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時光之藍」(プリズムー時の中の青)是深井隆自2019年後,第二次於臺灣舉辦之個展。「稜鏡-時光之藍」意指深井隆的作品如時間淬鍊過的純粹形態,像是稜鏡析出的藍光、詩一般的存在。深井隆1978年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雕塑學系,1984年進入東京藝術大學任教,現為東京藝術大學榮譽教授。他的作品常以日常物件作為符號象徵獨特的哲思,並且保有大量雕刻、斧劈的創作痕跡聞名。
推開赤粒藝術空間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匹戴有銀色翅膀的青綠天馬。這匹馬飽滿的身軀向前伸展,前臂舉起,卻巧妙地沒有雕刻出四肢,令觀者不禁想像它自由奔騰的模樣。這匹青色的木雕馬,表面精細地貼覆著一層銅箔,銅隨時間而氧化呈現銅綠色,而翅膀則是覆蓋著一層錫箔,與銅這個元素相反的是,錫具有抗氧化、抗腐蝕的特性,讓翅膀可以在投射燈的照耀下發散熠熠光輝。除了視覺上引人注目的配色之外,對於「時間」,兩者產生截然不同的化學作用,對比出時間的流逝與物質的變遷的痕跡。
天馬蹄落何處的想像
深入展場之後,觀眾會看到一排帶有金色翅膀的天馬,逐一以不同的姿態向前奔起。如同方才所見的天馬般,同樣沒有雕刻出馬的前後蹄,只有舉起的前臂與躍起的後腿跗關節處,儘管未能在視覺上看見「腳蹄」,但是不影響觀看每一件雕塑凌空躍起的模樣。
作品中的「翅膀」是深井隆經常使用的符號,其靈感來源自深井隆1985年以文部省在外研究員身份赴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習時,經常在雕塑中所見之「翅膀」符號而來。而當翅膀與馬結合,成為帶有翅膀的「天馬」形象,在古希臘傳說裡面是名為「佩加索斯」(Pegasus)的奇幻生物,它的腳蹄所踩踏之處皆會湧出甘甜的泉水,其中最著名的是希臘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的希波克里尼泉水(Hippocrene,又稱為馬泉、靈泉),相傳是謬思女神的源泉,飲下之後靈感便如此汪泉水般湧現。(註)
馬在藝術史中擁有極長的圖像歷史,無論是戰爭、速度以及肌肉張力等奔騰表現,都是極具分量的主題。然而「馬」的「蹄」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特徵,例如:東漢《銅奔馬》蹏踏飛鷹,以比喻馬奔跑的極為快速;古希臘的《馬可.奧理略騎馬像》(Equestrian Statue of Marcus Aurelius)亦透過馬像前舉起的前臂,表現雕塑整體像前移動的狀態,這樣的騎馬像影響後世君主時代的許多騎馬雕塑,以舉起的馬蹄暗示人物的動態;而到了攝影時代,人們則透過攝影技術,記錄下馬是如何伸出四肢並且踏地後向前奔去的,例如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透過連續攝影所拍下的《運動中的馬》(The Horse in Motion)。
既然「蹄」在馬的藝術史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腳色,那麼深井隆又何故將這些馬匹的四足砍去呢?作品中的馬沒有腳蹄,如同《米洛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並沒有雙臂一般,為觀眾留有身體姿態的想像空間。這樣的作品,利用了完美與殘缺之間的張力,讓那些殘缺而未可知的部分,產生更多的想像,特別是「銅綠」這個具有暗示性的顏色,令人不禁聯想到「出土古物」。在歲月長河中,騰雲踏霧而去,所踏何處早已不可考。而那些不知伸向而處的蹄與踝乘載了觀眾投射的情感,在想像中落下靈感的源泉。
人類軀體留下的空白姿態
策展人賴永興指出,深井隆在學生時代,並不喜歡雕塑人體,而是轉而嘗試以「椅子」做為表現「人類的存在」。深井隆將日常生活中,取用貼近人類身體、呈現身體的某個姿態的物件,深化而成的作品。在展場中也可以看見青金石藍的椅子與翅膀之雕塑,並且作品中間有一道斧劈痕跡,扶手也斷開,除了具有完美與殘缺的極大張力之外,這張曾容人們所坐的沙發,指向了一個「曾經被使用」的痕跡,是某個人「曾在」的證明。沙發上放了一本攤開的書本,而書本這個符號在深井隆的作品中,被比喻為「精神性的慾望」,似是某人在時間長河的推移下已不復存在,唯有精神慾望留下。有趣的是,另一件椅子作品,則是擺放了兩顆金蘋果,以蘋果比喻「肉身性的慾望」。
深井隆在面對作品時,曾說道:「雕塑的展示空間存在著物語(故事)。」顯見在深井隆的哲學中,無論是精神性或是肉身性的慾望,都會在人的軀體離開後留下,帶有「慾望」而留下的故事,才是真實不滅的存在。觀眾可以透過「離開的人之姿態」、「留下的故事」,想像他曾經存在的樣貌,並且喟嘆於人類短暫的生命。
深井隆的作品中,經常以簡單的符號,探討深刻的存在意義、時間本質以及人類的此在哲學。在空洞的雕塑空間中,投射無限的想像,人終會消逝,惟有故事與欲望會留下,證明人的「此在」。誠如深井隆在其詩句中所提到的:「某日在宇宙時間中,我想應是重新相信,自己有限生命的時光。」(ある日宇宙屋間の中で、私は私の限られた命の時間を、改めて信じたのたと思う。)人類在有限的歲月中,可以創作出如宇宙無盡綿長的故事。
稜鏡-時光之藍
展期|2024年03月16日至2024年04月28日
展地|赤粒藝術 Red Gold Fine Art(臺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116巷15號)
註釋
註 Michael Grant and John Hazel. Who’s Who in Classical Myt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reprinted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