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演算法的靈光】在數據裡尋找靈魂 安娜.瑞德勒:鬱金香的三道創作題,AI如何帶來偏見?

【演算法的靈光】在數據裡尋找靈魂 安娜.瑞德勒:鬱金香的三道創作題,AI如何帶來偏見?

【The Aura of Algorithms】Soul-Searching in Data

在AI可以大量生成的時代,英國藝術家安娜.瑞德勒(Anna Ridler)指出:「重複、耗時……但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出真正美麗的東西。」她親自拍攝並標註上萬張鬱金香圖像,打造出《萬種(鬱金香)》,對抗AI慣用的數據擷取方式,並揭示影像背後的文化與勞動結構。延伸作品《花葉病毒》則以GAN生成的鬱金香動態影像,對照比特幣價格波動與歷史投機狂潮,巧妙並置科技與市場的邏輯。其後的《花的拍賣》結合區塊鏈,進一步反思虛擬圖像的稀缺性與價值建構。瑞德勒讓AI不只是工具,更成為介入資本與知識生產系統的批判視角。
英國藝術家安娜.瑞德勒(Anna Ridler,1985-)身兼研究者與藝術家雙重身分,長期關注機器學習技術如何形塑觀看、分類與理解圖像的方式,並以自製資料集的創作策略,不只是影像生成,而是聚焦影像背後的系統與結構如何形成偏見與敘事。她曾表示:「創作中最核心的工作,是親自製作資料集,以顛覆AI圖像訓練慣用的『撈取—模仿』路徑,轉而揭露影像之中不為人察的文化與經濟預設。」(註1) 她的作品橫跨...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李京樺(Jing-Hua, Lee)( 48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