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唐物當中,日本人尤愛一款紫砂壺即為「俱輪珠」。「俱輪珠」為一種紫砂小壺,特點在於圓壺身、砲嘴、笠蓋、上下圈足等。據傳俱倫珠名稱來自於壺體圓潤、狀似日本佛塔頂端相輪上的寶珠而得名。如同展中陳列的〈紫砂梨皮「俱輪珠」壺〉一樣。相較於中國市場著重以作工精細的朱泥小壺,日本人反而喜愛俱輪珠樸素的外表,拙趣十足。
日本煎茶道能有現在的內容及發展,中興始祖賣茶翁(1674~1763)功不可沒。賣茶翁是日本最早使用橫把壺作為茶壺使用的人,橫把壺與一般茶壺不同之處在於把與壺嘴呈90度角,把多為長條形喇叭狀,日本人將這類橫把壺統稱為「急須」(きゅうす,kyusu)。從賣茶翁起至江戶中期(18世紀),急須主要是放置在涼爐上燒水,並將茶葉投入其中,熬煮出茶汁,擔任起茶壺的角色,但這樣的功能19世紀初期出現改變。19世紀初期,煎茶道逐步形成宗派,急須作為茶壺的功能被分化。不同之處在於,此時是用湯罐於涼爐上燒煮沸水,將茶葉放於茶壺(急須)之中,再以熱水沖入浸泡出茶汁,這也是現代煎茶道主要的形式。
日本常滑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期初代山田常山製、二代山田常山刀〈朱泥柘榴紋壺(茶銚)〉,日本私人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煎茶文化的興盛直接影響了日本當地的陶瓷生產,日本各地紛紛興起製作與之相應的各式茶道具,日本中部地區名古屋近郊的常滑便是茶道具製作的一個重鎮。常滑就像是中國的宜興、臺灣的鶯歌一樣,因為擁有良好的陶土,自古便是製陶盛行之地,最早是燒製陶甕等大型器物銷往四方,到了江戶晚期開始出現小件物品製作,包括茶壺。但若只是如此,和其他的製壺地點似乎沒什麼不同,但關鍵就來自於一位到訪此地的中國人,他就是金士恒。
金士恒,何人也?中國文獻甚少提到這人,他卻揚名在距中國1600多公里外的常滑。根據有限的文獻以及金士恒留下的書畫印作品,不難推測金士恒應該是一介文人,但他留名常滑的原因卻是他會製作紫砂壺。《常滑陶器誌》載「明治十一年清人金士恒來遊するあり鯉江高司之を聘し支那式茶注の製法を伊奈長三、杉江門等に伝習せしむ。」這是目前為止可以找到關於金士恒曾到過常滑地區唯一的文獻記載,內文提到金士恒於明治十一年(1878年,光緒四年)應鯉江高司的邀請來到常滑,並教導當地陶工關於宜興打身筒的製作技法,日本後來稱其為「パンパン技法」。不論金士恒的技法純熟與否,他的到來進一步提升了常滑製壺的品質,也讓日本常滑成為中國宜興之外,唯一使用打身筒製法的地方。
日本常滑20世紀上半〈山田常山三代製朱泥(一說是宜興紫砂土)仿隱元禪師收藏大壺〉,臺灣私人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紫砂在沖繩──海島的古拙逸趣
17世紀以降,當時統治沖繩群島的琉球王國與東亞進入新的國際關係。明朝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藩屬關系。清朝初期,琉球國王前往中國朝貢,被清廷冊封為「琉球國中山王」,清康熙元年(1662),又改封「琉球國王」。另一方面,1609年薩摩藩入侵後,琉球國亦向日本統領九州南部的的薩摩藩、以及江戶幕府朝貢。因此,琉球上層階級得以與中國的高級官僚、冊封使或江戶、京都的武家、公家和文人交流,而茶道與琴棋書畫等文化教養亦是當時國際交流的重要一環。
近世琉球,同時受到日本與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一方面積極從日本、中國大量輸入茶葉,另一方面本地也開始生產茶葉與茶器。琉球王國的政治中心首里城之考古遺址顯示,來自中國宜興與潮州的紫砂茶器年代,集中於18至19世紀。而當地的陶瓷生產中心壺屋燒(位於今日沖繩首府那霸市內),也生產模仿紫砂器的紫泥製品,古拙趣味自成一格。本展特向沖繩縣立埋藏文化財中心商借首里城、舊中城御殿、渡地村等遺址出土紫砂茶器標本,是沖繩考古遺物在臺灣首次露面。
