館)
歐美的策展培力資源不需刻意,因為他們有完整的生態
歐美大約是自1990年代藝術學院內開始關注策展,包括策展學位的創立、展覽史研究、策展理論建立等。如1992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當代藝術策展碩士學位,便是當時歐美學院內設置策展學程之始。然而,這其實和臺灣開始關注獨立策展議題的1990年代末並不會相差太遠,但仍具有差異的部分,是歐美已經有發展百年的博物館、美術館體系的建置,這些體系的完整建置,讓無論是讀藝術史、策展領域的藝術學院學生,都能在學習時期就能銜接到美術館或是畫廊的現場工作。
畢業後,這些歐美藝術學院的學生也順勢在藝術機構內,從策展助理,變成助理策展人,之後可能會開始成為小型機構的策展人,再跳往中型機構,再到國際型的雙年展、藝博會系統等。國外策展人會有一個可想像、生涯的進階過程,藝術產業的生態層次也非常多元。「因為歐美的生態與機構夠多元,我側面觀察到的是他們體制內的策展培力資源,並不需要太刻意去做,但這背後其實是歐美數百年完整的藝術展示、博物館歷史體系在支撐。」
從摸黑的自學開始:如何從西方概念長出屬於臺灣的策展意識
但歐美策展領域學校教育的部分,卻是在1990年代才比較正式地進入學院,當時的教師必須要準備很多教學資料,但卻苦無比較有系統的書籍與文獻,教學的方式也偏向「經驗傳承」。過去的策展教學會比較個人的方式,抑或非常看重展覽案例,比較明確的參考書目則是如1996年《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出版的研討會文集,主軸討論當代的展覽與展示,或是2008年出版的《策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也是偏向以訪談重要策展人的訪談錄來呈現。但因為教學總是需要更為系統性的建立資訊,逐漸的「展覽史」、「展覽理論」的部分就會被慢慢梳理出來,呂佩怡觀察大約到2008至2010年開始,歐美才逐步有專門討論策展歷史、理論的專書被大量整理出來。
2008年出版的《策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Curating)。(本刊資料室)
呂佩怡的博士論文《Off-Site Art Curating: Case Studies in Taiwan》專注於策展領域研究,處理臺灣美術館之外的獨立策展,回臺後她和學生一起將美術館、其他機構的資料補足,構成《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這本書。而她回顧臺灣開始有「策展人」這個正式的身分大約是從1990年代開始,但這個工作名稱的意義並沒有被多數藝術圈的人完全確認與承認。當時就是參照著國外案例,思考對於這份工作的想像,並同時存在對於策展人名詞定義各說各話的模糊階段。「我們現在熟悉的當代策展概念是一個非常西方化的產物,但策展人面對展覽卻是非常在地化的,臺灣第一批美術館館內或獨立策展人幾乎都是從自學開始的,實踐的時間長就會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我想屬於臺灣的策展意識就是這樣慢慢成長出來的。」
2015年出版的《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本刊資料室)
策展是可以教授的嗎?讓知識的傳授存在於學術與現實的中間
而臺灣早期的策展教育約1990年代開始,可能埋在某堂課,或某堂課一兩次的課程,類似有1995年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的「美術史與藝術行政組」、1996年南華大學的「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簡稱南藝大)的「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所」和「博物館學研究所」,也有許多與策展有關的課程多數在藝術管理研究所當中,如2002年成立的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2005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簡稱北藝大)「博物館研究所」、2006年台藝大的「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的「跨領域藝術研究所」,2009年北藝大的「藝術跨領域研究所」設置的「當代策展」課程,以及歷史悠久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簡稱國北教)「藝術與設計系」與2008年成立的「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裡也都持續有類似策展的課程教學內容,而國北教於2016年成立的「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更是亞洲首創將「策展」兩字放置到學程正式名稱當中的課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於北師美術館課堂現場。(取自CCSCA臉書)
當有越來越多系所將策展領域逐步走向系統化的教育,並透過課堂開始整理策展歷史與理論,也試圖將策展知識變成更有組織化的內涵時,這些系統化卻也同樣存在僵化的危機。許多人都會問「那策展可以教嗎?這就如同很多人問藝術可以教嗎?」呂佩怡也認為過於系統化也存在僵化的可能,然而她認為能在策展教學上避免僵化的方式,就是讓知識的傳授存在於學術與現實的中間,「我們可以用實踐與實作重新去滋養與理解理論,但理論和原則則是實踐的指引。」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當代藝術評論與策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展覽練習課程至TKG+畫廊參訪。(取自CCSCA臉書)
臺灣藝術生態認同「策展」的價值嗎?
呂佩怡這些年在教育與策展現場的觀察,臺灣這些年來無論是在策展教育或是政策培力的補助,其實都能看到策展領域越來越被視為專業、甚至理論化的可能。但回到臺灣的生態與現實面來看,仍有許多藝術學院畢業生離開學院後,帶著策展人的職業想像卻無法尋覓到固定的工作。
對於策展這項專業,藝術生態是否能提供更多的選項?讓策展職業的想像變得具有多元可能,「這樣培育、教育就會和這個生態更有實質的互動。」呂佩怡提到其實歐美許多商業畫廊都有策展人的設置,而臺灣畫廊目前有明確設置策展人職位的,即是耿畫廊算是其中設置有較為明確專業策展角色的畫廊。她期待未來有越來越多機構將策展意識納入展覽結構與決策中,「這樣,我們才可能整體性地改變現場的狀態,國內的畫廊常擔憂國際化不足,但如果真的找了有國際視野的策展人,其實國際的動能一定會增強的。」呂佩怡認為如果從學院、策展培力補助到藝術生態、畫廊現場,策展人才更可能有機會能夠去轉動、改變現場。然而,目前臺灣整個藝術生態都準備好接受策展意識的加持嗎?
《臺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主編呂佩怡。(呂佩怡提供)
呂佩怡對此也保持樂觀,即便大環境看似對於策展意識的重視仍有限,所謂機構策展人的位置仍稀缺,但她提到過去許多認識的北藝大學生都開始成立自己的公司,或承包政府的案子。許多政府的文化推廣都逐漸有藝術家的身影加入,「臺灣目前走到需要大量的美感和組織人才,從各方面去提升文化的重要性與文化視野,現在學生選擇職業的選項也變多,有的人進入機構、有的自己成立公司,有的持續做獨立策展人。」職業的選項如同藝術與策展,並不存在任何標準化的結局與最好的解答,但她認為保有策展意識、觀念與文化行動的思考,這些特有的視野也會持續讓習得這些技能的人,覓得多元的出路。「許多學生畢業爆肝領兩萬多塊的薪水真的太少了,讓這個產業能夠更加尊重與認同創意與策劃工作的付出,也許更是改善這些策展工作者勞動條件前,更該努力去改變這個產業對於『策展』價值的認同。」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