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薄荷薄荷】20年後初探藝立協Elixus(下)網絡空間與其底層迷因

【薄荷薄荷】20年後初探藝立協Elixus(下)網絡空間與其底層迷因

【Minting】A First Look at Elixus After 20 Years (II) Cyberspace and Its Underlying Memes

「藝立協」之所以名為藝立協,最早是希望Code as a Art。程式開發者或駭客能像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一樣,如米開朗基羅接受教會、貴族委託製作作品,並以此過活,且這些作品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在Code方面便是開放原始碼。如同現在的分散式自治組織(DAO),藝立協成員彼此甚至可能互不相識,他們基於默契與協定,在虛擬社群中協作,支應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往來需求。

上文《誕生自網絡的部落美學》,我們自網路發軔的1990年代末介紹台灣的部落格文化與其背後推手「藝立協」(Elixus)的故事。在網路海盜文化與商業版權爭議中,台灣的網路法規與基礎建設漸漸成熟,此時藝立協與藝術家鄭淑麗合作推出派樂西王國(Kingdom of Piracy),藝立協提出掠奪身份的複照(Piraport)與集體共創的基因提案(Piragene),解構由版權高牆割裂的身份與文化。

網絡先天上帶有易於複製與共享的文化基因,樂於協作與堆疊的自由軟體開發者社群,也因此演進開放原始碼授權規則,如BSD、GPL、MIT條款乃至於更寬廣的CC創用授權。創用授權(Creative Commons)於2004年獲得林茲電子藝術大獎網路藝術類的最高殊榮金尼卡(Golden Nica)。「創用授權」影響網路世界深遠,但「創用授權」是藝術嗎?為何它可以獲得最高殊榮?

創用授權於2004年獲得林茲電子藝術大獎(Archive)。(黃豆泥提供)

擔任林茲電子藝術大獎評審團成員的伊藤穰一在他的論文《變革的實踐之道》(The Practice of Change, 2018)(註1)表示:「與林茲電子藝術大獎其他類別一樣,早期許多網路類別的獲獎者並非藝術家。……我們有時會受到藝術界的批評,說我們頒發的獎項不是『藝術』,但我為我們的決定辯護。在我看來,藝術家擴展了媒體的邊界,以創作者未預料到的方式使用工具,並幫助社會瞭解媒體和科技的未來。我相信,電子藝術節及其認證的藝術家,提供了『網際網路作為藝術媒介』的關鍵視角,並洞見了網路所帶來的風險和機會。」

同樣摘錄伊藤穰一1997年的文章:「迷因工程師/網路藝術家想出點子、程式碼或圖像,在網路上成長和演化。這更多是關於創造生命,而非創造一件無機的藝術品。迷因工程師希望特定迷因被複製和複製,而傳統藝術家則保護他們的作品。正是使用、熟悉和複製,使得迷因越發強大,並證明它的美學品質。網路藝術家和迷因在內容工作,而非在媒介中工作。」從1990年代至2020年代的今天,資訊複製與傳播的本質並無太大差異。

即使是web3的數位藝術市場,當迷因、網路藝術出現市場交易量,也不可避免地出現過CC0(公眾領域貢獻宣告) 藝術、迷因藝術的論戰。而去中心NFT藝術策展平台JPG.SPACE,其策展人Maria Puala也特別設立衍生、迷因類別(Derivatives)(註2),成為一塊重要的網路藝術的論述方向。

「像藝術界的挪用、音樂取樣或同仁小說,經典的衍生NFT使用現有的藝術,並將其延伸、變異、諷刺甚至顛覆。NFT所創造的去中心化、無需許可的文化經濟鼓勵這些嘗試:藝術家預期並有策略地吸引自己的衍生品,促進社群建設,並在市場上取得長久的生命力。你可以馬上行動。」

——JPG.SPACE, Derivatives Canon
圖為JPG發行之社會契約NFT(Social Contracts),將個人數位收藏拓墣視覺化。(黃豆泥提供)

藝立協成員、g0v零時政府發起者、現在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的高嘉良(CL Kao)(註3)與我們分享20年來的開放原始碼運動(或自由軟體),與其盈利模式與時俱進。並非開源就無法盈利,而集體協作對於數位公共財而言,能產生諸多效益。「工具會改變協作模式。」高嘉良說道。科技進步如同鐘擺,同時需要非營利組織的標準協作與營利組織的募資開發,才能讓科技成熟,如網際網路、行動裝置、人工智慧等等,而社會文化由此而誕生。

藝立協之所以名為藝立協,最早是希望Code as a Art。程式開發者或駭客能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一樣,如米開朗基羅接受教會、貴族委託製作作品,並以此過活,且這些作品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在Code方面便是開放原始碼。藝立協如同現在的分散式自治組織(Decentralis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簡稱DAO),成員彼此甚至可能互不相識,他們基於默契與協定,在虛擬社群中協作,進行程式服務的修改或顧問服務。

藝立協而後成立公司法人「傲爾網」(註4),傲爾網以開放原始碼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作為核心技術,發起人平均年齡20歲。如同現今世界各地的DAO組織落地成為有限責任公司(LLC)或基金會,支應虛擬世界與實體世界的往來需求。

