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沒有標準答案:喚醒內在小孩,以感知探索「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

藝術沒有標準答案:喚醒內在小孩,以感知探索「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

No Standard Answer to Art: Awakening Your Inner Child, A Perceptual Exploration at “A Class on Space: Point and Line to Plane”

百年前抽象藝術的問世,使觀眾得以徜徉於浩瀚的藝術想像之中,以更為個人的主觀視角去體會、理解一幅抽象作品。這樣的藝術欣賞方式,正是「空間的一堂課」希望帶給觀眾的:無論年紀高低,只要你願意敞開心胸、起身探索,就能夠加入其中,與在場觀眾共享一場充滿未知與想像的遊戲,為自己創造一個不同於典型美術館展覽的觀賞體驗。

小朋友們三五成群地在U型廊道間來回穿梭,先是尋找基地,再從滿坑滿谷、形狀各異的積木方塊中精挑細選,甚至主動與陌生同儕交涉、換取所需資源,不斷嘗試任意積木的排列組合,構築出一座座屬於自己的創意堡壘。

這是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兒藝中心)最新一檔教育計畫「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以下簡稱「空間的一堂課」)展場內持續上演的日常光景。小朋友們在過程中發想出的各種玩法,都為「有機聚落」的體驗現場注入了更多活力與動能,除了啟發參與者對建築與空間的感知能力與思考視野,也從中反映出人類處於不同成長階段可能發展出的社會行為與互動模式。

「有機聚落」互動體驗裝置展場一隅。(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事實上,作為一檔全年齡友善的展覽,這只是策展團隊為「空間的一堂課」打造的眾多互動環節之一。當你深入展場,也許會被那些轉化自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素材,卻意外兼具挑戰性與趣味性的「摺紙」、「編織」體驗項目所吸引。無論年紀高低,只要你願意敞開心胸、起身探索,就能夠加入其中,與在場觀眾共享一場充滿未知與想像的遊戲,為自己創造一個不同於典型美術館展覽的觀賞體驗。

由康雅筑作品為靈感,讓觀眾自由選取材質大小殊異的繽紛線材,在裝置間來回移動穿線、編織成面的互動區域。(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空間的一堂課」由館內策展人郭姿瑩策劃,以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的著作《點、線、面》(1926)為靈感、展出貫穿了「點線成面」此一核心概念的藝術與建築作品,引領觀眾意識到生活中不易察覺的空間細節,例如點、線、面這些基本元素在平面畫作與立體建築中的無所不在;光線的介入與量體的變化如何影響人們對空間的感知經驗等等。1926年,康丁斯基在《點、線、面》中具體分析構成藝術的三個基本元素:點、線、面,並進一步闡述這些基本元素的內在意涵與外在表現,為一百年前的人們開啟了理解視覺藝術,特別是抽象藝術領域的一扇窗。

抽象藝術的問世,使觀眾得以徜徉於浩瀚的藝術想像之中,以更為個人的主觀視角去體會、理解一幅抽象作品;而這樣的藝術欣賞方式,正是「空間的一堂課」希望帶給觀眾的。一如郭姿瑩與展覽合作團隊「何侯設計」討論時得出的共識:一位建築師或藝術家的專業養成需要很多的視覺鍛鍊,也高度仰賴其日常生活中豐富多樣的身體感知經驗,點滴累積才能培養出一個人對於建築/藝術的美感、鑒賞力,乃至創造力。

「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展場設計模擬圖,設計靈感來自康丁斯基作品《構成第八號》。(何侯設計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談及展覽的策劃發想,郭姿瑩表示,除了深受康丁斯基著作的啟發,也受惠於北美館在上半年舉辦,梳理不同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建築案例,讓觀眾藉此認識臺灣戰後生活文化變遷的「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因此,本次「空間的一堂課」不僅以康丁斯基作品《構成第八號》為展場設計靈感,也展出多田美波、李元佳、林壽宇、陳曉朋、康雅筑、謝榕蔚等六位藝術家的作品,並精選三件代表性的臺灣現代主義建築照片案例: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與臺北市立美術館,透過不同空間尺度的平面與立體作品,以及現實生活可見的建築造形與技法,凸顯點、線、面等基本元素之於空間構成的重要性。

李元佳,《無標題7》,1958,水彩、紙,39×54.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走進主展場,右手邊即是臺灣抽象畫、觀念藝術先驅李元佳(1929-1994)的作品《無標題7》、《無標題17》。李元佳師承李仲生,創作受西方藝術大師康丁斯基、塞尚等人影響,在50年代末發展出對「點」的興趣。他的作品融合了東方書法的線條筆觸與幾何抽象的造形語彙,在平面畫布上以「點」為始,搭配其賦予象徵性意義的「紅、白、黑、金」四種色彩,表現出藝術家對於空間向度、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

