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現代性
「現代」(modern)除了表示與現在相近的時代,也包含了相對於「傳統」的意涵、其衍生出的「現代性」(modernity)這個詞彙,指的是呈現「現代」的特質。儘管「現代」的範圍基於各種不同觀點並無定論,(註1)但在討論20世紀中國繪畫時,「現代性」卻是一個非常重要且不可避免的議題。(註2)
高劍父1918年〈猛虎〉,廣東省博物館藏。(局部)
從19世紀末進入到20世紀初時,由於東西方交流愈趨頻繁,其藝術也互相影響。西方繪畫受到日本浮世繪的啟發,開始從寫實走向強調光影、氛圍的印象主義,進而走向抽象的「現代主義」。相對於西方,在遙遠的東方,人們對於西洋繪畫的寫實,從中國清朝乾隆時期鄒一桂(1686~1772)不屑一顧的態度,到日本明治時期開始積極學習,(註3)而引進西洋風格技法的風潮,也於20世紀初吹到了中國。(註4)19世紀末東西方的相互影響,使得東西兩方的現代藝術朝著相對的方向前進:東方學習西方的寫實,而西方受到東方的啟發而走向印象派以及抽象繪畫。如同學者汪悅進所言,「歐洲現代主義亟欲創造的精神景觀與反幻覺法(按:反寫實)正是有現代意識的中國激進派所想要拋棄的文人傳統重擔。」(註5)何謂「現代」,在東西兩方大相逕庭,這也導致了使用西方語彙討論中國藝術的現代性時,常常把已經十分複雜的議題變得更為複雜。筆者對於「現代」一語的見解如破題所述,希望可降低複雜性,減少詞彙定義所造成的困擾。
20世紀初期,由於中國積弱不振,許多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認為應該向西方學習,甚至有些主張揚棄傳統,認為傳統不科學、無法跟上時代,應該全盤西化,因而引發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各種主張西化與維護傳統的論戰。在繪畫方面,西方繪畫的寫實,被當時的知識分子認為較為先進,而傳統繪畫中的摹古則被認為落後。
當西方文化變為強勢,中國傳統畫家必須思考如何面對新局。在日本,想要復興日本傳統藝術的美國教授費諾羅沙(Ernest Fenollosa,1853~1908)與學生岡倉天心(1862~1913),結合狩野派傳人橋本雅邦(1835~1908)以及東京美術學校學生橫山大觀(1868~1958)等人,發展出融合傳統與西方的「日本畫」。同時,康有為(1858~1927)注意到了日本在繪畫上的變革,也認為中國畫應該要採用西法;(註6)高劍父(1879~1951)實踐了這樣的想法,留學日本直接吸取「日本畫」的經驗,試圖創造中西融合的「新國畫」。
註釋:
註1:文以誠(Richard Vinograd)於其〈Relocations:Spaces of Chinese Visual Modernity〉的「Locating Modernity」小節中從「何處」、「何時」、「何謂」三種角度討論中國藝術的現代性。見Richard Vinograd〈Relocations:Spaces of Chinese Visual Modernity〉in《Chinese Art Modern Expressions》,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p.163。
註2:紐約古根漢美術館在1998年就以《A Century in Crisis:Modernity and Tradition in the Ar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為題舉辦展覽。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是西方學者中研究20世紀中國繪畫的先驅,早在1959年就已經出版了《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1996年重新出版非常厚重且圖文並茂的《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此時西方學者對中國現代繪畫的興趣已經逐漸興起,1998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的展覽可說掀起了一波現代中國藝術的熱潮,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不遑多讓,於2001年推出「Nineteenth- and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Paintings from the Robert H. Ellsworth Collection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特展,並且舉行「Chinese Art Modern Expression」學術研討會。
註3:有關鄒一桂對於西洋畫的評論,見其所著《小山畫譜》的「西洋畫」一節。
註4: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曾於康雍乾三代擔任中國宮廷畫家,他中西融合的畫風影響了18世紀的宮廷畫,中國東南沿海在19世紀也曾以西洋風格技法製作外銷畫,但是當時這些西洋風格繪畫無法打入中國繪畫主流。
註5:Eugene Y. Wang〈Sketch Conceptualism as Modernist Contingency〉,《Chinese Art Modern Expressions》,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p.103。
註6:見康有為《萬木草堂藏畫目》,上海:長興書局,1918,無頁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