至於開放原始碼為訴求的組織如何盈利?19歲的唐宗漢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傲爾網的獲利來源為服務諮詢費用;軟體程式本身是免費的,若……企業修改原有的資訊系統,傲爾網的成員就可提供技術整合諮詢與維修服務。」同樣的問題,2023年此刻我重新詢問42歲已成為數位發展部部長的唐鳳,他表示開放原始碼意在圖利所有人,而且不只是台灣人,而是世界的所有人,這是因為禁止使用的成本太高,與其築牆不如造橋。再以數位公共財與全民夥伴關係(公私協力)為方向,指引開放原始碼的可能方向,並且稍微討論影響力憑證或社會債券的概念等(如web3的超證HyperCerts等)。(細節請參閱逐字稿

藝立協成員,現為鏡傳媒旗下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簡信昌(HC)(註5)表示,藝立協當時真的是一個以程式交流為核心的鬆散團體,對社會政治並沒有太多的企圖心。當時不管是技術、社群經驗還是時代背景,藝立協尚未破圈,藝立協僅僅是一個定期聚會於台北紫藤廬茶館的開發者團體。而紫藤廬在1990年代以前,曾是黨外人士與藝文界聚集之地,或許這暗示著g0v稍後的誕生。

根據端傳媒2016年報導《走進台灣「零時政府」,他們改變了什麼?》

g0v的共同發起人瞿筱葳(註6)提到,類似駭客松的聚會雛形可追溯到十幾年前台灣的開源社群先鋒「藝立協」(Elixus)。每週日下午,參與者帶著插網卡的電腦,相約在台北紫藤廬茶館,「就在那邊混、聊天。」

高嘉良表示2012年因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促使政府預算視覺化專案跑出來,並且成為現今已成立十年的g0v雛形。而g0v對於台灣協作文化、網路運動產生的深遠影響,又是後話。

伊藤穰一曾於2004年因為部落格文化興起,寫了一篇論文《湧現民主》(Emergent Democracy),預測網際網路與人人都可使用的議論平台,能本質上創造新型態的民主,並討論新興工具如何支持民主。而後阿拉伯之春、雨傘運動或台灣的318學運,本質上因著網路的平行連結特色而誕生。十多年後,伊藤也承認想像中妥善掌握工具的民主烏托邦並未到來。而台灣從藝立協、g0v再到現在開枝散葉的各式數位嘗試,無論藝術與否,無論是否為當初藝立協成員,實際上都與現實社會產生大量互動。

我以「湧現民主」詢問唐鳳,這是否為一種多地共同發生的趨同演化,唐鳳並不這麼認為,他認為早在2000年初期,網路社群早已連結彼此。在地發展,尤其是與網際網路的發展,早已如同根莖般潛藏在科技社會裡,至於何時運動湧現,我們可以從不同時代的跨域創作者作為借鏡。

結語

網絡藝術(CyberArt or Net-based Art)作為數位藝術或是科技藝術的一支,筆者認為當代或許尚未準備好處理其發展脈絡,但因為網路性質,這一支地下的、替代性、草莽的文化精神,或許也無需進入機構。其短暫存在於網路上的議論、圖像、今又有衍生之藝術市場,已經成為一間自外於主流機構的「網絡空間」。這個空間裡的人物,如同其生產的資訊一樣具有高速流動性,其多元背景與多重組織難以在嚴格的框架下有效捕捉,但其背後衍生、共振、湧現的實質影響,正成為網路世界走向的重要力量。

本文以台灣2000年代的藝立協為例,爬梳網路發展、藝術行動之間的關係,無論未來自動化科技(Autonomous Technology)、分散式帳本科技(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數位資產(Digital Asset)如何影響網路文明,這股開源、分散、協作的精神是網際網路的本質,將繼續反身擾動文化的遞進。如同伊藤所言:「藝術家擴展了媒體的邊界,以創作者未預料到的方式使用工具,並幫助社會瞭解媒體和科技的未來。」


豆泥:本文獻給來不及見面的李士傑(Ilya)。非常感謝藝立協成員簡信昌、高嘉良、唐鳳與藝術家鄭淑麗願意接受訪談並提供大量珍貴資料。本文初探藝立協,在漫長的網路歷史裡,我們將持續探訪藝立協成員。


註1 英文版全文The Practice of Change – How I survived being interested in everything, Joi ito, 2018。簡體中文版全文「变革实践:我如何在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兴趣的情况下生存」

註2 JPG.SPACE 迷因類線上策展:https://jpg.space/canons/derivatives/current

註3 高嘉良(CL Kao),藝立協成員,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共同發起零時政府,綽號高村長,以開源軟體推動開放資料及開放政府運動。 現為開放文化基金會董事與InfuseAI創辦人。

註4 傲爾網:開放原始碼顛覆傳統軟體公司服務模式,2000。

註5 簡信昌(HC),藝立協成員,工程師/攝影師/資料新聞,曾舉辦過OSDC.tw (開放源碼開發者研討會(Open Source Developers’ Conference, OSDC)與g0v高峰會,目前擔任資料新聞媒體《READr》總編輯。同時也思考著如何以鏡頭與藝術創作面對自己的人生。

註6 瞿筱葳(Ipa),藝立協成員,g0v共同發起人,曾擔任g0v揪松團團長與文化內容策進院策略研究處處長。甫獲台北文學獎年金類獎助計畫《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

黃豆泥( 18篇 )

分散自治與數位主權探求者,白天於公部門服務,晚上為FAB DAO與Volume DAO成員,曾以《百岳計畫》(Project %)參與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並規劃北師美術館《Kng DAO》(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2022, 2023)。嚮往制度設計與新興科技的撞擊,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