中國宜興18世紀末~19世紀〈紫砂梨皮「俱輪珠」壺〉,臺灣私人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紫砂在東南亞──珠光寶壺與暹羅皇室
此款水平壺,壺嘴朝天,壺嘴、壺身口和壺把頂部同高、呈水平,為「水平壺式」。壺身口沿邊、壺蓋沿邊以及壺鈕四處包上金質材料,壺形圓潤、勻稱,朱泥色澤紅潤,泥質細膩,全壺以水磨工法拋光,壺底一「貢局」款。
宜興紫砂壺外銷東南亞諸國亦不晚於18世紀,推測經由當時移居南洋的華人將飲茶文化帶入東南亞各地。於東南亞發現的陸地遺址及沉船中,皆可見到紫砂的相關標本。19世紀銷往暹羅(位於今日泰國境內)皇室的紫砂壺,具有當地的審美特色。金屬包鑲手藝精巧,器表又經常磨至光可鑑人,具有濃厚的異國情調。
此次展品其中一件銷泰水磨「貢局」款朱泥壺,全壺以水磨工法拋光,包鑲金邊,壺底一「貢局」款。「貢局」是清末外銷泰國的宜興紫砂壺上常見款識。然而在部分研究中指出,明清時期宜興並無「貢局」的設置,雖然泰國皇室向來喜愛宜興紫砂壺,並在銷往泰國的宜興壺中常見「貢局」款,但在1840年代沉沒的「迪沙如號(Desaru)」出水的梨形壺中亦發現如「孟臣」、「湯婆」等刻款,代表其可能僅是貿易商品中常見的符號而已,遂此,所貢者是否為泰國皇室?研究觀點不一,仍待考證。但在泰國的皇室收藏中至今仍留存有頗多的「貢局」款朱泥壺,這些紫砂壺或朱泥壺,除泰國宮廷和皇族自用,拉瑪五世國王亦贈與泰國皇家寺廟使用。另外此展區還展示了帶有豪華提樑暖座的一個茶壺套組,直筒狀的洋桶壺被置入一個錫製外殼內附絨襯墊的暖座中。暖座可稱為「茶巢」,又稱「茶壽」。襯墊多為竹藤編製,內鋪棉絮作為保溫之用,該器或為晚清泰國華僑訂製,底部署有「潘煥星」款以及「足銀」印記。
18~19世紀日本沖繩壺屋〈琉球紫泥壺〉,日本私人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日本沖繩18世紀〈紫砂壺標本〉,舊中城御殿出土,沖繩縣立埋藏文化財中心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紫砂漫遊.聚焦臺灣」
展期|2018.01.26-06.18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全文未完,其它篇請見「紫砂漫遊.聚焦臺灣」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紫砂特展
中國宜興19世紀末~20世紀初〈銷泰水磨貢局朱泥壺〉,臺灣私人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紫砂在日本、東南亞──做為跨國文化交流的媒介之一
紫砂在日本──清寂靜雅的煎茶器
紫砂進入日本的腳步,其實和茶息息相關。日本和茶結緣普遍認為是8世紀,由遣唐使將中國茶葉帶回日本,而文獻上日本的第一杯茶則出現在《日本後記》載弘仁六年(815)大僧都永忠為嵯峨天皇獻茶。然而隨著停止遣唐使後,茶一度於僅存於宮中特殊儀典中。日本茶文化直至12世紀才又出現曙光,臨濟宗僧人榮西(1141~1215)從中國帶回了禪宗宗法,同時一併攜入宋代禪寺內的點茶法。《吾妻鏡》記載建保二年(1214)鎌倉幕府三代將軍賴朝(1192~1219)因酒宿醉時,榮西曾為他獻上杯茶,將軍的宿醉因此舒緩。
相對於大家熟悉的抹茶道,與紫砂相關的煎茶道發展相對較晚。煎茶道最初源自於明代泡茶法,於16世紀後半由隱元禪師(1592~1673)傳入日本。煎茶道在根本上的操作技法即與抹茶道有極大的不同,煎茶道學習自明代泡茶法,主要是使用散茶,並以「淹茶法」(瀹茶法)將茶葉投擲至茶壺中浸泡出茶汁,也因此茶壺在煎茶道中成為主角。17至19世紀間,中國製紫砂壺可能透過茶人或貿易商船進入日本,尤其到了江戶時代中晚期煎茶道盛行時,煎茶道茶人無不推崇中國宜興紫砂壺,更稱其為「唐物」。宇治黃檗山萬福寺藏隱元禪師舊物明末宜興窯〈紫泥茶罐〉、〈紫泥大茶罐〉,可能為日本目前傳世較早的中國宜興製紫砂壺。現場展出的一件三代山田常山製〈朱泥(一說是宜興紫砂土)仿隱元禪師收藏大壺〉即是模仿自〈紫泥茶罐〉。
日本常滑明治十一年(1879)金士恒製〈朱泥壺(茶銚)〉,日本私人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