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城市博物館的建構與省思——讀《臺北.城市.博物館》

城市博物館的建構與省思——讀《臺北.城市.博物館》

《台北.城市.博物館》這本書的出現,提供讀者對城市博物館、城市空間,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文化治理議題的基本體認,也開展跨學科的對話,或從市民身分,或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辯證都市文化治理與城市博物館的動態關係。讓我們省思如何藉由城市博物館打造獨特魅力與多元文化城市的外在形象,以及如何在城市中連結社群、增進族群間的身分認同與彼此包容,並強化社會凝聚力。

文/彭俊亨(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元智大學教授)

寶寧是傑出的研究者也是實務工作者,緣於多年深厚研究和知識累積,百忙於沈重的教學與行政負擔,也身兼我國文化研究學會的秘書長、理事長;近年更經常穿梭基隆巷弄,投入太平山城藝棧計畫,透過老屋活化、藝術策展及社區擾動,探索實踐地方創生的路徑。縱然悠遊其中,卻不改其志的研究旨趣與關懷,於極短的時間內出版許多著作,涵括文化研究、區域發展、建築評析、政治經濟、城市規劃、文化治理,人物、歷史及博物館等議題,信手拈來,渉獵範圍之廣,令人詫嘆,倘以不囿於象牙塔且進出自如的入世學者來形容她也不為過。

從「何以一座城市想要打造自己的博物館,如此困難」的扣問開始。這本《台北.城市.博物館》是作者前後關注此領域多年,所思所感的書寫,將研究心得分享大眾,甚是難得。本書的第一部分,深入淺出引介「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專業的「城市博物館委員會」組成之歷史脈絡,作者爬梳文獻,引領讀者理解國際間專業網絡化實踐的樣態,對於臺灣期待參與國際組織與促成國際合作,認識各類議題性的專業實踐平臺,藉此觀察網絡化的系統性運作,學習如何進行議題倡議與經驗交流的重要性,有莫大的啟示。其次,作者試圖建構出一個「城市博物館」類型浮現與發展的歷史景觀,從歷史的時間軸線,建構「城市博物館」的知識地圖系譜;尤其是介紹波隆納、巴塞隆納與倫敦這三座歐洲城市博物館的有趣個案,彌補一般過往觀點的缺憾,可謂用心良苦,深具政策學習的價值。第三部分則以前述討論基礎,來觀察臺北城市博物館政策緣起與轉變歷程,循跡探源,回顧反思,直指當前「市民意識的瀕臨破產與消逝」的窘境,診斷出「臺北經驗卻是在臺北市政府決策端,即呈現高度的不穩定狀態,而非是博物館機構本身面臨的各種挑戰」,生動呈現歷任市長及文化局長的人事更迭,面對政治情勢與變局,針砭臺北城市治理在城市博物館議題上躊躇不前與政策形成過程的問題核心,也呈現公共政策決策者的偏好或選擇,影響文化治理無法實踐的真實圖像。

近年「創意城市」的議題再度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銀行的重視,在《城市、文化與創意》的報告指出,城市是否具備能力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造出有利的環境,將取決於地方政府的「回應性」(responsiveness),以及公私部門跨域的「創意同盟」(creative coalition)。然而,其中所謂創造有利環境的首要之務就在於城市的「宜居性、城市空間和基礎設施」,地方政府應善用城市的有形和無形文化資產,藉以彰顯城市的獨特性及辨識度,對於城市發展和場所營造(placemaking),至關重要,這部分也呼應作者在書中的敘事與詮釋。然而倘若地方政府能投資公共空間,無論是將原有公共閒置空間適度活化再利用,或藉由城市空間的重塑,帶動市民參與,共同創造創新的空間,亦有助於促進城市振興與發展。再者,城市提供具品質的文化基礎設施和基本服務,攸關城市的文化多樣性發展與未來性,不僅滿足市民的文化生活所需,亦能有效吸引創意人才和投資。為了打造創意城市,擺脫蚊子館的譏諷,或許可以參考建構創意城市的論述並結合作者提出的洞見來思索城市博物館的議題,以預期達到社會的(景觀變遷歷史與環境情感的在地認同、市民集體記憶)、經濟的(城市文化治理的生產性價值)和空間的(文化設施藉地標建築美學符號,轉化為城市文化品牌與行銷)成果目標,進而產生正向的外溢效益。

總之,《台北.城市.博物館》這本書的出現,提供讀者對城市博物館、城市空間,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文化治理議題的基本體認,也開展跨學科的對話,或從市民身分,或從地方政府的角度來辯證都市文化治理與城市博物館的動態關係。讓我們省思如何藉由城市博物館打造獨特魅力與多元文化城市的外在形象,以及如何在城市中連結社群、增進族群間的身分認同與彼此包容,並強化社會凝聚力。此外,當臺灣各縣市爭相設立博物館(或美術館)之際,本書的論證彷彿也開啟另一扇政策之窗,極具參考價值。作者反覆提問「誰需要認同?」與「誰需要城市博物館?」留待引發讀者更多的討論,畢竟博物館與城市是攸關每一個公民的事。個人不揣淺陋,先睹為快,應邀為此書寫序,謹向讀者推薦。


《臺北.城市.博物館》

跟市民一起經歷每日城市生活,並期許致力於朝向更好的城市未來推展的「城市博物館」,在臺北,究竟會以何種姿態誕生?

彭俊亨( 1篇 )

生活美學基金會董事長、元智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