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重見臺灣美術史:國家圖書館收藏雄獅美術,延續半世紀的藝術生命

重見臺灣美術史:國家圖書館收藏雄獅美術,延續半世紀的藝術生命

Revisiting Taiwanese Art History: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s Collection of Hsiung Shih Art Monthly, Passing Down Half a Century of Art

歷經50年歲月,出版美術、文化相關書籍的雄獅圖書於去年(2023)在臉書宣布走入歷史,引起藝術界一片惋惜。國家圖書館看到了文化保存的迫切性,在第一時間便主動提出贈書邀請,開啟收藏雄獅文化的計劃,將上萬張的影像圖檔、三百多本的月刊、四百多本的書籍,都送至國家圖書館保存,作為歷史檔案的一部分,也因此有了今日雄獅美術捐贈展的開啟。

國家圖書館於今日舉辦「重見臺灣美術史 向臺灣美術致敬: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開幕,現場眾多嘉賓匯集,包含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雄獅圖書」創辦人李賢文、「雄獅圖書」過往編輯團隊、攝影團隊、藝術家好友們,皆到場共襄盛舉。

國家圖書館於今日舉辦「重見臺灣美術史 向臺灣美術致敬: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開幕。攝影/陳思宇

歷經50年歲月,出版美術、文化相關書籍的雄獅圖書於去年(2023)在臉書宣布走入歷史,創辦人李賢文於聲明寫道「沒有遺憾,在臺灣美術的發展中,雄獅已貢獻了綿薄之力,惟有慚愧,面對閱讀世代的革命,雄獅無能對應!」引起藝術界一片惋惜。

當雄獅圖書宣布結束時,國家圖書館看到了文化保存的迫切性,在第一時間便主動提出贈書邀請,開啟收藏雄獅文化的計劃,將上萬張的影像圖檔、三百多本的月刊、四百多本的書籍,都送至國家圖書館保存,作為歷史檔案的一部分,也因此有了今日雄獅美術捐贈展的開啟。

當雄獅圖書宣布結束時,國家圖書館看到了文化保存的迫切性,在第一時間便主動提出贈書邀請,開啟收藏雄獅文化的計劃。圖為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該展覽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重見臺灣美術史」,展出1971年至1996年,共307期的《雄獅美術》月刊,以及1973年至2023年雄獅圖書出版的400餘冊的美術相關書籍。第二部分是「向臺灣美術致敬」,展出李賢文創作的20幅前輩美術家肖像畫,包含陳澄波、余承堯、李梅樹、顏水龍、立石鐵臣、陳雲程、陳進、楊三郎、林玉山、李石樵、洪瑞麟、劉其偉、李霖燦、張光賓、陳夏雨、林之助、洪通、熊秉明、席德進、李再鈐。都是李賢文參考當年採訪前輩藝術家的採訪照片,也以其代表作為創作底稿,在客觀的憶寫與主觀的詮釋中,以筆墨彩繪的方式,向這些典範藝術家致敬。

圖為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圖為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雄獅美術》月刊,以影像和文字記錄臺灣美術近50年來的發展,也是最早開始做藝術家紀傳體的雜誌,對臺灣美術史的建檔功不可沒。談起創刊的回憶,李賢文表示從小自己就對繪畫感興趣,學生時代經常到處寫生,也認識一些畫友。他隱約感覺到當時畫家發表的舞臺很有限,也幾乎沒有什麼雜誌或報紙在介紹美術,所以興起了想要辦雜誌的想法。

不過年輕的他當然沒有預算,也沒有辦刊的能力,便向經營文具事業的父親詢問可否把雄獅文具的廣告預算撥一小部分辦雜誌,也可以在裡面介紹雄獅文具的產品。父親雖不具有相關經驗,但也經常看到日本的報章雜誌對美術這一塊的重視,並隱約覺得也許在美術材料界出版美術刊物會是不錯的發展,所以很快就支持李賢文的提議,《雄獅美術》便於1971年3月創刊,後兩年(1973)雄獅圖書接著成立。

李賢文於今日的開幕記者會上提及經營《雄獅美術》的艱辛,時常得面對財政赤字,也曾好幾次發不出薪水,向父母週轉。當時他的顧問曾好幾次向他建議結束《雄獅美術》月刊,但年輕的他充滿理想與浪漫,怎麼可能結束《雄獅美術》月刊。不過,後來自己仔細想想,也能理解顧問的擔憂,覺得自己可能是在不對的時間做不對的事。

李賢文於今日的開幕記者會上提及經營《雄獅美術》的艱辛。圖為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攝影/陳思宇

一路上雖然辛苦,但李賢文也獲得藝術界眾多人士的支持,他特別提及藝術家楊三郎曾對他說「就是有你們這些傻瓜,社會才會進步!」給了他很大的鼓舞。

2021年,李賢文意識到水墨畫逐漸式微、被邊緣化的危機,特此拜訪了石守謙老師,來策劃水墨國際研討會「水墨,結束了嗎?再現筆墨精神」,期盼能改善情勢,並提供關懷或參與水墨領域者一個發聲、爭鳴、批判或是省思的機會。藝術家鄭善禧也曾鼓勵他「只要有人活著水墨就不會結束。」

《雄獅美術》雖然從市場上離開,但卻以另一種形式繼續下去。圖為展覽現場。攝影/陳思宇

時至今日,李賢文感歎道,水墨創作依然繼續,但沒想到結束的是《雄獅美術》。在經歷白色恐怖、財政困難的眾多時刻,他感謝所有陪伴《雄獅美術》的讀者,讓他和他太太多年來都能在這裡學習與成長,也謝謝《雄獅美術》的作者們,提供優質的文章,豐厚《雄獅美術》。《雄獅美術》雖然從市場上離開,但卻以另一種形式繼續下去。


重見臺灣美術史 向臺灣美術致敬:雄獅美術暨李賢文畫作捐贈展

展期:2024年5月30日-8月15日
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7:00(週一休館日不開放)
地點: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1樓展覽室

陳思宇(Sih-Yu Chen)( 69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