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人權藝術季
【24/25】2025全球藝術展覽趨勢前瞻:雙年展
在號稱「雙年展年」的2024年後, 2025年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雙年展,本文盤點了17檔雙年展,其中值得注意的便是有許多...
【高森信男專欄】火山島的獨立性格:濟州雙年展側記
對於韓國而言,濟州島是一座獨特的存在。於戰後才成立的濟州特別自治道曾經歷過慘烈的「4.3事件」,而在民主化之後,作為某種...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公布參展名單,11月26日起作品搶先於「2024濟州雙年展」亮相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於今日公布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名單。本屆人權藝術季首次以雙年展規格辦理,...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9-2020: 疫情前夕的價值部署
自2019年初四場藝博會同時舉辦、臺南市美術館2館開館、文策院正式施行,到「同婚專法」通過、《文化基本法》上路、《文獎條...
傾聽裂隙的迴聲:綠島人權藝術季(非)觀光旅遊指南與陰性視角
今年「傾聽裂隙的迴聲」拉長的田野調查與籌備的時間,讓藝術家與策展人們有更充足的時間傾聽來自不同身分、背景與立場的聲音,定...
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策展人蔡明君、藝術家王榆鈞從「傾聽」談複調歷史的必要性
蔡明君認為「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抓出加害者是誰,或是他的身分角色是什麼,而是檢討這個不義政權做了什麼事,如何殘害人權。在...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開展歷史與當代人權議題的對話
總策展人蔡明君也表示,能與政治受難者前輩及家屬們合作,感到幸運並致上無比感謝。蔡明君提及,策展團隊在籌備過程中不斷自問,...
假如藝術家是一隻海燕:黃奕捷、廖烜榛「燕子洞」的造景術
藝術家為何在原有的人權地景上進行一個龐大的造屋工程?又何以在藝術季之後、行動之後以搭建影像裝置形式置回到白盒子空間?本文...
反思「綠島人權藝術季」:綠島觀點
當代藝術創作與本島庶民生活之間的關係,始終是「綠島人權藝術季」難以迴避的問題意識。尤其,當綠島居民不再只是被動觀看的接收...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2021綠島人權藝術季」舉鏡自照的生命層疊與歷史書寫B面
「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不再是「舉起鏡子迎上他者的凝視」,以綠島為鏡,可謂直接推翻了既定的主客預設。顯像的「空白之石」從來...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