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治理

【請問市長候選人6】人口最多的直轄市,需要什麼樣的文化政策?新北市的文化議題
新北市作為全台人口最多的地方行政區,因鄰近台灣政經核心所在的台北市,得以就近使用到台北市的藝文資源,較諸其他縣市,似難以...
【請問市長候選人5】強化藝文教育、完善保障制度,以達永續發展:柯志恩對高雄未來藝文發展的5點回覆
我認為,要長遠發展藝文活動、甚至有更多的資源挹注在地藝文產業,必須先強化藝文教育,營造藝文環境,讓藝術與社會連結,透過媒...
台灣數千本期刊中,首本針對藝術和文化政策與管理徵稿的學刊:《文化:政策.管理.新創》如何被催生?
近年來民間藝文組織對於文化政策與法規面的重視,讓台灣開始逐步有了對於文化政策公共討論的氛圍。政策學會成立針對文化政策與公...
【書評】《臂距之外》:行政法人如何解決一些真實問題的特定公共事務?
黃心蓉教授的這本專書開啟了國人對於行政法人制度的來由,以及進入台灣政府體系的蓽路藍縷。這一連串行政法人制度在近幾年台灣公...
【書評】《臂距之外》:從英國的經驗回望檢視行政法人在台灣的處境
黃心蓉教授的新作《臂距之外:行政法人博物館的觀察》是國內第一本具脈絡性、系統性的專書。首先帶領大家深度瞭解英國行政法人及...
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文化治理釀出永續島嶼未來
今年首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島嶼釀」為策展主題,於2月12日至4月10日盛大展開。適逢戰地解除30週年,透過藝術、建築...
博物館的未來?談行政法人在台灣
行政法人初設時,國會、監督機關甚或行政法人董事會、執行長,可以說是摸著石子過河,半直覺半試驗地摸索監督機關和法人間、董事...
保持了「一臂之距」然後呢?文化機構行政法人化的再造之路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法人」儼然成為最夯、卻也令各館感到最慌的詞彙。為何一夕之間藝文機構竟然應該跟政府保持一臂之距(arm...
【空總專題】給下一輪文化治理的實踐備忘錄:從C-LAB看當代都會的藝文想像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簡稱C-LAB)自2018年8月正式啟動以來已運作了整整兩年,就在2019年底獲行政院原則同意二...
橫貫式的地理部署: 地方藝術節與當代藝術中的原民性
在這種歷史終局的邊緣,也就是生態或地球終局的邊緣狀態下,對於「地方藝術節」,除了侷限在地方創生、文化治理的概念框架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