藝術家邱昭財設計、製作的「平衡蹺蹺板」互動體驗裝置。(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一如李元佳將生命之重寄託在極簡抽象的符號元素之上,藉由精巧的佈局調度,達成視覺的和諧與平衡。此次委託藝術家邱昭財(1977-)製作的平衡遊戲裝置,便轉化自這樣多層次的創作思考,邀請觀眾自由拿取形狀與重量不一的立體色塊,加裝在支點兩側,在尋求畫面平衡的同時,觀察視覺如何因物件的形體、重量與色彩產生變化。

林壽宇,《一一四》,1968-1974,綜合媒材,64×77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場中央展出了三位藝術家各自藉由平面與立體的幾何元素調動,刺激、翻轉視覺感知的作品。林壽宇(1933-2011)的《一一四》,利用色塊的黏貼與堆疊,於純白的規律秩序中創造透明度不一的漸層效果,三條突起的異色線條彷彿劃破白晝的寂靜,以其色彩動能匯集眾人目光,於極簡構圖中揉合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與東方哲學思維。陳曉朋(1976-)的《一居》以七巧板為創作靈感,由黑灰白三色描繪的幾何圖案,呈現當代城市意象與生活節奏的韻律感。日本藝術家多田美波(1924-2014)的《閑》運用金屬反光的特性與冷冽光澤,以三角形曲面為不鏽鋼雕塑營造看似柔軟的錯覺,作品也會隨著觀眾的觀賞角度,產生多樣的視覺變化。

多田美波,《閑》,2000,不鏽鋼,38.5×50×2.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由陳曉朋作品《一居》為靈感、延伸製作的互動裝置。(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後半段可見當代藝術家康雅筑(1980-)、謝榕蔚(1991-)以身體勞動創作的「線」性作品,以及邀請觀眾動員更多身體部位的互動區域。康雅筑的《遺忘的線之城市風景》系列,募集民眾家中剩餘的毛線與未完成的織物,以織毯畫的形式記憶、再現隨時間不斷變動或消逝的城市風景。謝榕蔚(1991-)的《晦映2022.12.25》用藍色原子筆在紙上規律且密集的畫線,再以清水暈染,在理性的「筆耕」風景中流露出藝術家的詩意與感性。

康雅筑,《遺忘的線之城市風景-2》,2023,多樣化毛線、布、地毯膠,72×61公分。(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謝榕蔚,《晦映2022.12.25》,2022,中性筆、紙,57×57公分。(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實際走訪現場,會發現多數觀眾在作品前停留的時間不長,大多聚集在互動區域。對此,郭姿瑩表示,兒藝中心想提供的是探索與創作,不須仰賴太多文字說明的觀展體驗,希望可以讓觀眾自幼年時期就將美術館認知為日常休閒的去處,讓藝術可以被討論與分享,不再只是僅能仰望卻難以親近的代名詞。

由此進入本次展覽的最後一件作品,或許更能體會其中深意。謝榕蔚現地製作的《漫步月光》,運用少見的藍、橘燈光照明,意圖擾動人們對日常空間的既定認知。藝術家放入數顆質地和體積相異的白色圓球,期待觀眾發揮想像力,以自己偏好的方式與作品互動,並隨著光線灑落其間的流轉變化,感受到不同以往的空間感知經驗;同時也隱含著策展團隊希望不論大人、小孩,皆能在此沉澱思緒、徹底放電的巧思。

儘管這是一堂有期限的課,但在「空間的一堂課」上藉由感知探索而得的經驗與刺激,終將化作每位觀眾身體記憶的一部分,陪伴你我在親近藝術的道路上,一同前行。

謝榕蔚,《漫步月光》,2024,纖維、人造光、PVC球,尺寸依空間而定。臺北市立美術館委託創作。

空間的一堂課:點線面

展期|2024/10/12 – 2025/02/23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


延伸閱讀|【童年的美術館】不只是年齡上的「兒童」,開放給所有藝術上的「兒童」作為藝術入口的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中心

延伸閱讀|不再將「教育」視為展示的枝微末節:專訪北美館兒藝中心執行幕後

蔡昕縈(Tsai, Hsin-Ying)( 29篇 )

藝術世界潛水員,透過寫字滿足求知慾。現任典藏ARTouch社群編輯(FBIGX),【薄荷薄荷專欄】【張寶成專欄】責任編輯。信箱:singing@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