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扎根自生活與文化的全方位藝術創作者——楊英風
楊英風是一位創作力豐沛的藝術家,創作時間超過60 年,作品超過2,554 件,創作面向廣泛,從水彩、油畫、水墨、版畫、漫...
重見臺灣美術史:國家圖書館收藏雄獅美術,延續半世紀的藝術生命
歷經50年歲月,出版美術、文化相關書籍的雄獅圖書於去年(2023)在臉書宣布走入歷史,引起藝術界一片惋惜。國家圖書館看到...
從兩極到多元:彭盈真「性別研究與東亞藝術史、視覺文化的對話」講座紀要
彭盈真說明,「女性主義藝術」不等於女性創作的藝術,也並非一種特定的風格,而是以女性主義為基礎,批判政治、經濟、文化認同的...
眾聲話故宮:19位專家學者給故宮的建言
國立故宮博物院近年來設置有諮詢委員會,聽取外界聲音以集思廣益,然仍有許多可持續精進改善之處。故宮即將於明年迎來百歲,同時...
傳教士眼中的日本和亞洲:東洋文庫博物館「基督宗教交流史」企畫展
獲得羅馬教廷和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聖方濟.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1506-1552),在1549年8...
凝視佛教中的女性──韓國湖巖美術館「清淨如蓮:出淤泥而不染」特展
「清淨如蓮:出淤泥而不染」特展共展出92件作品,精選來自全球27家博物館、收藏單位的藏品,其中有9家館舍位於南韓,另有1...
森羅萬象:佛教藝術展覽的無限可能
山水、怪獸、奇特裝扮、從最寧靜到最激動的人類表情,我當然沒有誇張。在與佛教藝術有關的展覽上,有不少觀展者對這些作品上的視...
漫談神獸間的關係:故宮南院「神獸現形─文物中的奇幻生物」特展
神獸來自於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未知未來和動物的不同理解和想像,經口耳傳說、圖騰描繪、形貌轉化,再加上宗教信仰影響,...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淺談2010年代雙/三年展,國內、國際多面映射中的若干趨勢
雙/三年展在亞洲地區的迅速發展,與亞洲在現當代藝術脈絡中長期以來並不位居核心的狀況有一定程度上的關聯,透過集中資源舉辦大...
女性與中國藝術:哈恩藝術博物館「她+她的:女性與中國藝術」展
展覽以女性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的不同身分塑造為切入點,通過繪畫、雕塑和瓷器等藝術作品對女性形象的再現,揭示在社會、宗教、文化...
文章導覽
1
2
3
4
...
1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