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城市做為博物館的想像——讀《臺北.城市.博物館》

以城市做為博物館的想像——讀《臺北.城市.博物館》

二十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博物館建設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主題,博物館研究也成為百花齊放的精采顯學。「城市博物館」是新穎、但絕不寂寞的主題。殷寶寧教授以城鄉社會研究專長參與其中,為城市博物館研究提供豐富視角,是可喜可賀的跨領域學術成果。

文/于國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研發長)

拜讀殷寶寧教授新著《臺北.城市.博物館》,再度被作者理性、清晰又溫婉的研究寫作方式折服。眾多城市文化參與者對於城市博物館議題的共同焦慮,似乎都可以從這本著作中得到啟示與安慰。

過去半世紀,臺灣文化治理架構歷經快速演變。198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成立,是最重要的里程碑。1997年臺灣政府成立文化處,後於1999年併入文建會;同年1999年臺北市文化局成立,接著各縣市陸續成立地方政府文化局。直至2012年文化部升格成立,完成了目前從中央到地方的文化治理架構。

半世紀以來的臺灣文化治理經驗,概略看到由中國化到臺灣化、再走向地方化的趨勢。這並不是「替代」的發展過程,而是不斷豐富與深化擴散,由單一主流朝向多元價值並呈。

戰後博物館發展歷程也有類似脈絡。從國立、省立大型場館到縣市政府設立地方特色館、2000年以後納入私人場館的地方文化館,以及愈來愈精采繽紛的私人博物館、美術館。「城市博物館」則是潮流之中,一個新鮮、但充滿想像的主題。

在臺灣,「以地方為名」的博物館建設經驗中,1992年展開籌備的「蘭陽博物館」、其間衍生「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的地方文化治理計畫,雖然留下更多的只是想像,卻是一個鮮明無比的標誌。源自「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概念的宜蘭「類博物館網絡系統」,提出創新的地方博物館概念,並非以新建館舍做為地方博物館發展主體,而以宜蘭全境的公、民營場館設施,甚至包括社區、生態、產業、文化場域及遺址等資源,構成一個與地理空間完全重疊的博物館場域。這樣一個宏大的博物館計畫,將生態博物館概念帶進臺灣,也同時將1980年以降由陳定南、游錫堃創造的地方政府治理績效──即所謂「宜蘭經驗」,當中核心支柱的「文化立縣」推及文化治理的高峰。

地方政府管轄事務繁雜,舉凡民眾的生老病死,地區的政治、社會、經濟、安全等無所不包。游錫堃提出「文化立縣」並非獨尊文化,而是以文化建設做為縣政發展的主導策略。如同一串粽子的繩頭,提起整串粽子的方法就是直接抓繩頭、而不是手忙腳亂的個別揀粽子。在1990年代的宜蘭,處在產業、經濟和社會條件弱勢的環境,「文化立縣」做為替代發展策略,「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是文化治理的實踐方案,追求文化的全面保存與發展。可惜「蘭陽博物館」最終回歸到建築計畫,縱使完成了如今烏石港的壯麗建築和可觀的經營成果,代價卻是「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宏觀想像的失去。

重提蘭陽博物館發展往事,回應殷教授的核心提問:究竟我們討論的「城市博物館」,是一座市立博物館的龐然建築,或以城市為博物館、由市民共同參與的城市文化治理過程?「城市博物館」沒有一致定義,臺北城市博物館的發展歷程,也出現博物館和城市社會之間的關係演變。前市長陳水扁時期以打造「臺北新故鄉」為出發點的城市博物館構想,經歷臺北城市空間改造、市民生活美感或城市創意生態的營造等階段,逐漸走向與蘭陽博物館類似的結局,可能以一或數棟博物館建築的興建做為目標。

博物館的發展歷史,是近代人類知識文明演進的重要線索。「城市博物館」的價值關鍵不在於測量建築量體大小、或衡量如同生態博館沒有圍牆的包容程度。在當今國際城市競爭擂臺,城市博物館必然承擔向世界宣傳、行銷城市的責任,但做為城市文化治理的重要計畫,它又必須和城市空間、社會、經濟和歷史建立全面的合理關係,構建城市的市民認同。如同殷教授指出「城市做為一種生存方式」,城市博物館的主題就是城市市民的生存狀態。這必須具有人類學的深度,辨視市民群體的內部相似性、以及與外部相較的差異性,同時必須具有美學的高度,能夠彰顯城市生活中的審美品味和價值追求特徵,這些都超越了傳統博物館專業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娛樂甚至文創功能,而必須和城市文化治理深度結合、互為表裡,與城市和市民共同建構城市的文明與特色。

書中案例指出,「城市博物館」往往被簡化為城市歷史博物館,相關議題因此轉化為它的興建計畫。站在政治角度,以「城市歷史博物館」做為龐大的文化建設項目,提出華美文宣、編列高額經費,透過競圖邀請大師設計,完成一棟屢屢在全球建築獎項獲得殊榮、不時被世界專業雜誌專文報導的偉大建築,絕對讓市民「有感」、達到召喚市民認同的目的。但這般成就,並不等同於「城市博物館讓城市更偉大」的理想。

回到殷教授的主題,臺北市的城市博物館為誰而建?為何而建?作者沒有批判任何一方,只是不斷提問、輔以理論和案例的闡述,諄諄善誘城市文化政策主導者反省審視,提出前瞻和宏觀計畫,讓臺北城市博物館成為「與市民同在」的共生機制,而不只是一個向市民或世界敘述「臺北市民是誰」的展示機構。

二十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博物館建設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主題,博物館研究也成為百花齊放的精采顯學。「城市博物館」是新穎、但絕不寂寞的主題。殷寶寧教授以城鄉社會研究專長參與其中,為城市博物館研究提供豐富視角,是可喜可賀的跨領域學術成果。期待不同專業的學者參與,從各種城市發展角度思索城市博物館,甚至邀請市民參與想像城市博物館的樣貌。

臺灣文化機構莫不苦於組織僵化、經費不足、政治干預的現況,做為城市物質和精神文明象徵的城市博物館,與其倉促興建之後難以經營,不如先從更多公民參與的討論開始。「臺北市民如何想像和期待臺北城市博物館」的命題本身,以及所有衍生的活動和紀錄,都應該是這座臺北城市博物館,未來最重要的城市文化治理典藏品。


《臺北.城市.博物館》

跟市民一起經歷每日城市生活,並期許致力於朝向更好的城市未來推展的「城市博物館」,在臺北,究竟會以何種姿態誕生?

于國華( 2篇 )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任行政法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第三屆董事,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董事。曾任澳門理工學院文化創意產業教學暨研究中心客座副教授,學學文創志業公司執行長,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秘書長,聯合報、民生報資深記者。

曾獲第十屆臺灣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2005年兩岸新聞報導獎等。出版《敲星擊月─擊樂明星成長記事》、《玲蘭清音─陳郁秀的人生行履》、《流留補償:基於生態博物館視野的鄉村文化產業研究》、《萬物糧倉.大地慶典》等。